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垂军
(江西省铜鼓县人民医院,江西 宜春 336200)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是一种儿童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病,主要是消化系统的一种疾病,其发病期一般都集中在幼儿出生后的六个月至两年之间。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主要包括:发热、腹泻以及大便异常等。偶尔在发病的期间还会出现呕吐的症状。一般来说,吐泻的症状如果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婴幼儿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的问题,甚至会引发婴幼儿的其他系统发生感染。与此同时,轮状病毒肠炎主要发生的季节多在秋季,在我国南方发病率要低于北方,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南方的天气相比较于北方来说,比较温暖。而轮状病毒肠炎在寒冷的天气中发作的概率会增加。
对于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分析,主要选取本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的96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并且所有的患儿都是经过在临床上得到确诊的,符合轮状病毒肠炎的基本检测标准。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主要包括:发热、腹泻以及大便异常等。偶尔在发病的期间还会出现呕吐的症状。其中将96例轮状病毒的肠炎患儿,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治疗对照组两个小组。其中,中西医治疗组一共为66例,男36例,女30例,年龄在六个月以内,六个月至两年内的46例,男26例,女20例。
对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均采用利巴韦林,并口服蒙脱石散等药物,对治疗组的56例运用中西医治疗的方式,主要是使用一些具有具有温化寒湿的药物,对婴幼儿进行运脾和开胃。其中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需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年龄较小的儿童主要采用的药量需要适当的减半,进而促进幼儿可以更好的吸收药物的,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鉴于此,在用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不同年龄婴幼儿的药物用量。
按照我国的国家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对治疗的效果进行评定,并且对治疗的效果进行及时的分析,促进我国治疗效果分析过程的完善化。具体来说,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标准需要达到:婴幼儿在治疗的期间大便的次数不断的减少,并且异常的症状都已经得到了逐步的缓解,大便开始成形,全身性的异常症状也逐渐消失。当然,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如果是无效的话,就会存在大便的形状异常,大便的次数也在不断增加,全身性的症状没有得到及时的改善,甚至出现了继续恶化的问题。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的主要统计方法是利用相关的统计软件进行相关的处理,主要分析数据的差异性,以此作为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通过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和相关的分析之后,可以知道两组患者在治疗的结果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患者在体征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通过治疗,治疗组的婴幼儿的发热状况和呕吐情况逐渐得到改善,其在发热和呕吐的恢复时间上要早于对照组的婴幼儿。因此,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两组治疗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无论是在治疗的时间上、还是治疗的效果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总体来说要优于对照组。由此可知,在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中,治疗组的效果要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疾病主要是由于轮状病毒的侵入导致的一种急性的消化道传染性疾病,主要是通过人的粪便的直接感染,也可以经过呼吸道感染而发病。轮状病毒通常会导致细胞发生空泡变性疾病,导致肠粘膜上的表皮开始脱落,进而形成不规则的裸露性病变,导致肠粘膜的电解质受到损害,进而引起婴幼儿的持续性腹泻。
目前来说,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治疗中,西医的治疗效果相比较与中西医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式来说存在着一定的效果差异。通常情况下来说,中西医的治疗效果要对单独使用中西或者是单独使用治疗的效果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