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者:李晶
从业年限:11年
从业地点:南宁市第二中学
对口专业:与任教学科相对应。比如,语文教师要求师范或非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教学(语文)专业、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等,具有相应学段的教师资格证。
能力要求:基本要求本科以上,近年来就业压力增大,很多省级示范性高中会优先考虑部属师范院校毕业的硕士甚至博士。需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和育人奉献的理想信念,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较强的组织策划能力和处理各项突发事件的能力,并且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咨询和职业规划能力等。硬笔书法等方面的特长是绝对的加分项。
晋升路径:专业技术晋升路径为初级教师—中级教师—高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行政工作晋升路径为科室副主任—主任—副校长—校长。
薪资水平:各学校有所不同,民办学校较公办学校高。
提醒:教育真的会改变人的一生。这个职业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凡事将心比心,以真心换真心,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教师和医生,应该是最容易引起全民讨论的两个职业。当今社会,“尊师重教”的气息似乎淡了不少,吐槽部分老师“课上讲一半,辅导班里见”的现象屡见报端。然而,这个职业真实的状态是什么样的呢?笔者特意选取了部分有代表性的片段,试以亲身经历和身边见闻,向大家还原一个真实的“高中教师图鉴”。
“终身学习的践行者”——在痛苦中蜕变
教师这个职业带给我的,首先是扑面而来的青春的气息。这里汇聚着整个社会最具活力的身影、最昂扬向上的姿态。晨光与星夜是奋斗者的注脚,学子们或莞尔或开怀,绘满青春的校园。相信许多最初选择教师职业的学子,都是割舍不下校园气息的人。单纯的环境、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是这个职业的幸福来源之一。
毕业那年,从一个校园出来,踏入另一个校园,一切都那么新鲜。从教第一年,自然对眼前的一切都充满了向往,但渐渐地,我发现自己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由学生到老师的转变。我没有兄弟姐妹,彼时,面对小自己六七岁、弟弟妹妹般的学生,有点不知道该如何相处。原先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实际教学中略显贫乏,每天要备的新课和班主任琐碎的工作让我异常疲惫和力不从心,工作到凌晨一两点是家常便饭。到了晚上,偌大的校园往往显得空旷异常,教师公寓楼的窗口闪着稀疏而清冷的光。那时的自己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孤独和寂寞。这样惶恐、不安、压力巨大的日子,在我的记忆中不算短暂。
好在学校有“师徒结对活动”,有师父手把手带着解决困惑。我校有个优良的传统,即引导年轻人以全校老师为师,广泛学习,开拓视野,独立思考,虚心求教。确实,整个教研组就像一个温暖的家,所有老师都热情地向年轻人开放课堂。我不仅听语文课,还去听其他学科的课。老师们的课风格不一,但同样精彩:他们教我如何将知识深入浅出地教给学生;教我如何在强调基础的同时让自己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教我多反思、多深思,早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教我扬长避短,在课堂上呈现最好的自己……
仍记得第一次上教研组公开课的场景。那个时候,紧张和不安笼罩在心头,熬了几个晚上精心准备的教案在第一次试教后被全面推翻,从头再来的疲惫和恐惧萦绕于心。“推倒重来”几乎是每一个年轻教师都会经历的痛。无论是思路、设问、板书还是结语,每一个细节都需要仔细雕琢,追求完美。最终,我克服紧张情绪,拿着修改了数次的教案,沉着地站在讲台上完成了属于自己的重要一课。
钱理群教授曾说,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素质。他应该是一个“思想者”“学习者”“实践家”,同时还应当是一个“写作者”。教师的工作不是重复的事务性工作,而是不断变化的创造性工作。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和他们的每一次交流都是教师独一无二的经历。
选择当一名老师,就意味着你必须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和精益求精的自我追求。紧跟时代,持续学习,在课堂上呈现最精彩的课程和最饱满的情绪。大家知道老师有寒暑假,可知每一位老师的寒暑假都曾贡献给各种培训和学习?大家觉得老师一天就上几节课,有不少空余时间,可知备课的时间是课堂时间的三倍有余,且每一位老师都拥有一本叫作“继续教育手册”的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寫满了课余时间学习和培训的经历?
