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知何须相近
——追念张恩和兄

2020-12-13 10:48:59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郭小川许广平当代文学

谢 冕

(北京大学 中文系,北京 100871)

张恩和上学的时候,我还在军队当兵。他大学要毕业了,我才上的大学。因此他的许多同辈,有许多著名的现代文学研究者和鲁迅研究者,如樊骏、严家炎、林非等,(当然更有我们共同的师长王瑶先生),尽管我可能比他们中的有些人年龄稍长,但他们当年都已是老师的身份,有的还指导过我的学业。闻道有先后,他们闻道在先。所以,论辈分,张恩和不仅是我的学长,更应是属于老师辈的人物,论理我是应当对之执弟子礼的。①这篇怀念的文章,原先的称呼是“先生”,但为了亲切些,就“僭越”与之称兄道弟了。

其实,在张恩和生前,我们只是一般认识,偶尔会在某个会议场所相遇,多半也只是遥为致意,在记忆中却从未有过专门的会见和交谈。但我相信,他和我一样,是彼此相知并彼此惦记的。平时,我们互通音问多是通过洁宇。洁宇在北大读博士,她的许多好友和闺蜜,都是我的学生。就这样,她就自然地加入了我的学生群里,时间长了,她也就“成了”我门下的一名弟子了。洁宇很尽责,她经常为我和恩和传递彼此的信息,因此,我和恩和虽然不常见面,倒是经常念着、想着、经常互通音问的。从洁宇处我得知,恩和的夫人长期卧病,幸有周到的照护,我闻之心安。

张恩和的一些著作,是通过洁宇送到我手中的,我疏懒,也失礼,却未曾回敬过。恩和的著作,还有他的书法集,让我感到亲切和温暖。他的学术研究非常出色,容后我会谈到。他的散文写作也卓有成绩,《灰羽随风》《深山鹧鸪声》这些文集,记载着他的人生经验,文笔优美,真情动人,他不仅是出色的学者,也是优美的散文家。再看他的书法。无疑,他是一位学者型的书法家,他不像我那样“乱写”,他是有过认真训练而自成一格的。我在网上见过他的字,且有标价,可见他的书法得到认可。恩和风姿雅致,雍容蕴藉,字亦如其人,也以温润秀拔而自立于书家之林。

张恩和是出色的学问家,他的研究集中于中国现代文学领域,此中重要作家如鲁迅、许广平、郭沫若、郁达夫等都在他的视野中。他很早就举步鲁迅的研究,且成就斐然。青年时代即在《文学评论》发表对《狂人形象的一点认识》。那是1963年,当时他才27岁,却一举登上了这份国内最具权威、且令全体学人敬畏的学术刊物。在我求学期间,对《文学评论》是仰望着的,在那里认识了国内最权威的一批学者。张恩和能够在那里发表论文,令我等暗羡且神往。他“踏着鲁迅的脚印”前行,成为令人瞩目的鲁迅研究的一名年轻学者。他在这一领域付出艰辛的努力,甄别、考订、注释、总结,从小说而杂文,再及诗歌,可谓全面展开。他的工作被学界誉为“有思想的学术,有性情的研究”。

张恩和的研究以鲁迅为起点,进而涉及现代文学史的全局。他的研究扩展到对鲁迅和郭沫若的人生学术进行全面的比较,立论肯切允正,学界屡有佳评。《鲁迅与许广平》也是一项平行研究的硕果,被学界誉为“一部质朴中见精彩的著作”。写了鲁迅与许广平之后,他把目光扩展到郁达夫及其女性世界。20世纪60年代,张恩和加入了以唐弢先生为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编写组。他参加了从初稿到修改、定稿的时间跨度长达二十余年的全过程。2019年3月,他撰写专文记述了这一编写工程的细节。《新文学史料》2020年第一期刊登了他的遗稿。令人感动的是,他在这篇文章的最后列举了十三位与他共事过的已逝学者的名单。②永记朋友,不忘故人,这就是我所崇敬的恩和兄!令人伤感的是,不及一年,他自己竟也永别了我们!

我心仪于张恩和,不仅是由于他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精进的研究和突出的建树,也不仅仅是由于他在工作中展现的勤奋和敬业精神,令我敬佩的更是由于他对于研究对象的抉择时具有的独到的眼光。例如对鲁迅和郭沫若,对鲁迅和许广平,以及对郁达夫独特的审视等。令我格外信服并惊叹的是他对郭小川的研究。郭小川严格说应属于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范围,郭小川50年代以至于70年代的创作,体现了中国诗人挺立于风暴中的坚韧的、他人难于抵达的境界。这一点,包括研究当代文学的专业人士都未必体悟并认同。而张恩和却“发现”并“锁定”了郭小川!不仅研究,而且为之立传。我的专业是当代文学,我为张恩和的“跨界”选择所感动、并认他为学术的知音。

君子相交,其淡如水。相知即可,不必相近。我与恩和,平生未曾有过深谈,内心却是相通的。就此刻令我感动的关于郭小川的研究而言,中国当代诗人多,作品可谓车载斗量,常叹如郭小川者,能于乱世之中坚持纯正的、多样的艺术探索,实为寥寥!而对郭小川的评判与定位,在此间业界却往往被简单的“政治”二字所替代并淹没。恩和的郭小川研究,作出了当代学者所未作或所未曾作。说至此处,则我与恩和,岂“神往”二字所能表达!恩和往矣,我为顿失知音而遗恨人间!

注释:

①张恩和1936年出生,1954-1958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谢冕1932年出生,1955-1960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

②这份名单是:唐弢、陈灿、王瑶、刘绶松、刘泮溪、路坎、李文保、杨占升、樊骏、吴子敏、许志英、徐廼翔、黄曼君。

猜你喜欢
郭小川许广平当代文学
鲁迅批阅许广平的“模范文”
杜林深植慧,小水汇为川
莫愁(2023年28期)2023-11-08 18:57:38
杜林深植慧,小水汇为川
广东当代文学评论家
陕西当代文学创作透析
从史料“再出发”的当代文学研究
许广平:红玫瑰与饭黏子之间隔着流年
穆旦与郭小川在1957年前后的交往
当代文学授课经验初探
文学教育(2016年33期)2016-08-22 12:58:40
鲁迅自编教材,教夫人学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