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景龙,乔金玲,田红刚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 水稻研究所,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垦稻17413 是由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在2012 年用C17-12 作为母本,用当时在黑龙江推广面积大的水稻品种空育131 为父本进行常规杂交,经过海南南繁加代,采用系谱法常规选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 2015 年选种圃高代进行决选,2016 年在研究所内部进行产量鉴定,同时进行耐寒鉴定和抗稻瘟病性鉴定,2017~2018 年参加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水稻品种区域试验,2019 年参加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水稻品种生产试验,2020 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垦稻17413 是12 叶水稻品种, 植株高度在100.5 cm左右,平均穗长18.5 cm 左右,稻谷粒型为圆粒,平均粒数100 粒/穗左右,稻谷千粒重26.5 g 左右。 该品种在适应的种植区域内,从出苗到成熟所需要的生育日数在138 d 左右,需要2 600 ℃左右的有效活动积温。 该品种生育前期生长快,早生快发;生育后期耐冷性强,籽粒灌浆快,活秆成熟不早衰;株型优,茎秆粗壮强抗倒伏,是高产抗倒型优质水稻新品种。
垦稻17413 水稻品种在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哈尔滨)连续检测2 a,品质检测分析结果如下:出糙率84.1%~84.5%,整精米率64.2%~71.9%,垩白粒米率3%~8%, 垩白度0.5%~1.0%, 直链淀粉含量 (干基)15.2%~15.4%, 胶稠度80~82 mm, 粗蛋白含量 (干基)7.47%~7.69%,食味品质分数83~85 分。 水稻稻谷米质达到国家《优质稻谷》二级标准。
垦稻17413 在2017~2018 年参加黑龙江垦区第二积温带晚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9 183.75 kg/hm2,比对照品种龙稻5 增产6.3%;2019 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8 741.6 kg/hm2,比对照品种龙稻5 增产6.0%。
垦稻17413 在2017~2019 年进行抗稻瘟病接种鉴定(3 a 之间的幅度):水稻叶片感病叶瘟1~3 级,穗部感病穗颈瘟1~3 级;2017~2019 年进行耐冷性鉴定(3 a 之间的幅度):孕穗期冷水处理空壳率22.1%~26.3%。
水稻全生育期田间管理参照寒地水稻旱育稀植三化栽培技术进行。
当地气温稳定通过5 ℃为最佳播种期, 在黑龙江省4月15 日左右播种,推荐盘育苗播芽种100~150 g/盘。
当地气温稳定通过12.5 ℃为最佳插秧期,在黑龙江省5 月20 日左右插秧,秧龄40 d 左右,插秧规格为30.0 cm×13.3 cm,4~5 株/穴。
有条件的可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施用,增施硅肥和锌肥,可改善水稻生长的土壤环境,促进水稻对氮的吸收,提高稻田系统的生产力。 氮、磷、钾平衡施用,施氮肥150 kg/hm2, 按照基肥∶蘖肥∶调节肥∶穗肥=4∶3∶1∶2 比例分期施用,肥力好的地块适当减少氮肥的用量; 磷肥100 kg/hm2,全作基肥;钾肥130 kg/hm2,60%作基肥、40%作穗肥。 要早施返青肥,施好分蘖肥,巧施穗肥。
水稻4.5~5.5 叶期防治水稻潜叶蝇虫害, 在田间水深苗弱地块、近水面叶片上调查是否有潜叶蝇虫卵、叶片上是否有白色条斑。 可选用70%艾美乐水分散粒剂6 g/667 m2, 或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4 g/667 m2, 兑水15 L/667 m2及时喷雾防治。
6 叶期注意防治负泥虫虫害,水稻发生负泥虫,可选用30%速克毙(甲氰菊酯·氧乐果)乳油13 ml/667 m2,或选用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3 g/667 m2,兑水喷雾,喷液量15 L/667 m2。
在水稻孕穗期和齐穗期注意预防水稻稻瘟病,可选用2%加收米(春日霉素)液剂80~100 ml/667 m2,或75%拿敌稳(戊唑醇·肟菌酯)水分散粒剂15~20 g/667 m2,或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5 g/667 m2,兑水15 L/667 m2(背负式喷雾器)或7~8 L/667 m2(弥雾喷雾机)喷雾。
适合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上限插秧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