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公益创业认知现状分析与启示
——基于福建省部分高校的问卷调查结果

2020-12-11 09:00罗奕帆
关键词:创业项目对象公益

罗奕帆

(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福建福州 350108)

一、公益创业概念及问卷设计

所谓公益创业,是指个人、社会组织或者网络等在社会使命的激发下,追求创新、效率和社会效果,是面向社会需要、建立新的组织、向公众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社会活动。[1]公益创业有以下几类:(1)创办兼顾社会利益的非营利组织,如创建慈善公益基金会、社工机构等;(2)创办兼顾社会利益的营利企业;(3)志愿公益活动。各类组织,如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社团或沙龙的组织管理、报刊的设计及构思、新观点的提出、小实验、小制作、举办学术报告、科研竞赛、创业竞赛、暑期学术社会实践活动、创办各种形式的创业园等,都是公益创业实践的重要内容。[2]

公益创业与一般意义上的商业创业在内涵上和特征上存在区别。在内涵上,公益创业与商业创业的主要区别在于,社会价值创造与经济价值创造哪一个相对优先考虑的问题。商业创业在追求经济价值的过程中,也会创造社会财富,创造社会价值,但这只是经济财富的副产品。而在公益创业中,它的主要目的在于社会价值的创造,获取利润只是实现社会价值的基础和保证。[3]在特征上,公益创业是纯公益组织与一般企业的结合体,兼具社会性和经济性双重属性,其社会性要求它以实现社会价值为最终目标,而经济性要求它必须按照市场化方式运营,实现自负盈亏,由输血到造血的功能强化。[4]

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认为,在后工业社会,理论知识将上升为社会的中轴,成为后工业社会首要的主导因素,认为大学将日益成为后工业社会的主要机构。[5]

为了解大学生对公益创业的认知现状,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调查了包括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15所福建高校的大学生对于公益创业现状的认知状况,调查对象包括在校大学生、毕业生,其中以在校大学生为主(98.4%)。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87份,通过问卷分析,归纳总结出当前以福建省为代表的大学生公益创业认知现状。

二、问卷调查情况分析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在调查对象的性别分布上,男性占总人数的35.9%,女性占总人数的64.1%;46.9%的调查对象来自城市,53.1%的调查对象来自农村;在年龄分布上,96.1%的调查对象出生于1995-1999年之间;在省级行政区划上,调查对象来自福建、贵州、河南、湖南、山西、山东、云南、香港八省区,其中以福建户籍为主,囊括福州、厦门、泉州九个地级市,占总人数的93.8%;25%调查对象有亲友参与过创业活动。

(二)大学生公益创业认知现状

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公益创业的了解程度一般,表示不了解的学生多于了解的学生,仅有1名学生表示对公益创业完全了解。了解程度的详细调查统计数据见表1。

表1 公益创业了解情况表 (单位:%)

在对公益创业的个人理解上,47.7%的大学生认同“兼顾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48.4%认同“追求社会价值,解决社会问题”,3.9%的认同“追求经济价值,获得商业利润”。调查对象对公益创业的理解未达成一致认识,但对社会价值的追求普遍认同,表明大学生群体能够认识公益创业和商业创业区别,并不在公益创业过度追求经济价值。

在“实际创业月收入的调查”中,拥有实际创业项目并取得收益的仅有18人,平均月收入为7750元,中位数与众数值为5000元。而在对“理想的创业月收入”的调查中,平均期望值为27600元,其中位数与众数值为10000元,但该项也因极大值的存在拉高创业月收入预期。

在“大学生公益创业意义”的调查中,72.7%的调查对象认同“发展公益事业的意义在于帮助弱势群体”;73.4%认同“把公益事业与经济活动结合起来的公益创业,是一种有前途的发展道路”;60.2%认同“增强个人综合能力,提高素质,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创业”;71.9%认同“公益既能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也能对社会有公益性的指导”。

大学生公益创业认知存在的问题,与这一群体了解公益创业渠道存在密切联系。在对了解公益创业渠道的调查中,通过老师朋友了解的人数最多(86.7%),其次是校内外公益社团(63.3%),学校开设的公益创业课程(37.5%),网络报纸媒体(27.5%),公益创业演讲会(25%),其他渠道(3.1%),这一结果与大学生群体特征存在密切联系。对多数大学生来说,学校交往是社会交往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公益创业的认识主要来自于学校、家庭、朋友等与之有密切联系的群体。校内公益社团在这一方面展现显著成效。以福州大学为例,公益社团(红十字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在校级和院级组织中广泛存在,吸收、接纳、鼓励、培养了一批有志于志愿活动的大学生,在开展相关活动中能够接触公益事业优秀人物,建立起与公益创业相关的概念。但在学校课程设置方面,公益创业类课程或选修课的形式,受制于专业的限制使得其覆盖范围小,未能对大多数学生进行普遍的推广教育,仅有18%的调查对象表示曾经参与公益创业相关指导,而86.7%的调查对象认为应该对大学生进行公益创业相关教育。在网络信息时代,27.5%的调查对象通过网络、报纸、媒体这一渠道获得公益创业认识,表明网络、报纸、媒体等媒介在宣传推广公益创业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表2 创业与公益创业态度调查表 (单位:%)

