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江事件成因分析以及对策研究

2020-12-11 09:17洪霞
法制与社会 2020年1期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藏族农村

洪霞

关键词尼江事件 藏族 农村 基层党组织

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甘肃省西南部,位于甘肃、青海、四川三省交汇处,素有‘喊汉门户”之称。这里有独特的草原地貌和秀丽的山川,被誉为“人间的香巴拉,兰州的后花园”。自1958年以来,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尼巴乡尼巴村与江车村为争夺放牧草场,多次发生械斗,形成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呢江问题”。需要明确的是尼江事件并不涉及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相比其它不同民族、不同宗教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尼江问题”减少了事件本身的复杂性。但尼江事件的经过是令人揪心的,造成的后果也是严重的,两村之间仅仅为争夺牧场的群体性,人民内部矛盾为何会持续将近60年才得以解决,需要我们深思。

一、事件概况

卓尼县是甘南藏区比较贫困的县之一,尼巴村作为甘南藏区最大的纯牧业村,几乎所有的生计和收入都来源于牧业。在藏语里,“尼巴”意为“阳坡”,“江车”意为“外来”,两村相距7公里左右,因此,相对尼巴村而言,江车村即是外来村,他们有先天的东道主优势,可以和江车人一起放牧、生活,彼此和睦相处,联姻结亲,胜似一家人。但当固定的利益需求被打破时,双方都想获取利益最大化,不可避免的矛盾和冲突接踵而至。

1995年10月9日晚,尼巴村村民家中的10头牛和两匹马被盗。而犯罪嫌疑人恰好是江车村村民。以此为导火索,两村一直处于敌对状态,时不时发生危及生命的刑事案件。1995年10月18日,尼巴村和江车村在江车沟口发生第一次大规模械斗,造成江车村3人死亡、8人受伤,尼巴村1人死亡、9人受伤。2012年7月29日,幾名江车人将一名尼巴人用乱石打死,即2012年“7.29”凶杀案。2013年7月,由于县里研究决定让两村混牧,两村村民难以接受,于7月14日在尼巴沟口“集兵对峙”,械斗一触即发。为了争夺放牧的草山,两村将近60年的积怨深仇,造成20多人死亡80多人伤残。

二、尼江事件的成因分析

尼江事件的发生发展有历史的渊源,也有现实的影响因素。其中历史的渊源可以追溯至东周战国时期。当时,卓尼极为重要的地理位置,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同时,由于社会内在的各种矛盾冲突以及社会关系的复杂眭,使得该事件的发生兼具内在因素和外部条件的双重结果。

(一)历史渊源

卓尼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古为羌人放牧之地。在东周战国时期,卓尼就成为秦国和西戎、氐羌间角逐的主战场。西汉王朝与羌人之间的许多战争都曾在卓尼南部发生。三国时期,卓尼又成为魏蜀边境战场,曾在卓尼境内发生数次交战。唐朝初年,吐谷浑势力一度复苏,占据洮水上游地区,对唐廷的统治左右摇摆,迫使唐王朝在此地的建置屡置屡迁,卓尼县境又处于拉锯战的中心地带。不久,随着吐谷浑被迫内附唐廷,卓尼成为唐蕃之间的主战场。宋元时期,卓尼境内战事频发。明洪武初,朱元璋充分认识到卓尼在战略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决定在此地屯田,“兵马田地”之称即源于此。清代沿袭了明朝的治边政策,在卓尼分封各族首领世袭官职,统治当地人民。清末民初,卓尼县境内战事不断,民不聊生,此种局面一直持续到民国时期。民国年问,国民政府先后委任一些人为卓尼统领。1949年9月,卓尼保安司令杨复兴率部起义,改原军队编制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甘肃省军区卓尼民兵司令部。可以看出,卓尼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同时也见证了国家统一、民族融合、区域发展在这片土地上的曲折历程。

(二)现实影响因素

1.利益冲突是尼江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马克思指出:“利益是人类永远的追求动因,人类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利益有关。”利益驱动着人们从事有利于自己的社会行为,人类社会活动从根本上讲就是获取利益和维护利益。然而,社会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并非能满足每个利益主体的现实需求,为了获取最大的利益需求,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利益主体问的竞争。当利益主体在争夺与切割利益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会导致利益分配不公,甚至一些主体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往往以掠夺或者侵害他人的利益为代价,从而会产生各种利益矛盾和冲突。尼江事件本身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众所周知,过去几年我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潜隐着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全国各地不同程度地都出现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在卓尼县,随着草场面积的缩小和牲畜数量的增多,当地村民对草场的需求欲望越来越大,这样不同的利益主体会各自形成一种变异的“欲望圈”,如同人造水中超声波圈一样,这个圈会越来越大。在草场面积一定的条件下,不断变异的“欲望圈”会出现交叉部分,这个交叉部分正是矛盾斗争的发源地。

