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妮娅,安黎哲
(1.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 北京林业大学)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标志着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表明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1]。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强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2]。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3],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全面提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总结了“十二五”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提出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应“增强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并明确提出“强化生态教育”的培养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生态文化体系的健全带动生态文明建设再上台阶,还有《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对生态教育的专门论述,都反映了生态教育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生态教育是构建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生态文明的脉络之源、行动之基。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时代生态教育指明了方向。
2020年是“十四五”规划编制前期调研之年,应系统梳理我国生态教育历程与经验,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善生态教育体系,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和各种行业的生态教育,发挥生态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至今,我国生态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以下5个阶段。
生态教育是伴随着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和生态文明思想的孕育而不断发展的[4]。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国家领导人绿化造林的思想和倡议就孕育了生态教育的萌芽。
1955年10月,毛泽东同志指出“荒山应当绿化,也完全可以绿化”。1956年3月,毛泽东同志向全体青年发出“绿化祖国”的号召:“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规格种起树来。”1958年8月,毛泽东同志强调,“要使我国祖国的河山全部绿化起来”,“到处都很美丽”,这是我们建设美丽中国的思想基础。他用“用二百年绿化了,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论断将保护环境的行为定义为践行马克思主义。当有关同志询问农业的优先发展问题时,毛泽东同志提出“互相依赖,平衡传递”的思想,这正是“和谐共生”“平衡可持续”的生态文明思想的前身。
民国时期的高等林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林业教育奠定了基础,也为林学等生态专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林业教育对民众起到了宣传林业思想的作用,也可看作是认识森林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的生态思想的启蒙[5]。
1972年我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参与《人类环境宣言》起草,会上提出经周恩来总理审定的中国政府关于环境保护的32字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这次会议是环境保护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开辟了保护环境、践行生态文明的历史新纪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前的这一阶段,主要是我国探索生态文明建设和孕育生态教育思想的阶段。高等林业教育在民国时期成果积淀的基础上,继续沿着专业教育的道路发展。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环保的经验总结,为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为生态教育的酝酿和萌发提供了土壤和温床。
改革开放不仅是经济制度的解放,也是一次思想的解放,环境保护工作逐步进入公众视野,环保思想逐渐融入教育中。197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公害”写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同年12月,邓小平同志指出“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各种必要的法律,例如人民公社法、森林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开启了生态法治建设的道路。1978年,中共中央发布《环境保护工作汇报要点》,提出普通中小学要增加环境保护的教学内容[6],中小学校出现了以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教育的雏形。1981年,《国务院关于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指出,中小学要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同年国家教育委员会(下文简称“国家教委”,1998年机构改革,更名为“教育部”)颁发《关于修订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的说明》[7],强调加强小学自然科学常识的教育。1987年,国家教委在制定义务教育教学计划时,提出有条件的学校应对环保教育单独课。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颁布并开始施行,提出鼓励环境保护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环境保护科学教育有了法律依据和保障。
这一阶段,“生态文明”概念尚未明确提出,基础教育国家课程教学计划中多以“环境保护”“环境科学知识”等概念代替。虽然名称上与“生态教育”有差异,但本质是相同的,即教育学生认识自然、了解生态、爱护环境,这也是生态教育的目标。高等教育阶段,一方面是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农林和农科特色学校带动林学系相关学科专业不断发展;另一方面是生态学在生物学学科下以二级学科的形式开始探索学科内涵和体系成长。国家教委对义务教育阶段的环保教育单独设课的提议,为后期生态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打下了基础。国家环保工作文件提出在中小学普及环境知识的要求,为生态教育的探索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
1990年,国家教委印发《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提出,环保教育安排在选修课和课外活动中进行,或渗透到有关学科中结合进行[8-9]。1992年,国家教委组织审查义务教育各学科教学大纲,要求小学和初中的相关学科应重视进行环境教育。同年,第一次环境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的方针,充分表明了教育在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中的根本性作用。1996年,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要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干部群众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突出了教育在环境保护中的主渠道作用。2000年,教育部印发《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将普通高中生态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为“具有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对自然美具有一定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10]。这是生态教育从以学科渗透为主要形式到提出明确的培养目标的发展过程,这一阶段教育部对学校环境教育的教学计划、课程要求等进行调整,提出培养目标,将环境保护的知识和教学要求明确化、具体化。
该阶段以生态教育在相关课程中的渗透进行为主要特点,既是对生态教育课程建设的探索,也是使生态教育重要性逐渐凸显的过程。生态教育在其他相关学科中渗透,一方面体现了人们的生态意识觉醒,对生态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清晰的认识;另一方面,体现了生态教育在发展之初经历的艰难摸索和教育者对其严谨唯实的态度。
