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俊芳 张嘉辰 张文润(渤海大学管理学院,辽宁锦州121013)
红色文化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红色旅游发展乃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提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更是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一项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复合工程,更是一项利党利国利民的切实之举。锦州是新中国第一缕曙光升起地,其红色文化积淀深厚、举世瞩目,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红色旅游已经成为锦州旅游发展的特色品牌,其经济、文化、社会效益日益凸显[1]。十三五开局之年,红色城市锦州和下辖的北镇市率先成为我国全域旅游的示范单位,搭乘国家全域旅游发展的东风,依托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资源和便利的区位条件,整合域内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独特的红色研学旅游品牌,既可以盘活羡余资源,又能够推动全域旅游建设,意义深远[2]。
锦州扼华北、东北、内蒙交错的咽喉之地,自古即兵家必争要塞,尤以辽沈战役的关键奠基作用举世闻名,有辽沈战役、黑山阻击战等重要的红色遗址20 多处,还是中国五大红色先锋文化的策源地,在国内外影响较大。锦州的红色旅游资源影响深远、类型丰富、史料完整、组合度好,在全国极具代表性等特点,目前红色旅游发展依托明显。锦州被确定为辽宁省4 大红色旅游区之一,锦州的辽沈战役纪念馆、黑山阻击战纪念馆2 处主题性纪念馆于2017年被纳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锦州存留有纪念性陵园4 处,纪念性碑(塔)30 余座,国家级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处,省级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 处;锦州市存在关乎中国发展命运的重大事件(辽沈决战攻克锦州),电影《英雄儿女》中王成的原型——蒋庆泉等红色人物,廉政苹果、国歌的策源地等红色符号,老兵义务放映等红色精神。经过市场调研、分析、研判可知,红色资源在锦州传统旅游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红色文化是锦州市文化的重要基因和成分,红色旅游在锦州旅游活动中占据相当比重[3],随着全域旅游的逐步展开,其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并呈现出倍增的态势,红色旅游在锦州早已发展并形成一定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影响力[4],融合多种文化资源发展全域旅游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以上ASEB 栅格分析表明目前锦州红色旅游发展属外延式增长,关注消费者体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涵式发展是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对全市红色旅游资源的挖掘整合、创新开发可以激发旅游发展潜能,构建符合实际、重点突出的全域全产业旅游发展创新模式[5],通过创新的红色全域旅游使锦州旅游、经济、文化突围[6]。
