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财富向善”成为时代潮流

2020-12-10 11:37吕宗恕发自深圳
南方周末 2020-12-10
关键词:院长南方周末董事会

南方周末记者 吕宗恕发自深圳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董事会主席马蔚华给新院长严骏(右二)颁发聘书。受访者供图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企业社会责任,越来越多的企业创始人有意识做公益,但如何科学、有效地做公益,他们心存疑惑。

在我看来,所有公众上市公司都应该是社会企业,除了为股东负责,还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创造社会价值。虽然社会企业在国内还没有明确的界定标准,但这是大势所趋。

五年前,比尔·盖茨、瑞·达利欧、叶庆钧、牛根生、何巧女五位中美企业家联合倡议发起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并与众多嘉宾在北京见证了这所学院的诞生。该学院简介的第一句话即为:“中国首家独立注册的公益学院。”招商银行原行长马蔚华担任学院董事会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振耀担任创始院长。

2020年11月,深圳国际公益学院董事会主席马蔚华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当年筹备工作组为学院注册一事先后对接过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虽然比尔·盖茨等捐赠人曾希望把学院放在北京,但深圳“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创新精神感染了发起人,用一个多月的“深圳速度”给学院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包括注册便利,最终,公益学院落户深圳。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创始院长王振耀2015年接受媒体专访时,曾立下目标,“争取在五年内,建一个有国际水准的公益领域综合性的学院或者大学”。

公益学院的教学办公场地,从前海梦工厂到福田国际创新中心,几次搬迁。目前,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在深圳和北京分别设有教学点。

历经五年摸索与发展,公益学院在王振耀的组织下,建立了一整套覆盖公益慈善领域的基础教育体系,在读及校友已经累计超过5000人,他们来自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及欧美20个国家和地区,将近30%校友有多元身份,40%有商业背景。

2020年,学院第二届董事会换届,并同步全球招募遴选新院长。

经过多轮面试,最终董事会决定聘请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全球金融发展教育中心主任严骏出任第二任院长。

据了解,严骏在五道口金融学院期间,开创以成功企业家和知名投资人为培养对象的全球金融GFD金博项目,将GFD发展为国内同行中招生规模更大、影响力更广的高端金融与管理教育项目,并引领市场多年。同时,他还与日内瓦大学等国际名校探索国际公益教育合作,在推动公益与可持续金融、社会企业创业与科技创新等领域努力践行。

新院长将会给公益学院带来怎样的改变? 一个在工商管理和金融教育领域实践多年的管理者,为什么会转身投入公益教育,加盟深圳国际公益学院? 上任后,他会遇到哪些挑战、对学院做哪些组织变革? 作为第二任院长,严骏对于学院下一个五年又有哪些思考?2020年12月8日,南方周末记者在公益学院深圳校区采访了严骏。

“选择我,董事会有勇气”

南方周末:时隔几年,我这次注意到,学院现在的品牌LOGO加回去了“深圳”两个字,这跟您的新任有关联吗?

严骏:入职后,我第一次看到学院给我印制的名片时惊呆了,发现整张名片都找不到“深圳”两个字,一问得知是有意拿掉的。此后我在几次不同的会议上建议要把“深圳”两字加回去。为什么要把“深圳”两个字加回去? 首先,学院的注册地在深圳。其次,“深圳”本身是一个有着强烈地标性、识别度的名词。再者,公益学院也正好诞生于此,如果不在这里扎根,永远打不出品牌。

南方周末: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严骏:举个例子:麻省理工学院如果把“麻省”去掉,谁知道它,谁能记住它?理工学院全世界各地都有。如果没有麻省两个字,就会造成身份模糊,进而难以成为一个强势品牌。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的发展要立足深圳,面向全国,辐射全球。学院要深耕深圳本土,紧随深圳步伐,建设公益教育的先行示范学院,同时,为把深圳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慈善之都贡献力量。

南方周末:您过往的职业经历多与商科教育、工商和金融管理有关,与公益教育或公益管理交集不多。您上任后我听到一种声音,说学院董事会主席是银行行长出身,现在决定聘请一位来自金融学院的人出任新院长,似乎要把学院办成一家金融学院。对此,您怎么看?

严骏:老实说,董事会选择我,他们还是很有勇气的。

正如你所说,我过往经历里跟公益教育、公益慈善没有太多接触,也没有在公益圈工作过。今年,恰有校友去我家,说起学院正在招聘院长,认为我可以考虑这一职位。闲聊中,他很惊奇地看到我家有一面墙的书,多跟公益慈善、社会创新、社会企业家等相关。

南方周末:为什么会收藏那么多与公益慈善相关的书?

严骏:严格意义上讲,我有一段工作经历跟公益沾了边。当时,我们联合哥伦比亚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共同开发一个公益金融与社会创新的项目。合作过程中,我发现这个领域很有意义,国内这一块发展相对滞后,当时的合作激发了我的兴趣,也开始慢慢关注这一块。坦率地说,我不曾特意钻研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但冥冥之中,我和这个领域产生了交集,积攒了那么多跟公益相关的书,不少的书还是英文原版的。

南方周末:与以往相比,出任公益学院院长几乎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您有压力吗?