21世纪开始,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教育逐渐奠定了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位置。2001年,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把培养环境意识作为体现时代要求的培养目标列入其中[11]。生态教育课程建设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2003年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要求各地各校积极开展包括垃圾分类教育在内的环境教育活动,对1~12年级的环境教育目标作出具体要求,指出“环境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2]。之后的十多年间,中小学德育、生物、地理等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均落实了“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养成保护环境的观念”的要求,生态教育课程逐渐丰富。2011年,《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发布,提出探索“十二五”时期环境宣传教育规律,构建具有鲜明环境保护特色的宣传教育理论体系[13]。同年,教育部修订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把生态教育内容和要求纳入了相关课程目标中。2014年,《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发布,明确要求各地各校开展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明教育[14]。
与此同时,高等教育生态学科也在不断建设与发展。2013年,《教育部 农业部 国家林业局关于推进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发布[15],提出统筹高等农林教育发展。这是继生态学在201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调整为一级学科后,多部门联合发布的发展高等院校生态教育、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文件,促进了“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出台。201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提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随着2007年“生态文明”被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独立成篇论述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为教育领域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国家层面生态教育课程建设政策的集中出台,促成生态教育体系的发展。中小学生态教育的课程规范逐渐形成,课堂加实践的教学形式体现了生态教育体系的基础架构。高等院校生态教育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持。
2015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教育”的概念正式被纳入素质教育中。该意见指出要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生态文化,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2015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守则》中提出“勤俭节约护家园,不比吃喝穿戴,爱惜花草树木,节粮节水节电,低碳环保生活”,要求中小学生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2017年《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发布,强调将生态教育作为重要的德育内容。同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成段论述“增强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提出强化生态文明教育,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教育全过程,鼓励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课程教材的开发。生态文明教育正式被写入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纳入学校教育体系。
2018年,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提出,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同年《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提出十条行为规范,旨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强化公民生态环境意识,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另外,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同发布《关于加强农科教结合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提出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培养卓越生态学人才的政策建议。该意见是在2013年相关政策上的升级,使生态教育政策从发展基础教育扩展到了强化高等教育,为多学段一体化的生态教育体系建设和新农科背景下的农林人才培养打下了基础。
从初期以“宣传”为主的教育形式,到增强民众的生态文明意识以营造良好的社会教育氛围,再到被明确提出要纳入教育全过程,我国生态教育经历了稳打稳扎的基础夯实和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
我国生态教育过去70年的发展,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但都是在探索和徘徊中前行。回顾过去的生态教育的政策发展和转变,具有4个特点。
1. 生态教育从探索走向规范
生态教育发展之初是以环境教育为重点领域和主要内容,相关政策多为“建议”和“倡导”。主要是由于在起步时,各界对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尚不笃定,相关实施路径还有待探讨,“生态”与“教育”的融合还存在一些难度。因此相关课程建设和教学计划大多以尝试和渗透为主。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把培养环境意识作为时代要求的培养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修订)提出教育部门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成段论述“增强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明确提出强化生态教育,我国生态教育体系才逐渐走向规范。随着新时代高等教育农林人才培养计划的提出,生态教育的政策从基础教育扩展到了高等教育,实现了学段全覆盖。高等教育的生态学和环境学科的建设和专业规模进一步得以强化和规范。至此,大中小幼一体化的生态教育规范体系有望建立。
2. 生态教育从小众走向主流
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和生态素养的提高,生态教育的政策探索也从边缘化走向了中心化。《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要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教育全过程。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而生态教育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是新时代“五位一体”发展理念下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教育与德、智、体、美、劳的各方面都密切相关,它们互相融合、互相促进。随着《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的基本理念,以及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教育发展目标,生态教育逐渐从小众走向主流,从边缘走向中心。
3. 生态教育从局部走向全面
一是教育阶段,学校教育政策从基础教育阶段扩展到高等教育阶段,从最初的部分学段探索变成了各学段全覆盖。二是教育范围,从学校教育延伸到社会教育,以《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的颁布作为生态教育实行效果的监督和检验手段,并促使建立生态规范和生态素养提升的终身教育体系。三是教育目标,从培养环境意识,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再到实现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生态教育与人类发展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四是教育区域,从保护环境、爱护家园,到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尊崇自然,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生态教育的区域对象从国内走向国际,融入世界,其意义从培养人的教育目标拓展为关注社会和谐与国家命运。
4. 生态学学科发展与科研教育共同深入
一方面,生态学学科得到了逐步规范和强化。生态学学科方向逐渐完善、规模不断扩大,科学的学科体系在更多高校得到快速建设和深入发展。随着生态学上升为一级学科,其在国际上的认可度不断攀升,并逐步与国际前沿接轨,相关院校开展了生态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教育和研究。另一方面,生态科研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高端人才。国家重大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项目和工程推进了生态科研育人的进展。如“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青藏高原科考、草方格治沙、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生态环境修复的示范与推广等重大项目,在建设生态环保科技创新体系、推动环保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的同时,政府也加强了对生态技术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的培养,重点建设了一批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打造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团队。