锦州红色文化与其他各地的红色文化相比,有着自己独有优势[5],也即锦州红色文化的“先锋性”特色明显,主要体现在中国红色文化的五个“首开”。先河一为首开中国解放之先河:1948年锦州不仅揭开了中国解放战争的序幕,气势豪迈地取得首胜,而且为全中国开辟了第一块巩固的战略后方,开全中国解放之先河。先河二为首开中国抗日之先河:1931年黄显生和熊飞在向锦州撤退过程中组织了抗日义勇军,锦州是抗日义勇军发祥地,开创了东北14年抗日奋斗之先河,也首开中国抗日之先河。先河三为首开中国红色歌曲之先河:锦州是《义勇军进行曲》——国歌——的发祥地,家住锦州40年的辽吉黑民众后援会会长、东北抗日义勇军总司令朱庆澜将军,出资赞助拍摄电影《风云儿女》,才有了电影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朱庆澜将军亲自确定歌名,国歌的作词者田汉、作曲者聂耳在当时的热河前线,亲身采访过锦州的抗日义勇军,为创作《义勇军进行曲》积累了最重要素材,锦州因此成为国歌的策源地,首开中国红色歌曲之先河。先河四为首开中国红色美术之先河: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的全景画馆是由鲁迅美术学院设计制作的中国第一个全景画,其以环形巨幅画面和地面塑形相结合,采用声、光、影视技术生动形象地再现了1948年10月14日辽沈战役关键性战役——攻克锦州的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成为中国博物馆和美术史上的开山之作。先河五为首开中国红色影视人物之先河:辽宁锦州大岭村人蒋庆泉,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1952年8月入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朝鲜石岘洞北山遭到强敌围攻,手持报话机向我军前线指挥部高呼“不要管我,向我的碉堡顶开炮”,是电影《英雄儿女》中王成的原型之一,首开中国红色影视人物之先河。锦州大地集中国五大红色文化之首于一体,彰显了独一无二的红色先锋作用,为锦州积淀了底蕴深厚的红色先锋文化。敢为先的红色先锋文化是锦州红色文化的精髓,如今成为锦州社会发展的强大文化动力和抓手。
锦州襟山连海、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积淀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既有主色调的红色文化遍布市区、凌海、黑山、北镇等地,还拥有奇秀的自然风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爽朗朴实的民风民俗等文化资源, 这些资源与百折不挠、勇于担当的先锋红色文化一起滋养着锦州, 也吸引来成千上万的游客, 使人心灵震撼,激发人们昂扬的爱国情怀。遍布锦州各地的红色文化与蓝色海洋文化(开发区和凌海)、绿色生态文化(北镇、义县、黑山、市区、凌海等)、金色皇家文化(市区、义县、北镇等)、银色冰雪温泉文化(凌海、北镇、义县、黑山)等共同造就了锦州的多彩文化,而且锦州红色文化与其他多彩文化水乳交融、密不可分,多种文化地域组合性较强、互相依托互为支撑,为锦州发展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旅游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锦州多元的文化旅游资源融合游憩观赏、教育科普、历史文化等多重价值,造就了锦州旅游丰富多元的特质[7]。
锦州红色文化遗存是进行资政育人不可多得的教材范本和重要途径,锦州红色文化的群众基础广泛,有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功能,锦州的辽沈战役纪念馆、黑山阻击战纪念馆等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能满足中老年人对历史伟人、历史事件的景仰之情,在原锦州老干部公园专门开辟了没有围墙、贴近百姓、集思想教育、休闲健身、陶冶情操于一体的“先锋印象”党建主题公园;再者还发挥着对普通大众的陶冶爱国情操、放松自我身心、激发奋斗意志等积极作用,锦州各大广场、城市公园随处可见自发地唱红歌的市民群体,退休市民詹桂林甚至登上了央视综艺频道的越战越勇节目,使锦州的红色文化声名远播。