2.法治意识淡薄是尼江事件不断发酵的直接原因。法治意识作为法治领域的精神现象和心理反应,指导并制约着主体的外在行为,代表着主体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的统一。行为主体对法治的无知、冷漠和反叛的态度是其本人走向犯罪道路的情感因素。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当群体问利益产生极大冲突时,村民不懂得用法律的手段维护各自的合法权益,无视法律的功能和作用,甚至把两村的风俗习惯凌驾于法律之上。在当地村民眼中,法律是遥不可及的“远方”。比如尼江两村极少数犯罪分子,无视党纪国法,逃避法律制裁,煽动、蛊惑、胁迫大多数群众倾其所有家产不惜高价购买枪支弹药和对讲机,迷彩伪装服等战备物品,平均每户都有一支枪,对不从者采用各种封建迷信的手段和高额的经济处罚来进行处理,并胁迫村民听其所谓的“老人会”“查监”“措哇”等组织的领导,把两村变成内部组织严密、外界任何人不能进入的独立王国。

3.基层党组织缺位是尼江事件迟迟不解的主要原因。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是新农村建设的领导核心。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号召力、感染力、凝聚力和吸引力,但在尼江事件中,基层党组织的功用疲软乏力,干部做群众工作的方式和方法与实际的需要不相适应,很多干部患有“尼江恐瞑症”,开展工作时往往不敢直面矛盾,只是以蜻蜓点水的方式,浅尝辄止,无法触及真正的问题,更谈不上解决问题。如此一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和感染力以及凝聚力和吸引力在群众心里都已消失殆尽,群众对其失去了信任,正因为没有感情的付出,所以也很难得到感情的回馈。因此群众也不会表达真实的感情和想法给领导干部,这样基层党组织工作变得异常艰难。

三、尼江事件的解决对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层治理是基础性的治理,基层党建治理直接关乎基层治理能力。

(一)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力

和平是发展的保障,和谐是发展的助推器。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不再是老子理想的小国寡民的社会。在世界各国相互依赖,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现实背景下,一个国家内部的联系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大家都是命运共同体,也是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具体到村与村之间的利益冲突,再从两村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对抗中,两村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可知,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期经验教训共同指向一个目标,即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认知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备完成使命的真心、耐心和信心。有些村民深厚的心里积怨以及固化的心理認知是实施工作的挑战,需要领导干部在两村村民的思想上转变以往对立的认知,由利益冲突转变为命运共同体。再附两村多年来在对立械斗中带来的经济损失以及人身财产安全损失表,较之与同一地区其它村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人民生活水平,引起村民对和谐发展的重视,在村民心里播下温暖和和谐发展的种子。基层领导干部实现定期下乡实践活动,询问情况、关心群众,让这颗种子生根发芽,从情感上彻底化解两村的历史积怨。

(二)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

开展普法工作教育活动。法律是理性的,不能因为不懂法而触犯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工作组在与村民们情感交流的基础上,给村民们耐心讲解刑法、土地法、草原法和《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草场争议调解处理办法》,。让他们知道什么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禁止干。法律在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同时,也依法惩处危害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通过工作组普法工作教育活动,让两村群众知道天下没有法外之地,也无法外之人。增强法治意识,维护法治权威,是化解两村多年来历史积怨和复仇观念的镇定剂,也是建设文明乡村的法律保障。

依法惩处违法犯罪行为。党的十八大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其中违法必究是保障,也是法律威慑力的最终实践,对挑战法律威严的蠢蠢欲动者形成威慑作用,其教训意义也是深远的。因此,对于在“尼江事件”中的违法犯罪分子要施一法律制裁,让人民群众知晓法律的价值和作用,避免类似违法犯罪行为的出现。

(三)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加强基层治理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两村发展前沿问题与机遇的领导者是配备有一个优秀的党组织和一个强有力的支部书记,以此带动两村的发展。建设一支高素质、有能力、责任强的基层党组织,要求领导班子在工作态度、工作能力上有素质、有能力、有责任。把人民群众的难题当做自己的难题,把人民群众的诉求当做自己的诉求,而不是逃避难题,无视诉求。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走与群众相结合的道路。一个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不是高高在上的说教者,而是深入群众、走进基层的实践者。人民群众心里的好领导是实实在在给群众办实事的领导,通过慰问群众,解决在交通、特色养殖业、种植业以及旅游业的问题、就业、劳动力的培训问题、危房改造和移民搬迁的问题。相关部门负责人多次进行实地调研勘察,落实发展项目,以此为两村的发展搭建良好平台。

综上所述,地区的和谐发展与当地历史背景、群众关系、领导干部的领导力和执行力、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方针政策是息息相关的,不管哪一方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全局的发展。因此,在个人利益面前,集体利益是第一位的,集体利益的保障才能够更好地实现个人利益。法律是保障个人利益最有效的方式,学法瞳法是每个公民需树立的基本意识。同时,领导的力量是无穷的,组建一支强有力的领导队伍,是民族地区快速发展不可缺少的组织保障和动力支持。

猜你喜欢
基层党组织藏族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占豫虹
The Light Inside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藏族度量衡起源探讨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