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满嘉
夜幕降临,窗外一片寂静。天空乌云密布,注定又是没有月亮的夜晚。
我坐在书桌前,看着一笔没动的作文纸。老师留的作文题目很抽象——幸福。幸福是什么?我呆呆地看着题目,手中的笔一次次拿起,又一次次放下,白纸却依旧洁白,没有半分被黑色浸染的痕迹。
夜渐渐深了,时间在悄悄流逝。夜依旧寂静,偶尔两声蝉鸣算是夜里唯一的调味剂。我的眼神愈加迷茫,像是月光永远逃离不了满天乌云。
“叮,叮。”门外清脆的钥匙声传来,将我从沉思中唤醒——爸爸回来了。门开了,父亲哼着轻快的小调走进来,看来心情不错。我听着小调,却觉得愈发刺耳,“每到关键时刻他都来搅和。”我心中愤愤地想,虽然知道哪怕父亲没有回来,我也毫无头绪。
父亲看着我紧皱眉头,咬着笔,不由得心花怒放地摸了摸我的脑袋:好小子,这么晚了还在学习。听着他的夸奖,我却觉得愈加刺耳——“你是看着我空白的作文纸,过来嘲笑我的吧?”我心中想着,一时间烦闷与愤怒涌上心头。我嘴里发出“嗯”的一声,算是对他的回应。父亲却像是完全感受不到我情绪上的不对,兴高采烈地对我说:“儿子,爸今天出去干活,又挣了三十块钱。”见我没理他,便独自悻悻地坐在床边,不再说话。过了一会儿,正当我庆幸自己能取得一丝清静时,父亲却又按捺不住寂寞,向我问一些老掉牙的问题:
“晚上吃饭了吗?”
“嗯。”
“今天学得怎么样?”
“嗯。”
“今天没有太阳,冷不冷啊?”
“嗯。”
“臭小子,跟你爹好好说话。”父亲终于听出了我话中搪塞的成分,没好气地说。
“你别说话了,烦不烦啊!”我的怒火终究冲出嘴来,连同写作文的一筹莫展,一股脑地压在了父亲头顶。“没看见我在学习吗?我的思路全被你搅和了。”可看着父亲茫然的面庞,我的声音越来越小。父亲听着,眉头拧成一团,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却终究未说出口,默默地退出房间,关上房门。房间外再次传来“叮叮”的声音,是父亲出门了。“出去散心了吧?”我心中想着,却不知为何有些于心不忍。
式微,式微,胡不归。
我想着自己刚才说的话,心中惭愧不已,想去找父亲开口认错,“对不起”三个字却如同千斤石般死死地压住喉口。明知道父亲为我付出的太多太多,给我鼓励,陪我成长,尽自己最大可能满足我的要求。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可父亲头上的银丝,我怎会看不见呢?想到这里,一阵阵愧疚仿佛是一把把利刃,将我的心千刀万剮。
“叮,叮。”又是一阵熟悉的开门声打断了我的思路,父亲回来了。我坐在房间里,愧疚却化为恐惧——一个做错事的孩子对家长的恐惧。他往这儿来了——父亲微弱的脚步声,我听得一清二楚,如催命符般步步逼近。一步,一步,又一步。门开了,我目不斜视,眼睛死死盯着白纸,故作镇定,手指却被攥得发白。突然,一串葡萄出现在我的视野中,我回头一看,看到的却是父亲离去的身影。
夜深得不能再深了。我听着父亲的鼾声,嘴角扬起,月光照射进来,洒在作文本上。我微笑着在开头写下——“幸福是什么”。
‖黑龙江省友谊县红兴隆局直一中‖指导教师:郑世荣
进入中学,伴随着学业的压力和青春期叛逆的到来,父亲的一言一行都让作者感到不快:父亲哼唱的小调在作者听来是那么“刺耳”,父亲的夸奖在作者看来是那么虚伪,父亲关切的问候又被作者视为“老掉牙”……当矛盾被激化,父亲选择了沉默离开。正当作者满怀悔意时,归来的父亲却无言地送过来一串葡萄,而作者也在此时最终读懂了父亲。
这篇文章在写作技巧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比如首尾呼应、情景交融,但最出彩的还是人物的心理描写。尤其是在看到父亲默默离去时,作者的心中先是有些“于心不忍”,接着便是“惭愧不已,想找父亲开口认错”。然而,当父亲回来时,“愧疚却变成了恐惧”,而看到父亲原谅了自己,他内心最终舒缓了很多,露出了“微笑”。这一系列心理活动的描写,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对于塑造人物的性格,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适用话题】门开了;那一刻我懂了你;让我后悔的一件事……(鸣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