锦州市的红色基因独特而强大,红色人、物、事、精神都有符号化标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发展历程积淀了锦州“红色英雄城”的总体形象标志,具体细化的符号化标志有:浴火牺牲的朱瑞、梁士英等英雄先烈和坚守清贫简朴的革命家蒋庆泉等红色人物,锦州苹果这一红色廉政基因,不屈不挠、敢为人先的攻克锦州、夺取黑山等红色标志事件,不忘初心、薪火相传的锦州老兵义务电影放映等红色精神,无不鲜明地彰显着锦州的红色文化基因,锦州的红色文化符号系统凝聚着共产党人在艰苦卓绝环境中的不屈不挠、迎难而上的革命思想,红色旅游可以使人在重温党的历史时,坚定正义必胜的理想信念,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从而提高自我的文化素养、涵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锦州市虽已在红色旅游发展中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但客观上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经过调研探知发展中的一些典型问题依然存在。
长期以来,锦州红色旅游缺乏亮点和主题,红色品牌特色模糊,旅游产品对红色旅游资源的利用深度不足,主要依靠辽沈战役纪念馆等物质类红色文化,红色人物、地方故事等地方红色特质挖掘不深,红色旅游提供的是传统的初级观光产品,实质上相当于廉价出售旅游资源,导致红色旅游特色不明显、效益较差;精神性红色文化的无形性,使得其展示性不强,不易被旅游者感知,旅游开发的可行性较差,精神类的资源被边缘化,对其旅游开发利用微乎其微,锦州红色旅游开发重物质轻精神,导致锦州红色基因表达力弱,既缺少特色独具的主打红色旅游产品,又缺少衍生产品和伴生产品,红色旅游产品谱系亟待延伸。
锦州红色产业孤岛现象明显,整体水平低,锦州未能通过红色旅游产业发展来融合并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旅游产业链条断断续续尚未形成完整产业链,市场运作体系待完善。旅游产业发展不同于其他产业,旅游发展必须是完整的产业链条,链条由多环节构成,不仅包括旅游接待业、交通、餐饮、酒店、旅游区、旅游商店、旅游娱乐设施等产业链上要素,还会涉及园林、金融、建筑、保险、通讯、广告媒体、政府、协会等产业链的动态要素,缺少某个环节,会导致整个产业断裂,某个环节不匹配会导致整个产业薄弱,某个环节的不均衡会导致产业浪费。全域旅游时代锦州红色旅游发展不仅仅是旅游区的事情,需要全链条、各环节互相配合[8]。
锦州红色旅游开发通常将红色资源开发建设成为不同规模与档次的博物馆,对游人进行开放,以实现其旅游价值。博物馆核心功能是保护、研究和展示,同时受博物馆空间形态和展示方式等限制,只能展示被割裂的信息符号,无法反映遗产全貌,难以向旅游者提供现场感,客观上降低了旅游者停留时间和重游率。锦州市红色旅游依赖雕像、博物馆、故居“老三样”展示的多、体验的少,比较关注自有红色遗存的陈列与展示,在展示形式上以传统图片、文物、文字平面的、静态的展示为主,缺乏深度体验性业态,将旅游者与红色遗存截然分开,旅游者只能被动地观看,无法融入红色情境中,无法满足游客自主性、参与性的体验需求,外观和内省带给旅游者的记忆显然差别很大。锦州红色旅游开发重沉重历史、轻轻松解读,厚重的历史内涵固然重要,但因为时间久远,很难及时引起旅游者共鸣。再者旅游在乎的是文化寻求,如果不重视以轻松的方式来展示厚重的历史,不能以当代人喜闻乐见的消费内容和时尚的方式来展示的话,势必会造成价值流失、吸引乏力。因此,锦州红色旅游开发模式亟待创新,转型升级是关键,核心问题在于创新红色旅游经营发展模式,提升红色旅游参与体验性,增强民众感染力,凝练打造锦州独特红色气质,彰显红色经典主题。
