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瑜军
(庄浪县中医医院骨科,甘肃 平凉 744699)
骨科创伤感染为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骨科疾病,临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该疾病,但手术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及创伤性,常发生术后感染,不利于患者创面恢复,增加预后风险[1]。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属于一种新型引流技术,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利于患者获益[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VSD在骨科创伤感染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选取2012年7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骨科创伤感染患者共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本研究已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23~55岁,平均(41.21±2.03)岁。观察组男17例,女18例;年龄24~55岁,平均(41.53±1.98)岁。统计学比较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纳入标准:①非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②临床资料与影像学资料均完整者;③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2)排除标准:①先天性心脏病者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代谢性疾病;②合并心、肺、肝、肾功能衰竭者。③凝血功能障碍者。
对照组给予常规换药治疗,包括清理创口、消毒、更换辅料等。观察组给予VSD治疗,首先对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为患者选择合适的VSD材料,将其与创面充分接触并置入,进行间断性缝合,对创面周围皮肤进行酒精消毒,将半透明薄膜贴在创面处,之后连接负压器,负压参数为16~60 kPa,以VSD创面出现凹陷为负压吸引成功标准,连续治疗24 h,术后使用抗生素清洗创面。
①治疗20 d后,评估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疗效标准[3]:显效:创面完全愈合、创伤感染完全消失;有效:创面未完全愈合,创伤感染明显改善;无效:创面无变化、创伤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指标情况,包括换药频率、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换药频率与对照组相比较低,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骨科创伤感染患者常伴有剧烈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可导致患者运动神经及感觉神经传导障碍。传统换药治疗该疾病虽有一定疗效,但对于创面较大、创伤深的患者具有一定局限性,并且其可能引起引流管堵塞或引流不彻底等情况,使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而VSD作为新型引流技术,其操作简单,且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创面愈合[3]。
VSD已被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创伤感染。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较高,观察组换药频率与对照组相比较低,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短,提示VSD对骨科创伤感染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有效率,减少换药频率,进而减轻换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同时可有效缩短住院及创面愈合时间,促进患者身体快速康复。分析其原因在于,通过VSD材料对患者创面坏死组织进行负压吸引,可有效阻止术后感染发生。随着负压引流持续性吸引,可有效缓解局部水肿、消除死腔同时促进胶原合成,为新鲜肉芽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据研究显示,VSD可对起到刺激骨科创伤感染患者的生长因子及细胞分泌的作用,加快创面愈合,并且通过使用半透明包膜封闭创面,可有效阻止创面与细菌接触,防止发生二次感染加重病情[4]。
综上所述,骨科创伤感染治疗中应用VSD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提高临床有效率,减少换药频率,缩短病程,促使患者获益,值得在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