卡毛才让,更藏东智
(青海省藏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5)
产后风是临床中医妇科中常见一类疾病,主要指的是患者在产褥期产生关节、肢体疼痛,并出现麻木、全身发凉、酸痛等一系列问题,对其自身活动功能带来很大影响,一般多见于秋冬时节分娩后妇女[1]。本次研究就藏药浴对此类疾病患者采取临床治疗后效果情况及护理体会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所有受试者均在本院所收治产后风患者中选取,共计5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在对照组之中,经产妇16例,其余则为初产妇,年龄22~38岁,平均(28.4±2.5)岁。在观察组之中,经产妇17例,其余则为初产妇,年龄21~38岁,平均(28.8±2.7)岁。所有受试者症状具体包括乏力、肢体麻木、心慌、全身发凉、关节疼痛等,不存在其他原发病或治疗禁忌症,精神心理与社会功能正常,不存在精神障碍,进行相关资料对比能够较为突出发现,所有受试者之间没有明显不同之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采取不同方法最终效果情况对比。
对照组采取阿胶黄芪口服液治疗,每次20 mL,每日两次,连续治疗四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取藏医药浴,全身浸泡于药液中,每日两次,每次8~15 min,一疗程为七天,共14次。药浴前后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接触凉水,如出现不适立即停止并采取吸氧等治疗,采取高蛋白、高营养、高纤维素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摄入。
对所有受试者进行一阶段治疗之后效果情况差异进行一个观察,显效标准为,患者治疗后关节疼痛、全身发凉、肢体麻木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活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标准为,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十分明显,活动功能受限问题得到显著缓解,但仍然存在不适感。无效标准为,患者临床治疗之后症状体征没有任何改善或进行性加重。
所有数据利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临床治疗效果情况利用%表示。采用t和x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较为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进行最终数据收集和对比分析能够较为突出发现一个问题,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对更高一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相关治疗方法应用之后对于患者影响十分积极,有助于改善患者现有疾病情况。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后效果情况对比详见表1。
产后风是临床常见分娩后的一类疾病,由于病程较长,对于患者所带来的影响也相对较为明显,在藏医中此类疾病归为肾隆病的范畴,治疗过程中也一般都会采取加热蒸汽的方式,利用活血通络的药物进行药浴治疗,从而明显改善患者现有疾病情况[2]。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采取此类方法治疗之后,整体效果相对较为可观,与传统口服药物联合应用,则可以较好优化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治疗成效等多方面综合情况。
如上所述,此类方法在临床产后风患者中应用价值十分明显,所起到作用也相对较为突出一些,可以在原有治疗基础上联合此类方法进行应用,促使患者快速康复,提高患者临床生活质量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