锦州的红色旅游发展参与的主体有限,政府的相关部门是主力,主要依靠国有的红色遗址、博物馆、故居等传统资源进行经营,旅游的相关企业和民众并未参与进来,导致目前锦州红色旅游呈现政府急、企业躲、媒体热、民众冷的现状,参与主体有待多元化;锦州红色旅游的群众基础十分广泛,但在实际发展中并未调动所有相关利益主体,尤其是普通民众并未直接参与,未从红色旅游中获益,致使具有吸引潜力的活态资源被忽略,导致锦州红色氛围营造无力,红色旅游未真正融入锦州全域旅游整体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从上到下倡导的红色旅游在2004—2010年间,对锦州旅游发展着实促动了一把,相当于在锦州平静的旅游发展中产生了鲶鱼效应,锦州旅游一度出现红红火火的局面。然而,当前的旅游发展渐趋理性,逐步回归旅游产业发展规律,不再盲目贪多求大,而是按优质旅游、全域旅游的要求聚小抓俗,开始盘活小巷背街、乡野农郊、市容市貌、旅游厕所等旅游发展的微观细节,更加侧重旅游者权益的保障与满足。锦州市目前红色旅游发展仍处于大众旅游初级阶段,发展的短板凸显,缺乏自主内涵品牌,具有市场持续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少,旅游发展需迎头追击。
结合锦州红色文化的特征与价值,以红色旅游发展为切入点,在锦州发展红色全域旅游是关键,锦州市红色旅游发展在正视现有问题的同时,参照国内红色旅游开发成功经验,找准着力点,突破关键环节,红色旅游产品开发重在吸引力和感染力。
红色旅游的实质是一种文化旅游,然而并非所有的丰富文化内涵的红色旅游资源都能转化为吸引力强大的红色旅游产品;品牌建设是文化建设重中之重,革命精神是红色文化的灵魂,把握红色精神的“魂”,做好红色旅游的“形”,凸显锦州红色文化品牌优势是当务之急。摸排梳理家底发现锦州市红色基因强大,五个首开先河:首开中国解放之先河;首开中国抗日之先河;首开中国红歌之先河;首开中国红色美术之先河;首开中国红色影视人物之先河。这五大中国“先锋性”文化标志着锦州独一无二的红色气质,敢为先的红色先锋文化是锦州红色文化之魂,红色旅游必须紧紧围绕这一文化之核,凝练打造“先锋性”红色旅游特色品牌。锦州市红色旅游发展突围的关键是文旅融合,旅游发展必须突出“先锋性”这个文化主题,打造锦州“先锋性”红色旅游品牌。
锦州红色旅游发展分散、产业链断断续续、孤岛现象明显,导致红色旅游效益与红色旅游资源空间错位明显,为缓解这一问题应该着力培育红色龙头企业,完善产业协作体系,拓展延伸产业链条。核心龙头企业意味着品牌、市场份额和规模,最终意味着效益,培育发展具有竞争优势和融合带动力强的核心企业,就意味着提质增效。辽沈战役纪念馆、黑山阻击战纪念馆2017年已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是锦州红色旅游工作的重点,结合国家政策支持、红色消费市场再度活跃等机遇,深入探索全域旅游、全民休闲背景下“两馆”经营盘活路径,挖掘辽沈战役革命故事,以战役经典案例为主题,联动VR、游戏、电影公司、电视剧、真人CS、cosplay 秀、音乐等创设体验场景与氛围,精心打造体验与参与式旅游,适当还原当年的情景与氛围,增强参与体验效果;定期有选择性地开放部分英雄连队,加强军民联动,传承并发扬锦州拥军爱民的红色传统,加强青少年研学、冬夏令营等拓展活动,让新的一代去切身感受锦州的红色精神;关爱老兵群体,把普通老兵故事讲好,发掘成为旅游吸引物,提升感染力与吸引力,借助影视、话剧、舞蹈等艺术形式对红色故事再加工,打造区域震撼性红色实景剧目,把锦州的红色文化融入山海间、插上高科技翅膀,营造体验性红色人文和自然环境,使红色旅游兼具观赏性、艺术性和参与性于一体,创新载体呈现红色经典,培育其为内涵丰富、品牌突出、特色独具、规模和效益兼具的红色经典。
发展红色旅游业,要以游客需求为导向,使红色旅游项目最大程度地满足游客需求;全民休闲时代,消费需求多元灵活,品牌特色明显、品位高、产业链条长、综合性强的旅游项目倍受青睐,锦州开发红色旅游不仅提供一种爱国主义教育,还应在此基础上适应观光、休闲、度假等多元需求,真正做大锦州红色全域旅游。