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雪芹
(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都匀 558022)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在其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表现出了浓厚的民族性和地域性[1]。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学术界对于茶文化的研究日益重视,研究成果丰硕,领域涵盖了历史、政治、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美学、民俗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2-3]。从可查阅的资料可以看出,大多研究成果致力于考证基于饮茶文化的饮茶方式、养生之道、审美情趣及哲学思想。但是对茶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融合,以茶为载体,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传播的研究却很少见。
中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其他少数民族共存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4]。居住在贵州省的水族,是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少数拥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的民族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其中,马尾绣和水书是水族传统文化的最大亮点,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本文通过将水族马尾绣运用在茶席设计中,探讨马尾绣文化在茶文化中的传承路径,以促进水族马尾绣的传承与传播。
马尾绣是水族特有的一项原始艺术。绣制作品之前先是以两三根马尾丝为芯,将白色棉线缠绕在马尾丝上,做成类似于琴弦粗细的马尾线。然后用白色丝线将其固定在事先画好的图案轮廓上,轮廓内空白处用其他针法填充制作,从而制成的刺绣工艺品,工作量极大。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社会文化生态发生剧烈变化,马尾绣在水族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及其所包含的礼仪性日渐淡化[6],马尾绣不再被人们普遍使用,从而逐渐丧失了其生存的土壤。同时,由于马尾绣工艺复杂,作品制作费时,老一辈手艺人不断老去,新一代年轻人大多注重求学而不愿意或者没有时间学习马尾绣技艺,使得其生存环境面临严峻考验[7-9]。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增强,学界对马尾绣的研究、保护和开发也日渐增多,但通常都是从民间美术和民族服饰的角度进行[10]。
马在水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水族人民来说,马代表着他们对祖先的崇敬,马尾就是象征水族人祖先的符号。他们用马尾刺绣,用马尾编制男士帽,用马祭祀,纪念先人[11]。马尾绣是水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装载着水族的历史、文化、艺术,反映水族人民的生活、性格和审美,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和丰富的文化、艺术价值。
水族是一个多神崇拜的民族,有图腾崇拜、自然神灵崇拜和祖先崇拜等。马尾绣图案是水族人民信仰的缩影,其中比较常见的是龙、鱼、凤凰、蝴蝶、葫芦、石榴、蝙蝠、螺蛳纹、铜钱、日月星辰、云纹、雀鸟、水书古文字等。鱼是水族的图腾,位列“水书”二十八宿名中。凤凰也多见于水族的文学作品中,被称为 “长命鸟”,人们把凤凰秀在服饰上代表长寿和吉祥[12];葫芦、石榴寓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蝴蝶代表着对生命的庇护,蝙蝠有祝福之意,螺蛳纹代表对祖先的怀念,云纹、群鸟象征祥瑞、幸福,日月星辰象征美好的愿景、希望和幸福[13]。
马尾绣工艺制作的绣品,主题构架清晰,每组图案都有镶边,具有浅浮雕感,图案抽象古朴,变化夸张,组合灵活多变,想象力丰富,自由奔放。
马尾绣多选用纯度较高的色彩,较多使用的是大红色,用橘色与之呼应,蓝、绿色用以区分和点缀,局部用明黄色对整体加以提亮,通过空间比例的合理安排,显得艳而不俗。
