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飞
2016年1月~2018年1月经改良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夹闭颅内前循环动脉瘤87例,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87例中,男40例,女47例;年龄39~63岁;平均(52.2±5.7)岁。术前Hunt-Hess分级:Ⅰ级13例,Ⅱ级28例,Ⅲ级29例,Ⅳ级13例,Ⅴ级4例。
1.2 影像学资料 术前均行头颅CT检查,87例均存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3例合并额叶血肿,5例合并颞叶血肿。87例动脉瘤均经CTA确诊,共计94个动脉瘤,其中多发动脉瘤7例(左大脑中动脉合并左侧后交通动脉动脉瘤4例,前交通动脉合并右侧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3例);单发动脉瘤80例,其中动脉瘤位于后交通动脉33例,前交通动脉33例,大脑中动脉14例。
1.3 手术方法 术前采用CTA模拟手术路径,均经改良翼点入路开颅,其中8例术前发生脑疝,采用大骨瓣开颅。颧弓上与耳屏前1 cm处作切口,暴露颅骨并游离骨瓣,磨除蝶骨嵴,切开硬膜后,将硬膜向蝶骨嵴方向翻开。剪开侧裂区蛛网膜,释放脑脊液,至脑组织塌陷满意。必要时行侧脑室穿刺,或术前预置腰大池引流,使颅内压有效降低,获得充足操作空间。逐步分开,找到动脉瘤,暴露载瘤动脉,仔细分离,暴露瘤颈及周围血管,选择合适动脉瘤夹夹闭瘤颈。
术后死亡3例,其中2例术后脑血管痉挛至下丘脑损伤而导致电解质发生严重紊乱死亡,1例术后并发脑积水放弃治疗后死亡。84例存活病人术后随访1~1.5年,按GOS评分:恢复良好39例,中残27例,重残11例,植物生存7例。
颅内动脉瘤手术,原则上是使动脉瘤远离血液循环,免于破裂;同时使载瘤动脉通畅,以防脑出血现象发生[1]。翼点入路适合发生在Willis环各个部位的动脉瘤,能有效显露动脉瘤,利于术中分离、夹闭等操作,损伤小[2]。本文87例CTA诊断均为前循环动脉瘤,为此采用改良翼点入路,同时遵循Rhoton Jr[3]提出的原则。本文8例术前合并脑疝,采用大骨瓣开颅。
术中分离显露动脉瘤是夹闭成功的关键,首先需要暴露载瘤动脉近段,以便发生出血时临时阻断载瘤动脉[4]。动脉瘤颈分离要适度,以能安放瘤夹为标准,稳妥缓慢置入瘤夹,必要时需再次临时阻断载瘤动脉,对瘤颈塑形后,再夹闭,夹闭后抽吸瘤内血液,验证是否完全夹闭[5]。对瘤颈较宽的广基底动脉瘤,单个瘤夹无法夹闭时,可用双极电凝轻灼瘤颈,使基底部变软或产生收缩以适应夹闭。本文5例存在瘤体较大状况,行瘤囊内血栓吸出或动脉瘤体切除处理,解除占位效应。
术中为防止动脉瘤破裂,需保持血压平稳,分离、夹闭操作时将血压降低到90 mmHg。对颅内存在血肿,应视血肿状况进行操作,如果血肿较大,可部分清除,以防动脉瘤破裂。术中常规准备两套吸引器,一个用于吸除积血,一个用于寻找出血口。出血口找到后,在该部位放置棉片,严禁用各种方式盲目压迫破口,使血液流向脑底深处脑池,从而加重损伤。开颅时发生早期动脉瘤破裂,应尽可能将手术完成,将动脉瘤区域迅速暴露,临时阻断载瘤动脉,用吸引器快速清理出血部位血液,并把动脉瘤吸入,充分游离后移除临时阻断夹[6]。
脑血管痉挛会引发脑缺血,导致脑梗死[7]。术中分离载瘤动脉时,操作要精细,避免干扰载瘤动脉;同时,充分清除脑池内积血;夹闭后,冲洗术腔与脑池或在载瘤血管处贴敷罂粟碱棉片。本文2例出现脑血管痉挛,其中1例术中分离载瘤动脉时,操作出现干扰,导致脑血管痉挛;1例脑池内积血清理不干净,导致脑血管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