在各项政策的鼓励支持下,我国生态教育得到了较快发展,基本形成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发展、互相促进的局面。
第一,学校生态教育有序进行,不断完善。学校生态教育是依托校园主体进行,以在校学生为对象的生态教育。经过环境教育的预热、生态文明建设的烘托和生态学科近年的发展,学校生态教育已初成体系。目前的基础教育生态课程兼具理论和实践,以生态文明基本理念为指导,以爱护环境、节约资源为主要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理念、知识和能力。高等教育生态学从生态科学和技术、可持续发展路径和支持等方面,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人才储备。高校生态学学科成为一级学科后,得到快速发展,林学学科在前期深厚的积淀上继续深入发展,风景园林、林业工程、农林经济管理以及其他与生态学密切相关的学科均在蓬勃发展。非生态学专业的生态通识教育,采取了学科渗透和选修课的形式进行。具有不同生态认知程度的大学生都有较强的接受生态教育的意愿,并希望院校设置独立的生态课程,超过八成的大学生认为生态教育对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社会和谐都有益,能有效促进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16]。中小学的生态教育大部分在自然、生物、地理等课程中进行,中小学生除了接受课程教育外,大部分还参加过学校或校外组织的以生态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并获得了家庭和社会支持。另外,网络、电视、报刊等也都是生态知识的来源渠道,中小学生对生态常识的认知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由于各地开展生态教育的时间各异,客观条件、教育资源等也不同,中小学生对生态知识的了解现状存在地区差异[17]。我国整体的生态教育处于高度重视和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的状态[18]。
第二,社会生态教育受生态现状的影响。社会生态教育是生态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校生态教育互为补充。2011年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提出,要深入开展全民环境宣传教育行动计划,广泛动员全民参与环境保护,引导全社会以实际行动关心环境、珍惜环境、保护环境。虽然民众生态素养正在不断提高,但现状仍不容乐观。社会生态教育面临着生态环境较严峻的客观现状和民众生态素养有待提高的主观影响。一方面,生态环境受到了传统发展理念的影响,虽然经济在快速发展,但同时也付出了牺牲环境的代价,与资本密集产业相伴而生的高密度污染排放使经济发展陷入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困境。经济发展、生活富裕还使人们的消费观发生了改变,不合理的消费观加重了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同时,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尚未完全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有待完善,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有待健全。在这样的客观环境下,民众生态素养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社会生态教育有待进一步发挥其作用。我们应认识差距,加强民众生态素养的提高。除了要加强宣传教育外,还应提倡将意识转化为行动。另外应加强生态文明的法制建设,以严格的制度要求助推社会生态教育的深入实施。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应构建生态教育体系,以生态教育的发展促进生态文化的培育和充实。考虑到未来生态教育的发展,应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对生态教育的表述为教育目标,同时结合最新发布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从学校生态教育体系构建、社会生态教育环境营造、生态管理制度保障等方面,共同构筑一体化的生态教育文化体系。
1)充分发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作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将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和我国传统生态思想结合的产物,其理论渊源深厚,理论特征明晰。它延伸和发展了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吸收了人与自然协调、统一发展的思想精华,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任务,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将其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融入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工程奉献了中国智慧,生态文明建设写进党章和宪法等制度化的实践把生态文明思想推到历史新高点。“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代表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精髓。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我们实践生态教育的指路明灯,未来推动和深化生态教育应以建设美丽中国、守护好生态环境这个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为基本思想引领。
2)加强构筑大中小幼一体化的学校生态教育体系。各教育部门应充分认识生态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化体系构建中的基础和引领作用,积极响应教育“十三五”规划中“强化生态教育,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教育全过程”的号召[19],一方面加强生态课程研发,设立专门的生态教育教学大纲,对各学段应包含的教学内容和教育目标做出明确规定。建设生态教育课程时,应注重课程的系统性、内容的现实性、操作的可行性、传播的广泛性、渠道的多样性。加强师资培养,深入领会2018年中央4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积极探索生态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以专业教师为生态教育注入活力。另一方面研究生态思想对其他课程的指导意义,加强生态文明理念在教育过程中的融入,从发展狭义的生态学科扩充为发展广义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事业。
3)营造全民参与、政府支持的社会生态教育的良好文化环境。一是重视媒介的宣传教育作用,我们应结合“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响应《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积极探索互联网资源[20],开发网络生态课程、打造生态理念交流平台,提供正能量,重视网络舆情,以教育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指导,建立一套具有开放性、融合性、创新性、安全性的生态文明课程体系。二是加强政府公共服务,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鼓励绿色出行。出台共享经济等新业态的规范标准,推广绿色产品,引导公众绿色低碳生活,为垃圾分类回收等生态实践提供设施支持和便利条件。反对奢侈浪费之风,推行绿色消费。以绿色家庭、绿色社区等的构建带动绿色社会的形成。三是社会民众和党政干部都要提高自身生态素养,将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以自律和他律相结合的方式,共同促进社会生态教育在生活和工作中的成效体现。
4)建立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生态教育提供制度保障。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构建起由8项制度构成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生态文明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1]。其相关制度的细则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基本生态国情和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的阶段性特征,既对我们全面推进生态教育提供了制度支持,又是对当前生态教育成效的检验。应以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为契机,探索完善生态教育的制度保障。要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22],将生态教育的成效检验纳入整体生态文明建设监管部分,将生态教育作为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的重要环节。同时,我们应以《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关于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育现代化发展要求为指导,将生态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和实践推手,结合新时代“五育并举”的育人要求,以生态教育课程体系的建立健全推动生态文明的发展和生态文化体系的构建,将生态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进而助力教育现代化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