从表2发现调查对象对创业支持态度要强于公益创业。公益创业与商业创业相比,在国内起步较晚,尚未普及社会各个方面,活动范围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且多数规模小影响力较低,公众的认同支持态度不显著。

在对公益创业未来前景的看法调查上,10.2%的大学生认为“公益创业发展前景不怎么好,不会有太多人参加”,23.4%表示“对公益创业未来前景不清楚”,66.4%认为“发展会越来越好,有越来越多的人参加”。在问及“未来是否会加入创业队伍”时,43.8%的调查对象表示尚未有明确打算,26.6%的调查对象明确表示未来不会进行创业,29.7%的调查对象表示未来有创业打算。

“大学生群体的创业优势”的调查中,“年轻有活力,勇于拼搏”“对新鲜事务敏感,容易接受”“专业素质较高,有创新精神”“道德素质较高,适合从事与公益有关的事业”等选项认同度较高,分别为79.7%、66.4% 、64.8%和57.0%。

“在公益创业过程中,遭遇困难和挫折以何种心态面对”的调查中,2.3%的调查对象表示会“直接放弃,失去信心,心灰意冷”;3.1%选择“消极应对,停滞不前”;10.9%表示“不在乎失败,任其自然发展”;83.6%选择“积极面对,勇往直前”。

(三)影响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因素及存在问题

在“影响大学生公益创业成败的因素”的调查中,46.1%的调查对象赞同专业知识是决定因素之一,82.8%的调查对象认为实践能力很重要,57.0%的调查对象认为创业项目本身是否具有市场竞争力也很重要,80.5%的调查对象认为资金条件是制约公益创业能否成功的因素之一。从数据分析来看,要推动大学生公益创业,需要加强政府与社会对公益创业的资金投入,需要为公益创业者提供公益创业指导,完善公益创业知识,提升公益创业实践能力。

在对“大学生公益创业中存在的问题”的调查中,82.0%的调查对象认为大学生公益创业者存在“过于理想化,实施成功率低”的问题,这与大学生的自身特质以及接触的领域密切相关。大部分调查对象认为教育领域是最需要进行公益创业的领域,其次是医疗、养老等,而“公益创业项目较为单一”也被认为是大学生公益创业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由于大学生对社会认识不足,对社会热点问题敏感度不够,信息的传递与获取渠道单一(如主要通过老师朋友这一渠道获取公益创业认识),视野受到一定的限制,导致大学生公益创业项目认识主要集中在留守儿童、养老等方面,独特性不明显。在大学生公益创业过程中存在的其他问题还有:“活动时间太短,无法真正进入角色”(32.0%);“组织管理有待提高”(33.6%);“一味追求媒体效益,活动不务实”(18.8%)。

在问及“大学生公益创业中存在的障碍”时,调查对象反映,主要障碍有:资金缺乏(81.2%)、缺乏成熟完善的项目管理执行模式(75.8%)、项目创意不够成熟(58.6)、社会认同度低(47.7%)、缺乏宽松的注册条件(21.9%)。这表明,在推动公益创业中,政府和社会如果能在资金与知识技术方面给予支持,将有助于发展潜在的公益创业者。

(四)公益创业的社会支持

在“公益创业的支持方面”的调查中,78.1%的调查对象认为公益创业需要政府支持。政府是大学生公益创业支持的主体,能够为公益创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从支持的具体方式来看可以是政府公共服务购买、非营利性孵化器建设以及有利于公益创业的法规政策支持。

61.9%的调查对象认为公益创业需要企业支持,企业对于大学生成功开展公益创业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举办公益培训、提供公益实习机会、提供创业资金以及“一对一”辅导,在帮助大学生公益创业的过程中实现履行社会责任和提供就业的双重效果。

71.1%的调查对象认为需要创业导师支持,创业导师能够为公益创业者提供一对一服务,借助创业导师的创业经验,公益创业者可以在创业过程中少走弯路,得到及时的对策建议。

