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视域下中华人民共和国之“新”的多维意蕴

2020-12-13 07:51李永兵李家富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0年12期
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

李永兵,李家富

(重庆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54)

学术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来各方面发展成就与经验进行了探讨,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之“新”的追问较少。中华人民共和国何以为“新”?“新”在哪些方面?这看似简单的常识实则值得深究。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是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指导方法。运用唯物史观探究和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之“新”的深刻意蕴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我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成就和宝贵经验,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内生动力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近现代社会主要矛盾运动中生成发展

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通过社会主要矛盾体现并发生作用。社会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在社会发展过程的一定阶段中起主导作用,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中国近现代社会主要矛盾运动决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成和发展。

(一)近代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成动力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我国由封建的古代社会走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社会,产生了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即由古代封建社会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转化为近代社会的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两对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近代社会,对近代社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在两对矛盾斗争中,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经济命脉,操纵中国政治,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封建势力日趋衰败,与帝国主义勾结,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代理人、奴役和压迫中国人民的工具。近代中国尤其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还产生了买办的封建的官僚资本主义,利用国家政权对人民巧取豪夺。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下,旧中国陷入战乱频仍、社会动荡、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甚至亡国灭种的危险境地,广大人民受到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旧中国的长期积贫积弱深刻表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没有可能容纳生产力发展的任何空间,是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必须加以变革。资本主义比封建主义先进,但帝国主义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阻止旧中国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旧中国也没有强大的民族资产阶级能够承担起发展资本主义的任务。旧中国除了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走社会主义道路之外,别无他途。因此,两对矛盾斗争推动了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由“旧”向“新”转化,中国人民走上了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为从旧中国孕育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提供了强大的生成动力。

(二)中国共产党成功解决近代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救国方案因为不适合近代中国国情,不能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而先后破产。“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1]1470历史的重任交给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1514中国共产党有新的物质武器——人民群众,有新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有新的奋斗目标——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因而能够肩负起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了社会各阶级状况,锁定了近代社会主要矛盾,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确定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的革命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彻底解决了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2]343,中国历史发展由近代史转折到了现代史。

(三)70年来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动力

社会主要矛盾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生产力发展而变化的。只有把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进而在实践中改善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三座大山被推翻,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受到帝国主义压迫和封建主义束缚,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并不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是较好的革命同盟者,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并不尖锐,通过和平赎买政策进行公私合营改造,成功解决了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由过渡时期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3]14。1956年党的八大科学分析了社会主要矛盾,强调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将党的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提法进一步凝练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4]168。为解决这个矛盾,党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实现了中华民族富起来。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基于此,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11,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70年来党领导人民围绕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而努力奋斗,“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5]2,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跃居世界货物贸易总额第一、外汇储备余额第一、高铁里程第一、银行业规模第一,中华大地焕发出生机勃勃的复兴气象。

(四)正确理解近现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中社会形态的变与不变

有人认为,近代社会主要矛盾运动生成了与旧中国性质不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我国社会形态也会发生变化,这是一个需要澄清的理论问题。实际上,在近现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过程中,我国社会形态既有变,也有不变,这取决于矛盾本身的性质和内容。

近代社会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属于对抗性质的阶级矛盾,核心内容是阶级斗争,矛盾双方斗争激烈尖锐,长期革命斗争的成功解决并改变了我国社会形态,即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入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也属于对抗性质的阶级矛盾,但是并不尖锐,通过社会主义改造成功化解,但也改变了我国社会形态,即由过渡时期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入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消灭了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社会主要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的非对抗性质的矛盾,核心内容是发展生产力和满足人的需要,通过改革方式解决。改革实质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调整和完善,进一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更好满足人民需要,并没有改变我国社会形态,即仍然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十九大指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3]12。可以预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长期过程,未来发展的各个具体阶段会呈现不同的社会主要矛盾。

二、社会结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破坏旧世界、建设新世界”,建立了新的经济、政治、文化

马克思把社会比作一座大厦,指出“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6]2,将经济结构作为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作为社会的上层建筑。根据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结构划分原理,中国共产党向人民作出了“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1]1439的庄严承诺。革命前是破,推翻旧中国和旧秩序,夺取政权,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革命后必须立,通过建设来巩固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民发展经济、政治、文化。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列宁指出:“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使新社会制度取得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7]16为尽快恢复和发展生产力,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了国有经济,“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使国营经济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成分”[1]1431。接着,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基本是国营经济和农业合作社集体经济,从而消灭了历史上几千年的剥削制度,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从1953年到1956年,全国工业、农业总产值平均年增分别为19.6%、4.8%,超过旧中国历史上最高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为改革开放后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提供了依据和可能。我国市场经济的性质是社会主义而非资本主义,就是因为三大改造建立了强大的国有经济,保证了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的主体是公有制。如果没有公有制为主体,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就不存在,党的领导地位就会发生动摇。为了更好实现产品有效供给,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国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但不会改变社会主义性质,因为公有制是国民经济主体,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在国计民生等重点领域占绝对地位。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推翻了三座大山,人民获得解放。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构建完备的制度体系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些关乎政治建设全局的顶层设计,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制度的基础。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正式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作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继续发挥作用。宪法对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作出了更为完备的规定,以国家根本大法形式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改革开放后,我国还建立了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今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好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和特点充分发挥出来,为人类政治文明进步作出充满中国智慧的贡献”[8]130。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扬弃传统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毛泽东指出:“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2]345中华人民共和国不仅要建成经济强国,而且要成为文化强国。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牢牢把握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在科学、教育、文化等人民团体成立党组,加强党对科学文化工作的领导。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出版《毛泽东选集》,在全社会宣传普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发挥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生活中的指导作用。通过加强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绝大多数知识分子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二是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为对待古今中外文化的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一贯既不全盘西化,也不全面复古,而是运用辩证思维,按照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基本原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积极成果,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基于此,党的八大决议强调,“对于中国过去的和外国的一切有益的文化知识,必须加以继承和吸收,并且必须利用现代的科学文化来整理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努力创造社会主义的民族的新文化”[9]348,为引导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合理吸收外国文化有益成果提供了政策指导。三是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繁荣科学和文化艺术工作的指导方针。坚持把思想政治问题同艺术、学术问题区分开来,不能利用行政力量、简单粗暴的办法去干涉学术和艺术的工作,坚持艺术问题百花齐放、学术问题百家争鸣。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正确的文化政策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提高了科学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推动科学技术发展取得重大成就、文艺方面产生大批优秀作品,掀起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潮。