我们努力,是为了不辜负——不辜负学生期待的目光,不辜负前辈无私的帮带,不辜负自我成长所付出的汗水。
“脆弱心灵的疗愈者”——在困惑中成长
教育要做到有的放矢、有所成效,需要策略,需要坚韧,更需要信任。解决问题的过程,往往也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做班主任时,我也曾一度困惑:该如何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孩子?曾经碰到过一个性格十分内向的女孩儿,她在跟别人尤其是陌生人交流时存在很大障碍。面对任何事,无论是否是因自己造成的影响,她都会将所有责任扣在自己头上,因此生活在过度自责的阴影之下。她不会主动跟老师同学说一句话,见到人总是自动躲开或者始终低着头。她曾偷偷地塞给我一封信:“我发觉自己是个矛盾的个体,在和家人度过的愉快假期里,我永远是个快乐活泼的人,但为何,我在他人的眼里是悲哀的代言人?到底他人的关心是安慰还是一种暗暗的讽刺?”看了这封信,我思考了很久。这个孩子的内心敏感而脆弱,我能做的,就是尽量去保护这颗玻璃般的心,让她找到生活之光,让她多一些勇气去重拾对别人、对自己的信任。首先,尊重孩子,探求原因,但不强求。既然直接交流难以实现,那为什么不试试迂回的方式呢?一句“如果你不想说,我们就谈谈别的”使我们之间的交流顺畅了许多,她放下了戒备心理,开始和我交谈。其次,师生平等,敞开心门。师生平等的教育方式,更能体现新课改的教育精神,学生也会在无形中接受老师的建议。我总是反复地告诉她:“此刻,我只愿做你的姐姐,静静地倾听你心灵深处的声音。”这样一番话,让她逐渐开始接受我,并且试着说出心里真正的想法。最后,互信为先,循序渐进。信任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在谈心的过程中,我以对等的姿态面对她,常常从自己的经历聊起,和她分享我的小秘密,从而让她乐于敞开心扉。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之间形成了良好的默契。交流不再成为她心中难以逾越的障碍,她也不再闪躲老师的目光,取而代之的是一声温馨的问好或是会心的一笑,偶尔还能跟老师开句玩笑、主动谈谈近况。作为老师,那一刻我幸福感满满。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遇到过许多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他们倔强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脆弱、敏感的心。管理班级的过程,实质上是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一种双向的情感交流过程。只有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愉悦感、安全感和尊严感。师生关系的真谛,就是老师真正理解学生的行为和情感,发自内心地去关注学生、理解学生,找出其困惑所在,在关爱学生的同时,帮助他们完善世界观、人生观,让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努力成为一个可以悦纳自我、悦纳他人、悦纳社会的人,从而真正达到全面发展。
回首我短暂的教师生涯,有面对前辈们谆谆教诲的感激与感动,有自我成长中体会到的欢乐与泪水,有与学生共成长的痛苦与欢笑,也有和同事共处时的温馨与默契……我越来越热爱我的学生,越来越享受跟他们在一起的时光;我思考学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而不是我想教授的是什么;我学着从繁杂的事务中脱身出来,审视什么才是专业教学和班级管理的重中之重。随着年纪的增长,我更加体会到自己肩上的责任与压力。作为教师,我们尽己所能,致力于培养健全的人格、塑造合格的公民,期待人类社会的明天会更好。
以上,便是一个普通老师心中的“高中教师图鉴”。教师们既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也是脆弱心灵的疗愈者,还扮演着合格公民的塑造者等方方面面的角色。他们的工作琐碎,但有价值。他们辛劳,但不抱怨。他们心中有爱,眼里有光。
希望大家不要总用“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样“光辉”的诗句来描述这个职业。教师只是千千万万个普通职业中的一个,“教师”二字背后也是千千万万个鲜活的人,他们是父亲、母亲、儿子、女儿,他们拥有自己的个性和理想,他们身上也担负着家庭的责任。与其空泛地歌颂,不如在老师们疲乏时给他们多一点宽容,以及给他们多一点陪伴家人的空间与时间。最后,希望这个职业受到越来越多优秀学子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