由于传统马尾绣的应用方式已不适应现代人的审美要求,阻碍了的马尾绣技艺的传承与发展。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对马尾绣技艺的保护与开发研究也日渐增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3.1马尾绣工艺的开发应用 张超[14]等提出,将马尾绣工艺运用于香包、钱夹、手机套等旅游产品上,既实用,又具有传统艺术美感。挂画是室内装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刺绣品也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装饰画,马尾绣片可作为室内装饰画进行开发。除此之外,马尾绣工艺可用在现代服装设计中。
2.3.2马尾绣图案元素的开发应用 由于传统马尾绣作品制作复杂,对绣娘刺绣技术的要求较高,绣品制作耗时,成本高,限制了马尾绣工艺品的产量和消费量。但是马尾绣图案多来源于水族的历史文化、日常生活及原始图腾信仰,具有深厚的水族文化内涵。研究者提出。通过现代工业技术,将马尾绣图案元素运用于民族化包装设计[15,16]、现代家居软装设计[17]、广告招贴设计[18]上,通过视觉符号给消费者传达一种视觉语言。
关于茶席的概念较早地出现在日本和韩国,在国内出现比较晚。最早出现是在2002年童启庆《影像中国茶道》一书,将“茶席”解释为“泡茶、喝茶的地方。”近年,“茶席”在台湾出现颇多,但多指茶会。丁以寿《茶席与茶会》将“茶席”定义为“茶道(或茶艺)的表现场所,具有一定程度的严肃性,必须有所规划。”即茶席是经过设计布置,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的,兼具实用和审美功能的空间[19]。
自唐代陆羽《茶经》问世以来,人们对饮茶的空间环境日渐重视。如明代徐渭《徐文长秘籍》:“茶宜精舍、云林、竹灶、幽人雅士,寒宵兀坐,松月下、花鸟间、青石旁,绿鲜苍苔,素手汲泉,红妆扫雪、船头吹火、竹里飘烟。”对茶人而言,饮茶不仅是生理上的需求,而更多的是追求精神的享受。
茶席设计是近十年来新兴的研究领域,其目的是,借助茶文化的核心思想与物化载体有机融合,营造一种意境,使得人们达到无我两相忘的状态[19]。而意境的营造则依靠含蓄的寓情于景,即茶席设计者的意识通过茶席构成因素来表达[20]。茶席的构成因素包括:茶品、茶具、茶席台面及铺垫、空间环境(插花、挂画、焚香、工艺品、背景)等。
马尾绣是一种刺绣艺术,作为装饰应用在水族传统服装、背带和绣花鞋上。为适应新时代的消费需求,人们对马尾绣工艺的应用开发已经延伸到香包、钱夹等旅游产品,以及产品包装、家具软装等领域。
马尾绣应用在茶席设计中,可以从茶席挂画和茶席桌布两个方面进行开发。
水族马尾绣工艺具有浓烈的民族特色。古朴的色彩搭配,生动的图案造型,无一不散发着水族人民的智慧和信仰,它本身具有信息传递和视觉审美的双重功能[16]。将马尾绣工艺运用到少数民族茶席设计中,以马尾绣片挂画或马尾绣桌布的呈现方式作为茶席的构成要素,不仅能引起人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也会激发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共鸣,从而达到茶席设计中“境”的营造。
在茶席设计中,主题是整个茶席的中心思想,并通过茶席的各个构成要素表达出来。
在以水族婚嫁为主题的茶席设计中,选取马尾绣背带图案元素,运用在茶席挂画或者茶席桌布上,寓意对爱情的坚定不移和忠贞不二。水族马尾绣制作的背带是水族女子出嫁时娘家为其准备的嫁妆,有时候也是娘家送给出嫁女子生育了第一个孩子后的探视礼物。但不管以何种方式赠送,一般来说,水族出嫁的女子一生只有一次从娘家人那里得到马尾绣背带的机会,这也教导着出嫁的女儿要从一而终,体现出水族人的道德伦理文化[21]。明代陈耀文《天中记》中有:“凡种茶树必下子,移植则不生,故聘妇必以茶为礼”。这里马尾绣背带文化和民间以茶为聘的婚俗文化暗合。在婚嫁茶席中,亦可选用石榴和葫芦纹为装饰,寓意多子多福,是对新人的祝福。
在以节庆为主题的茶席设计中,可选用蝙蝠、螺蛳纹、云纹、群鸟、日月星辰等图案的挂画或桌布进行茶席的设计,蝙蝠有祝福之意,螺蛳纹代表对祖先的怀念,云纹、群鸟象征祥瑞、幸福,日月星辰象征美好的愿景、希望和幸福。
在以庆生为主题的茶席设计中,可选用凤凰、蝴蝶等图案做装饰,凤凰多见于水族的文学作品中,被称为 “长命鸟”,人们把凤凰秀在服饰上代表长寿、吉祥;蝴蝶在水族文化中代表着对生命的庇护。
通过在茶席设计中恰当地运用具有水族文化内涵的马尾绣图案,从而实现茶席设计主题“意”的表达。
马尾绣是水族人民千百年来创造的文化奇迹,它装载着水族的历史、文化、艺术,反映水族人民的生活、性格和审美。本文以文化“传承”的理念和视角,从茶席构成要素及茶席设计意境构造等角度对茶文化与马尾绣文化进行多层面融会贯通,揭示出茶文化的丰富内涵;同时致力于马尾绣文化的推陈出新,发掘当代精神文明建设所需要的传统文化内容,实现马尾绣传统文化价值的现代转换,促进马尾绣文化的传承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