公共社会需求是公益创业的源泉,公益创业与一般意义上的商业创业存在区别,它的一大特点就是最大限度地回报社会,更多地契合社会价值和公益文化基因,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成就大学生自身成长。因为大学生公益创业主要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所以在他们公益创业的过程中,社会公众也应该为大学生公益创业提供支持。对此, 60.9 %的调查对象认为公众应该对公益创业提供支持。

三、探讨与启示

(一)将公益创业教育纳入“大思政”教育创新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大思政”教育观是一种从全局上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它以马克思主义“整体观”为哲学基础,以“以人为本”为工作理念,以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为方法论,以期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内容和环节的有机统一和整合,从而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亲和力与感染力。目前,把“大思政”贯穿于育人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形成育人长效机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方向。[6]公益创业教育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另一方面公益创业又与传统的创业思维和模式不同,它是将实现社会价值进行着重考虑,而不再是单纯地考虑个人利益,所以公益创业教育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的教育,旨在引导大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7]这与当前高校思政教育达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的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将公益创业教育纳入当前“大思政”教育创新体系,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创新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和路径。

(二)加强公益创业项目的政策资源扶持

针对前文提到的当前大学生在公益创业中存在的资金缺乏、缺乏成熟完善的项目管理执行模式及高校和社会层面的支持等问题,从目前高校创业教育的实际开展情况来看,问题的解决还要着眼于相关配套扶持措施的跟进。首先,高校要在公益创业项目的指导上给予适当倾斜。目前,部分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项目培育时,更多地将资源向传统商业项目或具有高端科技含量的项目倾斜,对于公益创业的投入与重视相对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益创业教育的发展和项目的推进。其次,要善于与社会公益创业者开展合作。近年来,福建省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比较迅速,出现众多成功运营的公益创业项目和创业成功人士。此外,福建省高校也可以利用地缘优势开展闽台合作交流,学习台湾高校和社会层面在公益创业上积累的经验。总的来说,社会层面的公益创业者往往已具备较为丰富的创业经验和创业资源,在大学生开展公益创业初期,高校应帮助大学生对接校内外合作,助力大学生公益创业项目的落地和实践开展。

(三)引导公益创业实现三个“转化”

为了提升大学生参与公益创业的热情,高校层面要有意识引导公益创业实现三个“转化”。一是引导学生尝试从校园生活或校园管理着手,如便利措施、环保节能等,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条件成熟的可以向公益创业项目转化。二是设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引导科技创新项目积极转化为公益创业项目,如在助残帮困、居家养老、新能源开发、数字扶贫等市场前景广阔的领域,实现学以致用,在经济收益和社会收益上获得双赢。除了引导大学生参与公益创业外,高校还可以鼓励教师积极带头参与公益创业,在产学研合作以及协同创新领域加强公益创业项目发展与扶持,带动大学生投身公益创业。三是引导大学生志愿者和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向公益创业者和公益项目转化。[8]公益创业和志愿服务既具有相同的价值起点和宗旨目标,又能发挥出同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志愿服务活动中的一些价值理念和方法形式也是公益创业的学习转化目标。当前,大学生群体参与志愿活动比例较高,对志愿活动以及志愿精神、理念的认同度也比较高,甚至有不少大学生把参与志愿服务或活动当成一种时尚,认为这是实现个人价值的一种体现。当代青年群体价值观出现这样的特点既是良性的,也是值得鼓励的,因此高校层面要把握趋势,有针对性地引导大学生志愿者成为公益创业者,鼓励他们在价值理想与经济效益的人生追求中实现耦合。

注释:

[1] 韦乔元:《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研究》,《教育与职业》2014年第1期。

[2] 汪 忠、黄 圆、肖 敏:《公益创业实践促进湖南“两型”社会建设研究》,《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3] 严中华、杜海东、孙柳苑:《社会创业与商业创业的比较研究及其启示》,《探索》2007年第6期。

[4] 唐亚阳:《公益创业学概论》,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

[5] [美]丹尼尔·贝尔:《高铦等译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60-61页。

[6] 张 莉、胡 芝:《“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年第11期。

[7] 周 娜、李 丹、哈福滔:《创业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河北企业》2017年第4期。

[8] 仝东峰:《高校公益创业与志愿服务价值观教育并重的教育范式》,《黑龙江高教》2017年第1期。

猜你喜欢
创业项目对象公益
山西18个农村创业项目获资金补助
“三晋新农人”登台竞秀创新创业项目获赞 第五届“三晋新农人”创业创新竞赛成功举办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研究
公益
公益
公益
公益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图说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