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霞
一、教学准备环节:绘本选择、目标确定
1.有针对性地选擇优质的小学语文阅读绘本
首先,小学生有其个性特点和审美特点,绘本的选择要符合小学生的实际需求。选择一本优秀的绘本,可以增强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小学生走进绘本世界,让学生和绘本人物一起体会故事的情节。因此,绘本的选择要以故事性为主,不要过分强调说教,尊重学生,尊重个性。如“大卫系列绘本”中的主角是一个“顽童”,既调皮捣蛋又不失童趣,学生在阅读中非常容易走进角色。
其次,绘本的选择内涵应该更加丰富,让学生在阅读后能在自己头脑中构画出一个完整的故事。有的绘本虽然图片色彩丰富、精美,但并无法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完整故事情节,教师尽量不要选择这样的绘本。内涵丰富的绘本如《你跑错书了》,里面的小男孩想把打扰自己读书的人都赶走,整个回复反复出现“你跑错书了”。绘本中将小男孩的无奈、愤怒表现得淋漓尽致。学生只要读懂了图片就基本把握了整个故事,这就是绘本阅读的情感体验。
再次,绘本阅读的语言内涵要丰富。尽管小学生接触到的语言较少,但其内涵都比较丰富,尤其是文学作品的语言,对学生的交际、表达、理解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教师在绘本阅读教学中,一方面要将绘本的语言直接描述给学生,另一方面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融入绘本语言中,推动学生理解表达能力的发展。教师在使用第二种方式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述一定要让学生能听懂,注意语速和表达方式。
最后,绘本的选择应该尽可能与教材单元主题相契合。部编版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明确,无论是绘本配合教材还是单元总结绘本教学,尽可能选择与单元主题契合的绘本,这样不仅可以夯实学生的单元基础,而且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师应该从经典、兴趣、审美、个性四个维度来选择绘本,以更好地贴合小学生的个性实际。
2.绘本阅读教学目标的设定:兴趣、习惯、能力
绘本阅读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与教材单元目标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笔者在课程教学三维目标的基础上,设定了绘本教学的三维目标,即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小学语文绘本阅读教学的三维目标更侧重实践性,也是引导绘本阅读教学的初心和归宿。笔者认为,围绕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展绘本阅读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另外,从小学生的阅读实际出发,兴趣、习惯、能力对于学生文学思维的养成也有极大的帮助。
小学语文知识掌握固然重要,但不能只强调知识。现代大脑科学研究表明,小学教学应该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绘本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在区分低段、中高段学龄学生的认知实际,精心设计各个环节,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值得注意的是,绘本教学目标的设定尽可能分层进行,以最低目标、基础目标、提高目标为佳,这样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水平完成不同的教学目标,也能激发学生的挑战心,为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提供强劲的动力。
二、绘本阅读教学的实施:导入、开展、延伸
1.趣味活动为阅读导入环节营造良好氛围
导入环节是课程开始的关键,对一节课至关重要。开展趣味活动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氛围。笔者将本环节的时间确定为4分钟。这里笔者分享两个活动设计。
其一,单元导入绘本阅读。直观地显现单元封面单元主题,是导入教学内容最直接的凭借,采取单元封面导入,能有效刺激学生的好奇心,而好奇心也是学生学习最强大的动力。在封面导入法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观察,让学生自己捕捉封面中的信息,教师则从旁引导,对于不足的信息及时进行补充,可以简单介绍一些单元背景、作者等,一定不能过于详细。如此,学生学习兴趣能够得到更好地激发,活动本身也充满了趣味。
其二,主题游戏导入。采取游戏导入也是常见的形式。在游戏中学生不仅是教学的亲身参与者,也是教学内容的直接理解者,体现了寓教于乐的理念。如在《大脚丫跳芭蕾》绘本教学中就可以采取故事游戏导入。绘本主人公是芭蕾舞的专家,但当评委看到她一双大脚的时候,刻板地认为她跳不好芭蕾,直接将其否定。但主人公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最终获得了成功。导入环节的游戏可以设计成心情大冒险,让学生自己抽签,抽到哪种心情,就让学生表演一下自己遇到这种心情时候的表现。让更多学生参与到游戏中,体验各种情感,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前提。
2.教学环节的展开:独立阅读、教师导读、师生讨论
其一,独立阅读。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差异性,个性是小学最显著的特征。绘本阅读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哈姆雷特,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阅读视角,都有自己不同的体验。所以,在小学语文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给学生独立阅读的时间,让他们从观察、浏览入手,从图片印证自己的阅读,提高教学效率。另外,要注意问题的设定。如在《松鼠先生和第一场雪》绘本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设定问题:“小动物看到雪都想到了什么?”“小动物们为了不打瞌睡,看到雪,它们都做了什么?”这样,学生看到绘本,通过阅读,融入自己对绘本主题的理解,同时提高了搜集信息的能力。
其二,教师导读。学生自读是学生个性的展示,但是小学生由于年龄认知的限制,很容易出现漏读、误读的现象,并且对于绘本主题的把握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这就需要教师导读,导读不仅可以对学生的理解加以补充,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整个绘本结构,从封面、扉页到封底都不能忽视,这些内容都与教学目标有关。如在《1 只小猪和100只狼》的绘本教学中,结局就超乎了学生的预想。内容是100只狼在等1只小猪去引100只小猪给它们吃,可是狼一直等到天黑,结局怎样?到底狼吃到小猪没有?小猪回来没有?答案究竟在哪?其实就在封底,那1只小猪根本没回去,而是在家睡大觉。如果忽视封底,不就忽视了重要内容吗?