改革开放后,我国继续深入推进文化建设,提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三、价值旨归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致力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10]413,未来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0]422。中华人民共和国坚持人民立场,致力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超越了以往旧社会。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超越了资本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也是发展最完备的一个阶级社会。资产阶级在反对中世纪的宗教束缚和封建等级斗争中,肯定人的价值,追求人的解放,起到了历史进步作用,人类社会由“人的依赖关系”发展到“以物即资本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后,逐渐暴露出资本主义的阶级局限性和虚伪性。马克思主义是为人类求解放的学说,代表了人类历史前进方向,占据了道义的制高点。中华人民共和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超越了资本主义社会:一是发展前提的超越。资本主义为了维护私有制,离开人的现实性抽象地空谈人的发展;社会主义建立在社会关系的改造上,从人的现实生活出发,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对抗,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二是发展主体的超越。在资本主义制度中,资产阶级少数人自由发展,工人阶级多数人受资本奴役被迫劳动、丧失自由;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主体是广大人民,充分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发展价值的超越。资本主义制度中的资产阶级把自身特殊阶级利益虚假宣传为普遍社会利益,掩盖剩余价值剥削的秘密,最大限度剥削和压榨工人,工人创造但不享有发展成果,造成了劳动异化、人的异化,导致社会发展主体和发展价值的对立;社会主义制度中的无产阶级利益本质上反映了人类普遍利益,人民创造并共享发展成果,实现社会发展主体和发展价值的统一。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致力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这是发展生产力不可逾越的客观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决定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赢得了人民的支持。毛泽东无论是领导中国革命推翻三座大山,还是探索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改变一穷二白的国家面貌,根本动因都是为了实现人民的自由全面发展。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精辟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1]373,社会主义制度就是要防止和避免资本主义社会少数人发展、多数人受奴役的现象。江泽民作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12]294的新论断,总结了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宝贵经验。胡锦涛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保障人民权益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致性,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3]96。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实现了发展观的时代跃迁,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8]45。可以预见,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时,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会得到充分保障;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现代化强国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会基本实现,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人的全面发展也将基本实现。

四、发展前景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必将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迎来新辉煌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迈入了“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如习近平指出:“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14]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必将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迎来新辉煌。

(一)新时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产生了历史性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标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审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新时代”的本质特征和发展逻辑,不难发现二者蕴含的逻辑关系。一是新的本质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在社会形态的变迁,相对于落后挨打的旧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中华民族站起来,完成了救国的历史课题,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新时代新在发展程度的飞跃,是相对于生产力不发达、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建设和改革阶段而言的时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从初级阶段逐步迈向现代化强国的阶段,面对的历史课题是强国,必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必将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可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场域,不同时间阶段呈现出初级版、中级版、高级版等不同版本。新时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华丽升级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高级版。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新时代相互促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是新时代的根本起点,为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虽然实现了从被列强打倒在地到站起来,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站起来并不再倒下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新时代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大的重要标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站起来并屹立不倒的基础和保障。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新时代统一于社会主义事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是贯穿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新时代的发展主线。中华人民共和国为社会主义奠基,新时代是社会主义的继续发展,致力于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必将在新时代迎来新的光明前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中华民族发展史的重大里程碑,极大增强了民族信心,全党全国人民正在奋发有为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必将在新时代迎来新的光明前景。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发展方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的核心标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党和人民共同奋斗的精神旗帜,是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根本指引,必将有力指引中华人民共和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二是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发展力量。“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5]56,把国家追求、民族向往、人民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调动了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力量投身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国梦也惠及世界人民,为世界各国发展注入动力和带来机遇,能够团结一切友好国家和国际友人关心和支持我国发展。三是“四个自信”坚定发展信心。70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平崛起证明了中国发展道路的成功,为人类走向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方案之所以成功,实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的胜利。中国共产党最有理由坚定“四个自信”。新时代“四个自信”必将坚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人民共和国开拓进取、继续前行、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信心。四是现代化强国的发展战略明确了发展目标。党的十九大规划了两个阶段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以15年为一个奋斗阶段,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本世纪中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战略部署量的提升和质的飞跃,将基本实现现代化提前15年,并将基本实现现代化升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还把美丽作为现代化强国的特征,无缝对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新的战略安排与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逻辑高度契合,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持续奋斗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必将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百年时迎来新的辉煌。

猜你喜欢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篆 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