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敬宏 侯伟鹏 胡世明
摘要:运用ciIespace可视化软件,分析1900-2018年期间科学网(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关于隐私的期刊论文,对隐私研究领域进行历史的全景扫描。研究发现:隐私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综合性的研究领域,法学、心理学以及信息传播科学等学科占据主流地位。近年来,隐私研究受科技发展因素影响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具有沿着技术逻辑的范式推进的发展趋势,其具体内容主要涉及政府规制及行业自律相关的研究,对个人主体的关照较少。中国学者关注的研究主题在逐步融入国际学术界的同时,更侧重于对国内社交媒体等传播媒介的研究和对个体的关注,呈现出一定的本土特色。
关键词:隐私研究;共现分析;共引分析;citespace;web of science
中图分类号:D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9092(2020)05-0109-014
一、引言
自1890年《哈佛法律评论》刊发塞缪尔·D·沃伦(samuel D.warren)与路易斯·D·布兰代斯(Louis D.Brandeis)的《论隐私权》这一经典文献起,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不断地对隐私权进行探索,关于隐私权的概念界定、内涵、表现形式、保护与利用等议题的论争也从未停止。隐私权从最初的一个法学概念不断延展,逐步成为经济与商业领域、信息科学与图书情报领域、新闻学与传播学领域以及计算机科学领域等众多学科争相关注的焦点议题。
目前,隐私、隐私权、网络隐私与网络隐私权等概念仍旧缺乏一个完全统一的标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隐私逐渐与个人信息、互联网、电子商务、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词汇密不可分。当前的立法和法规尚需在技术逻辑的基础上寻求一些潜在的弥合措施。随着中国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应用等前沿领域的研发和产业实践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在中国不断融入全球互联网国际规则制定体系的大背景下,管窥国际学术界,特别是英文学术界在隐私研究领域的研究概况、研究前沿与热点,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力图对英文学术界一百多年的隐私研究进行比较系统的梳理,关注近十年来隐私领域的研究主题演变,考察隐私议题的研究趋势与前沿热点。鉴于英文学术界有关隐私研究的文献十分丰富,本文借助科学知识图谱软件CiteSpace进行数据分析和可视化,该软件可以基于对高被引文献、研究主题或关键词等知识领域一种循序渐进的可视化呈现,进而对某一领域或者研究主题的发展脉络、潜在的动力机制以及发展前沿进行较为直观的探索。
二、数据来源与CiteSpace软件指标说明
本研究以Ts=“privacy”OR Ts=“personal in-formation"OR Ts=“personal data”为检索式,在美国综合性在线文献数据库科学网Web of Science(簡称WOS)中选取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sSCI)、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rts&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A&HCI)为检索来源,进一步以一般论文(article)以及综述文章(review)两种文献类型进行精简,得到文献13398篇。经过去重和筛选,共得到有效文献13361篇。检索时间为2018年2月22日。
本研究使用CiteSpace 5.1.R8 sE,以上述13361篇文献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Time Slicing(时间分区)方面,在分析“隐私研究领域1900年一2018年区间的研究主题聚类”时设定为3,在分析其余情形时均设定为1。在设定“时间分区阈值”(Years Per Slicing)时,所有研究主题聚类的分析都设定为前10%(Topl0%),其余类型则设定为前50(Top50)。文献的时间跨度为1900年至2018年。如无特殊说明,本研究的所有其它指标和参数均为默认值。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隐私研究领域(1900-2018)综合分析
1.研究主题
对13361篇文献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得到隐私研究主题聚类的可视化图谱(见图1)。从中可知,隐私研究主题中,与“自愿性信息披露”(Vol-untary Information Disclose)相关的研究最多,其次是“程序化隐私承诺”(Programmed Privacy Prom-ise),排在第三位的是“性别差异”(Gender Differ.ence)0
2.关键词
表1为隐私研究领域使用最多的30个关键词:其中,排名前三的关键词依次为“隐私”(Privacy,自1990年开始凸显)、“互联网”(Internet,自1999年开始凸显)、“信息”(Informa-tion,自1994年开始凸显)和“模型”(Model,自1993年开始凸显)。以“脸谱网”(Facebook)等社交网络为关键词的研究则在2013年至2014年期间开始凸显。值得关注的是,从2001年开始,以“安全”(security)和“监控”(surveillance)为关键词的研究开始凸显,以“女性”(Women)为关键词的研究从1994年开始凸显并不断增多。
