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鲁阳
【摘要】《中国地名大会》以一档“慢综艺”切入快节奏、碎片化的当今社会。节目以地名为内核,用深沉蕴藉的方式构建地名文化价值体系,为受众打造出观赏性强、专业性高、趣味性浓的文化类综艺节目,这是电视媒介发挥文化传承功能的重要体现。本文从主题释放、节目演绎和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分析了电视综艺《中国地名大会》的文化传承功能。
【关键词】中国地名大会 文化传承 全媒体 电视节目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2019年11月16日,由中宣部指导、民政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下简称总台)联合摄制的《中国地名大会》在总台央视中文国际频道首播。作为“中国大会”矩阵的新生力量,《中国地名大会》延续了先前优质文化类综艺的风格,邀请四面八方的高手同时空博弈,专家追根溯源的点评丰富了其文化底蕴。节目聚焦传统地名文化,采取多种表现形式和互动方式,尝试打造集历史、地理和文学等为一体的文化经典。
一、主题释放:传统地名文化的保护和主流社会价值的引导
节目主题就是节目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构建节目内容和选择表现形式的关键。“普天之下,莫不需名”,地名是重要的文化符号,指代着中国的广袤河山和厚重历史。漫步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随处可见地名轶事,有些地名经过时间的流转逐渐消逝,其背后的故事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不少地名也见证了人类文明的進步,有幸被沿用至今。重回“桃花源”,重走“取经路”,重返“詹娘舍”,沿着历史的车辙,《中国地名大会》正是重拾那些消退的记忆,让受众对中国文化得到认知。
1.以“慢”制“快”的审美转向
全球化的迅猛推进让人类进入了文化层面的“地球村”,世界迎来了激烈的文化交流与碰撞。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带来了社会的进步,现代化理念冲击着世界上的各行各业,社会结构的变化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影响深远。
在“快”“漫”的节奏博弈背后,是人们对生活态度和质量的反思,“慢”的回归是人类对精神社会的高度展望,亦是对文化和情感价值的深度期待。《中国地名大会》等文化综艺节目正是在上述大背景中产生的。
2.电视媒介的功能回归
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Lasswell)指出大众传播的三种基本功能是:环境监视功能、社会协调功能以及社会遗产传承功能。其中,社会遗产传承功能便是借助大众媒介这一中介,将前人的经验、智慧、知识传递给后人。在娱乐化综艺节目泛滥的当今,文化综艺节目纠偏与重构综艺类节目形态,试图在经济利益和社会效应之间找到平衡。
从本体上来说,电视综艺是一种娱乐化媒体,只有将专业性加入到大众化中,才能保证地名文化知识被人们接受。《中国地名大会》将地名知识的内里和综艺形态的外壳有机融合,发挥了电视媒介的社会遗产传承职能。
3.突出“地名至上”的主旨
节目出题横跨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疆土,上至高峰,下达盆地,带着选手和观众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而这些地名的背后,是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深厚的文化积淀。经过主持人出题、选手作答和专家点评,一个个地理知识点被攻破,这一完整的流程是出于对地名文化的敬重。值得注意的是,选手称谓采取“地名+姓名”的命名方式,既强调了参赛人员的地域属性,又契合了大赛的主旨。有意思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选手有不少是地理爱好者,也有一些从事铁路售票、中学地理教学和地图出版编辑等熟识地理知识的职业,选手身份的多样让竞赛过程更加有趣。
二、节目演绎:创建文化类综艺新样态
演绎即表现,作为文化综艺节目,《中国地名大会》以温和的节奏切入,加入令人欲罢不能的竞技成分,用地名文化符号指代着中国广袤的疆域和深厚的历史,带给人们深层次的情感体验。这样的演绎由主持人、选手和专家共同配合完成。
1.搭建仪式化场景
美国传播学者詹姆斯·凯瑞(James w.Carey)在《作为文化的传播》指出:“传播的‘仪式观不是把传播看作‘位移,而是‘仪式,是一种以团体或共同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①在这个过程中,集体的统一感逐渐增强,个体的情感也在不断强化。