其次,全面导读。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虽然他们对绘本抱有强烈好奇心,但更多的是看自己喜欢的,有的只是浏览一遍,没有正确的阅读方法和习惯。如在《爷爷一定有办法》的绘本教学中,教师就要通过不断提醒,引导学生注意小老鼠一家,这样就能将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处展现出来,学生也能更加全面地阅读绘本,对学生整体思维的养成有很大的帮助。
再次,融入感情进行导读。有感情的導读不用放在感情体验之后,教师可以先进行导入,然后让学生边读边学,边听边体验。绘本图片是感情最直观的爆发,教师可以自己先有感情地导入,让学生将自己的体会表达出来,也可以配乐导入,这样感情表达得更加充沛,更容易将学生引入到感情氛围当中。
其三,经过独自阅读、教师导读,学生已基本把握了绘本内容,在此前提下学生可以自主发言,并将自己的看法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
首先,交流绘本的内容。每一个学生对绘本内容的理解都是不同的。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必要的话可以应用图片,以图片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并进行交流。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关键词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叙述故事。如在《小房子变大房子》的绘本教学中,教师提出“鸡”“山羊”“牛”几个关键词,让学生通过关键词提示复述整个故事。再次,在相互交流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看法。如在《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的教学中,笔者就开了一个小的辩论会,让学生争论大野狼说的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并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依据。最后,通过交流解决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困难。小学生天性好奇,有问不完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这个特点创设提问的氛围,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疑问,深入引导学生理解绘本内容。如在《大猩猩》的绘本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绘本上的门把手,这个门把手是笑脸,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关注主人公的心情。小学生心思细腻,但没有严谨的思考逻辑,这正是讨论的目的所在。
3.开展延伸活动
其一,基于讨论环节的延伸活动。开展延伸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绘本阅读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如在《爱心树》的绘本教学中,最后男主人公“坐下,树好快乐”这个结尾有一点突兀。教师就可以延伸讨论,让学生针对“树为我们做了很多,我们又能为树做点什么”发表自己的看法,最终引导学生回归到“感恩”这个主题上来。如此设计延伸活动,可以有效开展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在点滴的感染中提升道德境界。
其二,借助绘画延伸绘本教学活动。绘画是小学生最喜爱的活动之一,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能让学生将大脑中的世界展示给教师。如在《我想有个家》绘本教学中,学生阅读后,可以根据自己对绘本的理解,为四个小老鼠设计一个家。学生通过对小老鼠对话和图片的理解,充分展示了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将自己心目中的家为小老鼠设计了出来。教师则借助此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无论是动物还是人,都希望有个家,有一个美丽的家。
其三,将绘本阅读延伸到写作中。在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其实是一体的,但是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比较难,甚至到了五六年级还没搞清楚什么是写作。如在《红绿灯眨眼睛》的绘本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思考题:“如果我们的生活中没有了红绿灯,生活会是怎样的?”教师引导学生从绘本的对话中寻找对比句子,然后给每个学生发一个表格,让学生自己寻找前后对比。这个问题确实有点难,但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近85%的学生找到了三组句子,学生在完成表格的过程中,写作能力明显得到了训练。
【参考文献】
黄绪长.小学生自主阅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名师在线,2018(31):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