3.关键性文献
关键性文献是推动一个学科或研究领域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表2是根据citespace文献共被引分析得到的隐私研究领域总被引前30的论文。
本研究挑选出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心理学、医学、新闻学与传播学以及法学领域的重要文献各一篇作简要介绍:《网络使用者信息隐私关注:概念、测量及因果模型》(Internet UsersInformationPrivacy Concerns(IUIPC):The Construct,theScale,and a Causal Model)一文,主要对“网络使用者信息隐私关注”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提出了对其进行测量的三大维度(隐私收集、隐私控制和隐私认知)以及相关的因果模型。《自我模式:自我建构与性别》(Models of the Self:Self-Construalsand Gender)一文指出,在美国,男性通常被认为是建立并维持着一种独立的自我建构,而女性通常被认为是建立并维持着相互依赖性的自我建构。《医患沟通的文献综述》(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一文探讨了医患沟通的各种目的、医患沟通的不同交流机制、特定医患沟通行为研究以及医患沟通对病人结果的影响等议题。《年轻人内容创作中的风险与机会:青少年社交网络使用中的亲密关系、隐私与自我表达》(Taking Risky Opportunities inYouthful Content Creation:Teenagers Use of SocialNetworking Sites for Intimacy Privacy and Self-Ex-pression)通过探讨青少年的社交网络使用习惯,揭露在线机遇和风险之间的微妙联系。《社会规范的起源、发展与管理》(The Origin,Develop andRegulation of Norms)一文将“社会规范”定义为个人感觉有义务去遵循的非正式的社会规律,提倡在对法律进行经济分析的时候,运用社会规范这个工具。
4.突现性文献
突现文献是指引用量突然发生变化的节点文献,这类节点通常代表某一领域的兴起或转变。本文仅列出突現度前30的文献供大家参详(见表3)。
5.学科分布
通过WOS数据库,我们可以得到隐私研究发文量前10的研究方向(见表4)以及发文量前10的学科(见表5),两者不尽相同,但又有一定程度的重合。
可以看出,发文量最高的研究方向为政府与法律,其次是心理学,再次是商业与经济。就学科来看,发文量最高的学科为法学,发文总量为2120篇,占整个隐私研究领域总发文量的15.87%。其次是信息科学与图书馆科学,该学科从1928年就开始关注隐私议题,发文数量约为1358篇,占整个隐私研究总发文量的10.16%。排在第三位的学科是公共环境职业卫生,发文量为1067篇,占比约为7.99%。
(二)隐私研究领域近十年(2008-2018)的演化谱系
一般说来,近期的文献往往更能揭示当前的研究现状,并指引下一阶段的研究工作。为此,我们选取近十年的文献,以主题和关键词为分析依据,探讨该领域当前的研究热点与未来的研究趋势。
1.主题聚类
图2是近十年相关研究成果的主题聚类分析。排在第一的研究主题为“性别差异”(GenderDifference),第二是“情境性在线信息披露”(Situa-tional Online Information Disclosure),第三是“数据代理”(Data Broker)。可以看出,近年来隐私研究的主题包括几个方面:对智能手机等移动互联网情境下隐私披露的类型和方式的探讨;对隐私保护技能和行为的研究;对隐私侵权的认知;对隐私侵权规制的探索,等等。
2.主题演变
我们以关键词聚类为分析依据,对2008-2017年度现有文献以2年为周期分别进行关键词聚类可视化操作,将2018年作为一个单独的周期予以呈现(图3)。
2008年一2009年,排在前五的研究主题依次为:“‘小甜饼使用”(Cookie Use)、“男性青少年”(Male Adolescent)、“公共卫生保密”(PublicHealth Confidentiality)、“南非医院”(South AfricanHospital)和“伦理问题”(Ethical Issue)。2010年一2011年,排在前五位的研究主题依次是:“脚本泄露”(Disclosure Script)、“社会化网络”(Social Net-working)、“健康研究”(Health Research)、“安全政策”(Security Policies)及“公共网络”(PublicWeb)。2012年-2013年,排在前五位的研究主题依次是:“解释现象学分析”(Interpretative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制造社会性”(Producing so-ciality)、“疾病信任”(III Trust)、“公众认知”(Public Perception)和“智能身份管理应用”(UsingSmart Identity Management)。2014年一2015年,排在前五位的研究主题依次是“大学生”(CollegeStudent)、“社会认可”(Social Acceptance)、“基督教修道院”(Christian Monastery)、“护理导致的性侵犯”(Nursing-led Sexual Assault)以及“较低的社会支持”(Low Social Support)。2016年-2017年,排在前五的研究主题依次是“脸谱网使用”(Face-book Usage)、“影响用户的决策”(Affecting UsersDecision)、“大数据”(Big Data)、“唐氏综合征”(Downs Syndrome)以及“活动设置”(Activity Set-ting)。2018年,排在前五位的研究主题依次是“网络审查意识”(cyber Censorship Awareness)、“可穿戴设备”(Wearable Device)、“非裔美国人的宗教态度”(Church-going African Americans Atti-tude)、“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以及“学龄前儿童肥胖预防课程”(Preschool ObesityPrevention Curriculum)。