锦州旅游依托众多,经过探研发现锦州全域旅游的12345 密码,其中1 为:一桥一盘古(笔架山天桥和三清阁海上盘古)、一窟一墓群(万佛堂石窟和闾山龙岗子辽代皇家墓群)、一酒一化石(道光廿五宫廷宴酒和宜州古生物化石)、一城一展馆(锦州辽西文化古玩商城、锦州会展中心);2为:两馆两温泉(辽沈战役纪念馆、锦州市博物馆,东方华地城温泉、九华山温泉);3 为:三果三标三山三河三塔(锦州苹果、北镇鸭梨、常兴店葡萄,黑山花生、地瓜、褐壳鸡蛋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医巫闾山、北普陀山、南山,大凌河、小凌河、女儿河,大广济寺塔、崇兴寺双塔);4 为:四园四寺庙(世博园、廉政苹果园、松山生态园、吴楚庄园,奉国寺、青岩寺、大广济寺、北镇庙);5 为:五菜(锦州烧烤、沟帮子熏鸡、北镇猪蹄、锦州干豆腐、锦州小菜)。因此,锦州红色旅游需要在红色先锋主题的统领下,统筹利用12345 等典型资源,以人、事、物等连点组线、以点带线、拓线成面、以面成体、多体联网,在有限的特定空间内呈现无限多元的旅游效用,满足旅游者以最小投入获取最大效用的需求,形成锦州市内涵丰富的精品旅游项目。锦州市要最大程度地发挥红色文化的带动效用,对域内红绿金银蓝等多彩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根据锦州旅游发展总体目标和市场供求状况,把相关资源要素组合成为具有统一功能的整体,发挥叠加效应和整体效应,从而实现旅游资源市场价值最大化和综合效益最大化[9]。
锦州市有主题鲜明、多元交融的文化资源,但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很低,未能发挥多种资源的联动效应,致使游客到访率低,效益指数低下,无法形成较高层次的旅游区,为此,锦州市红色旅游需要与其他资源、产业融合发展,形成“红色+”和“+红色”的创新产品:红色融入旅游区、红色融入城市、红色融入乡村、红色融入业态、红色融入文化的融合创新战略,坚持红绿融合、文旅融合、业态融合,以“三态联动”作为红色全域旅游提升思路,从资源入手,因常态筑品,打造红色精品景观;借生态固本,打造绿色康养环境;凭文态聚魂,打造多彩创新业态,不断提升全域旅游的综合体验价值,实现锦州红色旅游由传统单一的政治教育模式转向市场经营模式,由单纯的广场、雕塑、展馆、故居等景点,变成集名人纪念、民俗体验、红色教育、乡村休闲、滨海度假、生态养身为一体的综合业态。
锦州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点,红色旅游是全域旅游的主阵地,全域旅游涉及主客共享共建问题,红色全域旅游不仅为外来游客服务,还要为当地老百姓服务;红色全域旅游也不应该只有投资者和企业来建设,更要让当地社区承担建设责任;旅游者购买旅游产品过程中会更多地接触当地居民,红色全域旅游产品不仅仅指红色景区产品,更涵盖当地居民的风土民情、精神风貌等原生态文化。锦州红色文化的群众基础原本十分广泛,然而长期以来当地居民始终游离在红色旅游建设之外,未能激发老百姓建设红色旅游文化的自豪感和主人翁精神,导致红色旅游效果不佳。建议结合当前的“三城联创”等活动营造全民共建氛围,完成红色旅游从瞻仰历史到投身其中,从刻板到生趣的系列转变,全面提升红色旅游氛围;不定期发起“红色感动,锦州在行动”等全民共建红色先锋城活动,最大程度挖掘锦城的红色潜能,合力共建锦州红色先锋城。
同一区域内的不同旅游地,因为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和项目不同,使得旅游地相互之间可能出现以竞争为主或以合作为主的关系,从而形成区域内各地之间的“形象遮蔽”或“形象叠加”,辽西区域内的锦州、葫芦岛、盘锦、朝阳、阜新各地之间同样存在竞争与合作关系问题,选择区域协作统筹、合作共赢发展旅游是明智之举[10]。辽西区域合作是对旅游发展中的资源、产品、品牌、文化等进行有效整合,共推共建“五颜六色”文化旅游创意品牌,在辽西区域构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完善的管理服务体系,区域内进行客源分享互送客流,实现辽西区域的协同共进。具体途径为:首先,辽西区域内旅游产品合作,包括产品联动开发、联合营销,实现优势互补;其次,辽西区域内市场合作,区域之间共同开展市场调研,共同进行营销推广,互相开放市场,拓展共有市场;再次,辽西区域内管理合作,包括设立区域协作管理协调机构、健全区域合作的规章制度、构建区域合作的长效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