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迎风,王晓辉,李国锋,李景昌,杨潺
(1.阿克苏地区纤维检验所,新疆 阿克苏843000;2.国家棉纺织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新疆),新疆 阿克苏843000;3.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新疆 阿克苏843000)
棉结是由棉纤维不成熟或轧工不良造成的纤维纠缠而成的结点[1],是纱线的主要质量指标之一[2]。 棉结的存在对纺织工艺和成纱的影响较大,使成纱条干不匀,断头增加,常常会造成染色不匀等疵点[3]。 短纤维率是原棉长度的重要项目, 直接影响棉花质量和纺织企业的用棉成本[4],从棉花育种、棉花栽培、棉花采摘、收购加工、棉花交易到纺织企业精细化配棉都对其十分关注。 棉花短纤维率是指棉纤维中短于一定长度界限的纤维质量(或根数) 占纤维总质量(或根数)的百分率[5]。 目前我国细绒棉短纤维长度界限为16 mm,美国、澳大利亚等国为12.7 mm[6-8]。本研究分别以棉结、16 mm 和12.7 mm 短纤维率(质量)为研究对象,分析新疆阿克苏地区2019 年度细绒棉短纤维率分布情况, 旨在督促阿克苏地区棉花加工企业优化轧花工艺,减少棉结和短纤维,降低纺织企业用棉成本,提高纱线质量和棉花利用率。
抽取阿克苏地区12 家棉花加工企业加工和4家纺织企业购入的2019 年成包皮棉(锯齿加工细绒棉),共计130 批次,其中机采棉57 批次,手摘棉73 批次。
陕西长岭纺织机电责任有限公司XJ129PRO棉结和短绒测试仪。
1.3.1抽样方法。选取棉包为186 包的整批进行取样,按照每批10%抽样,每批次抽取19 包,每个棉包去掉表层棉花, 抽取完整成块样品30~50 g,形成批样。从批样中多点随机抽样,形成实验室样品,样品量不低于300 g,共130 批次。
1.3.2试验方法。 参考标准:GB 1103.1-2012《棉花第1 部分: 锯齿加工细绒棉》[9]、GB/T 35931-2018 《棉纤维棉结和短纤维率测试方法光电法》[5]。由于试验开始前对设备系统进行了升级,根据中国纤维质量检测中心 《关于开展2019 年度棉花短纤维率质量监测专项行动的通知》(2019[18]号)要求试验取样量由国家标准的5.0 g±0.1 g 改为6.5 g±0.1 g,测试短纤维率时制成的棉带正反交错压入针床由国家标准的4 次改为2 次。从每批棉花的实验室样品中制备4 份测试样品,分别进行棉结和短纤维率测试,其结果平均值作为该批棉花的棉结和短纤维率。 试验过程中严格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温度(20±2)℃,相对湿度(65±4)%,试验开始前对仪器进行校准,每天至少对设备进行1 次校准检查,并且仪器校准、校准检查、样品检测均为同一试验员操作。
阿克苏地区手摘棉每克纤维棉结数、每克籽屑棉结数、每克棉结数平均值和极值都明显优于机采棉。 手摘棉与机采棉相比,平均每克纤维棉结数、每克籽屑棉结数、每克棉结数分别低46、7、52,最大每克纤维棉结数、每克籽屑棉结数、每克棉结数分别低225、32、257, 最小每克纤维棉结数、每克籽屑棉结数、每克棉结数分别低58、10、68(表1)。
表1 棉结平均值和极值
阿克苏地区手摘棉12.7 mm 短纤维率平均值和极值都明显优于机采棉。 手摘棉与机采棉相比,平均值低0.96 百分点,最大值低4.72 百分点,最小值低1.62 百分点(表2)。
对比阿克苏地区手摘棉和机采棉12.7 mm 短纤维率的分布可以看出, 短纤维率8%~12%的手摘棉占比为61.6%,而机采棉仅为36.8%,手摘棉明显优于机采棉(表3)。
表2 12.7 mm 短纤维率平均值和极值 %
表3 12.7 mm 短纤维率分布情况
从16 mm 短纤维率平均值来看, 阿克苏地区手摘棉优于机采棉,平均值低1.29 百分点,最小值低1.42 百分点,最大值高2.09 百分点(表4)。
比较手摘棉和机采棉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16 mm 短纤维率在12%~18%的手摘棉占比为76.7%, 而机采棉仅为59.7%, 手摘棉优于机采棉(表5)。
表4 16 mm 短纤维率平均值和极值 %
表5 16 mm 短纤维率分布情况
本研究共抽取130 批次阿克苏地区2019 年锯齿加工细绒棉, 结果可反映2019 年度阿克苏地区棉花整体的棉结和短纤维率情况。 其中,手摘棉与机采棉平均每克棉结数分别为234 和286;12.7 mm 短纤维率多为8%~12%, 手摘棉和机采棉平均值分别为11.68%和12.64%;16 mm 短纤维率多为12%~18%, 手摘棉和机采棉平均值分别为15.97%和17.26%。 总体来看,2019 年度手摘棉的棉结和短纤维率均优于机采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