不难看出,新技术环境下的隐私议题是隐私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从研究者关注的研究主体来看,隐私研究领域的关注重点近十年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由最初对医疗和公共卫生领域议题的关注,逐渐过渡到对基于电子商务的消费者隐私的关注,然后演化为对大数据和社交媒体时代的隐私研究。从研究者对研究方法的应用情况来看,由最初的只注重单一的研究方法,如质性研究法,转而变为近几年的质性和量化研究方法的并重。从研究者的理论切入点来看,心理学、医学、法学、新闻学与传播学、社会学、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等领域的基础理论在近十年的研究中被广泛使用,这也从侧面说明,隐私领域已经成为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领域。
3.关键词演变
同样,本文对2008-2017年度现有的文献以2年为周期分别进行关键词排序,将2018年作为一个单独的周期进行呈现(见表6)。
从关键词的演变来看,“模型”(Model)一词一直占据前三位,近几年排名第一位。“互联网”(Internet)一词在2010年至2015年一直占据第一位,至2016-2018年这一阶段排名有所降低,位列第四和第五位。“行为”(Behavior)、“信任”(Trust)以及“关注”(Care)在这十年间也一直位列前十名,尤其是对隐私行为的研究在近几年更受关注,位列所有关键词的前五名。有关“态度”(Attitude)的研究在2010—2013年前后达到一个高潮,近些年,又有明显的下降趋势,2016—2017年排在第十八位。“科技”(Technology)一词的排名在2010-2017年间一直处于前十,显示出隐私研究的技术烙印。“社交媒体”(Social Media)和“监控”(Surveillance)从2014年开始成为重点研究对象,其重要性近几年一直呈现上升态势。此外,“隐私披露”(Privacy Disclose)、“隐私关注”(Privacy concern)和“隐私管理”(Privacy Manage-ment)等概念也都是隐私研究的主要内容。就2018年的研究关键词来看,“安全”(Security)和“健康”(Health)等关键词的排名显著提升,脸谱网依旧是研究的热点议题,对“社交媒体”(SocialMedia)的关注度也有较大的提升。
(三)中国学者的隐私研究现状
我们在13361篇的文献基础上,以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为来源进行筛选,得到中国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608篇。進一步筛选得到597篇文献。
1.主题聚类
图4是中国学者有关隐私研究的主题聚类结果。可以看出,排在前十名的研究主题依次是“用户接受”(User Adoption)、“社会影响”(Social In-fluence)、“初始信任”(Initial Trust)、“理解在线后悔体验”(Understanding
Online
RegretExperience)、“社交网络站点”(Social NetworkSite)、“平衡用户”(Aligning Principal)、“实证分析”(Empirical Analysis)、“基于位置的服务延续”(Locmion-based Services Continuance)、“移动支付的接纳”(Mobile Payment Acceptance)以及“职员”(StaffMember)。与整个国际隐私研究领域相比,中国学者的研究更多地关注个体层面,比如对用户的接受和信任以及线上行为的探讨。
就研究的关键词来看,排名前十的关键词分别为模型、隐私、信任、网络、线上、隐私关注、信息隐私、系统、信息科技以及行为(见表7)。可以看出,中国学者隐私研究的主要关键词与国际学术界基本一致。特别之处在于,中国学界对相关主题的研究起步时间大多晚于国际学界,这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学者在隐私研究领域的引领性尚且不足。就研究关键词的分布来看,中国学术界在隐私研究视域下对健康与公共卫生领域的关注度要显著低于国际学术界,如“健康”一词在国际学界隐私议题的研究中排在前十,而在中国学术界的相关研究中排在第二十九位。另一方面,中国学术界对隐私议题的研究带有一定的本土特色,如“中国”“台湾”等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较多。
2.发文机构
表8反映了中国相关学术机构隐私研究的发文量。可以看出,香港城市大学居首位,其次是香港理工大学,第三名是香港大学,第四名是台湾大学,第五名是台湾成功大学。前十中只有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和北京大学属于大陆高校,分列第九和第十。就学术影响力来看,前五名依次为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台湾大学、台湾亚洲大学以及北京大学。
3.高被引期刊
表9反映了中国学者隐私研究涉及到的核心期刊被引频次以及凸显时间等具体指标。可以看出,被引量前十的期刊依次为《管理信息系统季刊》(MIS QUARTERLY)、《信息系统研究》(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计算机与人类行为》(COMPUTERS