《中国地名大会》通过仪式化搭建媒介场景,使得节目形态更加明晰。地名作为象征性的符号构建精神仪式,依据符号学理论,地名符号即一个个鲜活的地名,也即意符,而地名知识背后所蕴藏的传统文化精髓是符号的所指,也即意指。而固定的节目流程也是仪式化传播的关键。该节目以地名知识为切入口,延续了竞技类综艺风格,参赛选手进行作答,专家评委点评并解释,根据选手表现评选出单期冠军,并享有参加总决赛的机会。每期节目大体分为“一举成名”“实至名归”“闻名不如见面”“名扬天下”和“地名天梯”五个环节,采取“闯关+淘汰”机制,设置版图题、选择题、视频题、线索题和阵列题等众多题型。其中“地名天梯”环节最为震撼,34级天梯分别代表中国的34个省市区行政区划,每答对一题,选手登高一级台阶,极具仪式感。
2.巧设多重叙事结构
叙事结构是在文本创作中体现叙事风格的故事框架,电视节目不同于普通文本,承载着多元视听元素和复杂人物关系,其叙事结构要求高于传统单一模式,《中国地名大会》采取多重叙事结构,重视场面人物间的互动关系。
一方面,节目邀请“特别出题人”采取“讲故事+提问题”的形式。在2019年11月23日第二期里,浙江省博物馆年仅六岁的讲解员张云舒来到现场,讲解了“十里红妆送亲”的习俗,并给主持人鲁健和选手提出问题。在第五期节目中,新中国第二批女飞行员苗晓红老人作为特别出题人,向在场选手发问“国产大飞机C919的首飞地点”,并讲述了飞至河北雄县救灾的感人故事。另一方面,重视人设的作用。作为一档地名文化类节目,支撑节目的人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关于参赛选手的选拔,不论职业、年龄和教育背景,凡是对地名知识抱有热爱的人均有机会参加比赛,例如“方言达人”孙玺济、“地图高手”王海岩和“集邮达人”李科等。从文化造诣上说,节目组邀请了胡阿祥和康震教授等担任评委,前者凭借“那”“辣”不分的方言引发观众欢笑;后者气质儒雅,学识渊博,此外,专家和主持人的合唱也活跃了赛场气氛。
三、全民参与:打通传播“最后一公里”
文化综艺节目的盛行既体现了大众对精神文化的积极需求,也反映了大众传媒对文化传承的自觉回归。电视节目想要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光靠单纯的知识普及和在线说教显然不够,必须在“大众化”上下功夫。
1.视觉美感的召唤
《中国地名大会》是一档“慢综艺”,舒缓柔和的节奏符合节目的定位。电视媒介是人的视听觉的延伸,观众眼中的慢节奏依靠电视画面实现。精美的片头拉开了文化之旅的序幕,镜头由远及近推至参赛选手的席位,连绵山型设计与大屏幕的群山背景相呼应,在灯光的映衬下,整个舞台呈现出壮美的景象。在2020年1月11日第九期节目中,节目组根据五岳各自的特征,创作了动漫形象“五岳群英传”,大屏幕还播放了4K超高清画质的祖国山河景色,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2.线上线下互联互通
在新媒体时代,作为传统媒体产物的电视节目,要善于抓住新技术和新手段,实现跨媒介传播推廣。《中国地名大会》整合电视及微博、微信等,形成全媒体宣传推广格局。节目在微博注册官方账号,推送精彩片段,开设“阿会敲热点”地理普及小课堂,此账号还发起“地名里的中国精神”征集活动。截至目前,“中国地名大会”的阅读量已超过4亿人次,收获了20余万条的讨论量,线上推广成效显著,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中国地名大会》的知名度。美中不足的是,与《中国诗词大会》等综艺相比,其融合传播的深度稍显逊色,缺乏观众同步答题的平台,比如微信扫一扫线上参赛等形式。
3.无形中激发情感共鸣
文化认同是个体的归属感得到满足的过程。“落叶归根”说法印证了中华民族对故乡的尊重和依恋,《中国地名大会》唤起了人们对于小故乡和大国家的共同情感,畅通了历史与现实的通道,勾连起祖国的天南海北。节目邀请特殊出题人和参赛选手走上舞台,讲述人生中印象最深的地名故事。无一例外,深藏在人们心中的地名,均联系着梦想、故乡和祖国。这种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人们的民族自豪感。
四、结语
文化是民族进步之魂,是个人成长之根。地名承载着地域文化,记录着历史兴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作为电视功能的回归,《中国地名大会》有效发挥了电视媒介的文化传播功能,既邀请特殊出题人声情并茂地讲故事,也能够理性地科普地理知识。它不仅是一档文化普及节目,更是一堂爱国教育课,触发人们对脚下土地的情感认同。该节目凭借着博大精深的内容和灵活多变的形式,在短时间内吸聚人气,成为关注度高、喜爱度高、好评度高的一档文化综艺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