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十五
打羽毛球的过程中,有哪些事与愿违的坑是新手一定要知道的?
天堂有羽:为了更好地享受打羽毛球的乐趣,为了少花冤枉钱与少受伤,我们确实应该学会避坑。
1、以为磅数高就能弹性好
2010年9月刊《关于磅数,那些不得不说的知识》中曾解释过,只有在低于最弹磅数点如20磅左右的区间里,才会有磅数越高越不松垮而弹性越好的情况,否则磅数越高,线床只会越紧绷,弹性越差。
2、以为能省钱,实际越费钱
①、手胶不能太省,如太滑不换,飞拍很危险,损拍倒其次,伤人更麻烦;如太脏不换,菌群超标,也影响健康。
②、球鞋不能太省。买你买得起的最好的球鞋打球,是值得的。三分手法七分步法,步法的重要性再强调也不为过。而步法对应的球鞋,支撑、包裹或避震等如果差上一点,除了在技术上会留下遗憾,我自己还有一个亲身体验,那就是脚底会长鸡眼,每走一步路都像踩在图钉上面一样痛,更不要说自如地打球了。我身边的球友曾说,穿差的鞋,足底筋膜与膝盖会马上不舒服,换成好一点的鞋,问题马上消失。
③、剪线不能太迟。省这个剪线的时间,对应的风险可能是你要对那支断线的球拍进行“收尸”操作。如果自己来不及剪,让旁边的人代劳也不是难事。球拍断线后,本来平衡好的内力会瞬间失衡并释放出来,轻则球拍变形,重则直接绷裂。
④、蒸球不能太过。上蒸笼蒸球这事儿是真的,把球当馒头、包子一般蒸的结果就是,球的胶水受热融化,球头直接被蒸掉了,这不是省球,而是毁球。真正加湿球的操作,我们也在《天干物燥 节约用球——详解如何加湿羽毛球》一文中有说明。简单地说,那种加湿加到刚刚好的程度不好掌握。不够湿没效果,太湿了毁飞行。一个球平均5克重,0.1克的重量差是生产过程中必争的控制量,加湿球如果超过这个量,球毛吸收或者附着太多水分,球会变重,球速会变化。更糟糕的情况是,球的重心会乱跑,往球毛方向偏移,于是羽毛球工厂殚精竭虑生产与挑选出来的飞行合格的好球,被你处理成了重心有问题的不合格球。球明显耐打了,但飞行有问题,人们仍然会毫不犹豫地换掉,结果反而更浪费。古话已经告诉我们,宁为好球当玉碎,不为差球做瓦全。如果你觉得飞行无所谓,就是要耐打,那你直接买最便宜最耐打的大刀驼背毛球就行了,还省掉加湿的工夫。
3、以为用贵拍就能打好球
常见于新手,用没有贵拍当借口,原谅自己打得不好。所谓贵拍,如果不适合你,也没那么香。因为贵拍往往贵在有清晰的定位,和贵在往这个定位方向铺设的极致性能。简单地说非重即硬,这些都会给新手带来负担。新手贵在可塑空间大,不应该一开始就用这些定位清晰的球拍,导致过早定型,甚至形成用大臂抡拍发力的错误动作习惯,到时回过头想要改就困难重重。总之,新手更适合所谓糖水拍——又轻又弹低负荷。
4、以为力量大就能打得遠
羽毛球是一门重技巧的运动,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球感,而球感就是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动作(步法身法手法)用正确的拍面(正拍斜拍)与位置(甜区与否)击中球。所以运动员会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场上练多球,其次才会去健身房练力量。因为如果打不中球,所有的力量都白搭,就像射击打不中耙,所有的子弹都是浪费。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初级教练一开始都让学生练扔球,第一个目标定在从后场把球扔过网,或扔到网附近的箱子里。这是因为解决发力技巧,需先从身体发力解决起。建立起基础后,才加上正确的握拍与挥拍动作,直至形成正确的球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