IN HUMANBEHAVIOR)、《美国计算机协会通讯》(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市场研究杂志》(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信息与管理》(INFORMATION&MANAGEMENT)、《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S)、《管理信息系统杂志》(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国际电子商务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以及《市场营销杂志》(JOURNAL OF MARKETING)。
4.高产作者
表10呈现的是隐私研究领域发表量较高的前30位中国作者。可以看出发文量比较靠前的五位作者分别是香港大学的Lowry P.B.(Lowry,Paul Benjamin)、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Zhou T.(周涛)、台湾亚洲大学的Tsai A.c.(Tsai,Alan c.)、台湾南华大学的KUO K.M.(Kuo,Kuang-Ming)以及台湾亚洲大学的CHANG T.L.(Chang,Tsui-Lan)。
5.高被引作者
表11展示了隐私研究领域中国作者被引用的排名情况。与国际学术界的高被引作者相比,中国作者的被引用率相对较低,且其中大部分作者都来自香港或台湾的高校与研究机构,大陆高校的高被引作者相对较少。
图5为中国学者的科研合作网络图谱。中国学者对隐私议题的研究以香港大学的Lowry P.B.教授(Lowry,Paul Benjamin)、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Zhou T.(周涛)教授以及台湾亚洲大学的TsaiA.c.(Tsai,Alan c.)教授等为中心,形成比较分散的学术合作网络。隐私研究领域中国学者之间的合作并不多见。
四、结论与讨论
(一)发展历程:从“先导阶段”对个体权利意识研究驱动到技术逻辑范式驱动
隐私权概念产生之初,隐私研究首先作为一个法学议题被学术界所关注。其后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隐私研究都带有明显的权属论争印记。但伴随信息技术的层出不穷,技术发展的底层逻辑促使隐私研究跳脱出权属属性的单一维度,走向多学科、多元视角的综合性研究。隐私研究逐渐延展为法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以及管理科学等相互交叉的综合性议题,越来越需要不同学科间的合作,单一学科的研究很难将其推向更高层次。
(二)全球动态:从美国率先涉足并一枝独秀到关欧并驾齐驱再到全球“百家争鸣”
隐私权的概念最初由美国学者提出,随后的一段时间内,相关议题的研究一直由美国的机构和学术团体主导。随着欧盟开始不断重视个人信息保护,欧洲各国在隐私研究领域的影响力也不断增高。可以看出,多数研究都是围绕着美国的“第四修正案”和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展开的。近年来,与隐私息息相关的“大数据”“数据跨境流通”等议题不断凸显。隐私研究已然突破单一的地域限制,成为一个重要的全球性议题。伴随互联网技术在全球的普及,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对公民隐私信息、跨境数据中的隐私保护等诉求会逐渐加强。目前隐私研究已经朝着全球广泛参与的“多极化”趋势演进。另一方面,中国和俄罗斯等重要国家在英文核心期刊发表相关研究的总体数量还比较少。
(三)三方主体:对政府规制和行业自律的研究较多,对个人主体的关注较少
现有隐私研究中的主体大致可以分为政府(国家)、行业(企业或机构)和个人三大类。涉及政府(国家)的隐私研究大多关注国家的宏观政策,如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情况。其次,很多隐私研究都涉及行业主体(企业或机构),如电子商务网站的隐私问题及社交网络中的隐私问题等。这些研究大都从行业(企业或机构)立场出发,或探索有利于个人信息让渡的模型和策略,或为行业(企业或机构)进行个人信息的收集及使用背书,隐私研究中的商业化意味比较浓厚。相较之下,涉及公民个体隐私保护意识、信任、态度、行为等议题的研究偏少。我们认为,随着个人成为主要的数据生产者和消费者,个人主体的主要性愈发凸显,这就要求研究者从政府、企业、个人等多个维度出发,进行综合考察。
(四)中国图式:研究视角逐步融入国际学术界又呈现本土特色
尽管中国学者隐私研究的总发文量排在全球第五位(597篇),但被引用率和学术影响力仍然很低。港台高校是中国在该领域发表英文核心期刊论文的主力军,大陆学者的相关发文较少。大陆学者对相关议题的关注整体滞后于国际学术界,在该领域的学术引领性不强。但我们也应看到,自2010年以后,大陆学者的发文量增长较快。就学科来看,排名前五的依次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商学、医学、新闻学与传播学、法学等学科。就学术影响力而言,排名靠前的依次为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医学、新闻学与传播学等学科。整体来看,近十年来中国学者隐私研究的关注重点是信息控制、信息披露、隐私保护等内容,与国际学界基本一致。与此同时,中国学者的相关研究又呈现出一定的本土特征,如以中国本土的网络、传播媒介和其它实体机构以及特定人群作为研究对象。
本研究尚且有一些不足之处,如对相关研究成果的排名呈现单纯以引用率作为评价指标,部分成果难免因发表时间早而具有相对较高的被引用率。其次,限于篇幅,本研究未对部分突现性文献和作者进行详尽解读,未来的研究可继续对相关内容作深入的探讨。
(责任编辑:胡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