严骏:说没有一点压力,那是假的。我现在要做的,是如何把压力转化为动力,如何在规定的周期内,用具体的、有效的行动来兑现我对董事会的承诺。

以前,我在金融学院负责金融发展高端专业项目多年,培养对象多是成功企业家及知名投资人。过去20年,我曾先后在外语、法律、管理、体育、时尚、金融等领域从事教育开发和项目管理工作,从过往经历的阶段性热点教育,到今天踏入公益教育行列,与其说是我个人的选择,不如说是大变局时代对我的引领。

南方周末:在您看来,您身上的什么经验、特点打动了董事会?

严骏:我认为,董事会希望新院长懂教育,对教育这一块有行业经验。我从事教育多年。其次,希望新院长懂管理,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我31岁时就在中外办学过程中出任过副院长,在国内外大学担任过中心主任,还担任过咨询公司总经理。其三,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这块我开发过多个国际教育合作项目。其四,有一定的资源,无论是人脉资源,还是师资资源等,不是一个什么资源也没有就空降下来当院长。综合这些,董事会最后选择了我,所以觉得董事会选择我还是有特别考量的。

打造全新项目“全球社会企业家”

南方周末:据我了解,您到任后开始了密集的内部调研,跟不少教职员工进行了深入座谈。对于学院现有课程体系,您有什么想法和打算?

严骏:在学院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我们将对现有教育产品进行优化和迭代更新,推出新的教育培训体系。原有的公益网校(POA)和全球慈善管理项目(EMP)通过与印第安纳大学礼来慈善学院开展学术合作,全球善财领袖项目(GPL)通过与法国南特高等商学院可持续发展公益慈善项目的迭代更新为新的GPL全球善财学者项目,以及与日内瓦大学合作的GSE全球社会企业家(可持续资产与财富管理方向)等项目,将成为学院公益教育新的核心品牌。

南方周末:如何理解“全球社会企业家”这个新的教育项目?

严骏: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企业社会责任,越来越多的企业创始人有意识开始做公益,但如何科学、有效地做公益,他们心存疑惑。我们也注意到,有些企业因为所做的公益不专业而引发舆情风险等等。

“全球社会企业家”教育项目将与全球百强名校日内瓦大学展开深度合作,通过两年课程学习,帮助中国乃至全球企业家构建一套完整的现代的公益知识理论与社会企业实践体系。

南方周末:这个教育新项目的招生对象是谁?

严骏:招生第一条线是成功企业家和知名投资人。如果从年龄上区分,四十岁左右。也可以适度放宽报名条件,比如新经济领军人物和新生代代表,也是我们期望能招到的学员。

五年内,学院或有独立的永久校园

南方周末:加入公益学院之前,您对公益学院是一种怎样的印象?

严骏:用几个我的学生或朋友的疑问来回答这个问题。我到任后,他们不约而同地问我,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到底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学院? 从课程体系来看,涵盖公共管理、社会学、法律、传播、金融等不同领域,公益学院相当于是一个以公益慈善为核心的综合性学院。

另外,还有一个被问得最多的问题,你们学院在哪? 我说,注册地在深圳,目前办公场地是政府补贴租赁的,还没有一个永久性的独立校园。但我希望在我这个五年任期内,能为学院找到一处永久校址,哪怕我到第五年聘用期满时学院永久校址只开始了一个启动仪式,比如动了一铲土。我也相信,我们应该拥有属于公益学院的独立校园,这也是学院董事会的愿景之一。

目前,我们已经开始接触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公司和校友,就永久校址这一重要事项展开沟通、洽谈。

南方周末:可否设想一下您心目中五年后的学院?

严骏:希望学院扎根深圳这片沃土,真正拥有国际化风范,拥有成体系的、有市场核心竞争力的教育项目产品,拥有属于学院自己的独立永久校园。

其实,我9月到任以来,也有一些朋友问,你们公益学院的收入高吗? 有人愿意去你们那工作吗? 因为当时我还未看到财务报表,所以我没有正面回答。在我看来,我希望公益学院的同事们能在一个环境友好、员工友好的状态下舒心工作,拥有一份体面的跟市场相对应的收入,且呈逐年上升,另外拥有一条畅通的职业晋升通道。

不要把公益慈善标签化

南方周末:对当下中国公益,您怎么看?

严骏:过往一些企业家学员告诉我,他们对“慈善家”这个叫法很紧张。因为,一旦被贴上慈善家的标签后,会有各种各样的人、机构或项目通过各种方法找到他们、寻求捐助。“500万? 不行的话,那50万行吗?50万不行,那5万行吗?”类似这样的印象感受,我从企业界听到不少。

我个人觉得,找企业家给公益项目筹款没问题,但需要考虑周全的是,除了让企业家捐款之外,还能为他带来什么? 如果没有这个意识,也没有去反馈,是不行的。

这么多年,公益界一直在成长,但依然有很大的空间。尤其是在企业共同成长的过程中,资金只是一部分,更多应该考虑到一个企业家对社会的贡献,包括时间、才能、可撬动的社会资源,将捐赠建立在创造共同社会价值上,挖掘共同的使命,提升社会问题解决能力。

南方周末:公益该如何向商业学习?

严骏:我认为公益事业要发展,不仅仅是靠现有的公益圈。如果仅仅靠公益圈,大家虽然也很努力,做得很辛苦,但未必能达到理想效果。我认为打破公益和商业的边界是重点,要激发中国的企业家创造社会价值的激情,用商业的效率和企业家的精神来做公益,让更多的企业家将更多的才能带入公益圈。

在我看来,所有公众上市公司都应该是社会企业,除了为股东负责,还应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创造社会价值。虽然社会企业在国内还没有明确的界定标准,但这将是大势所趋。

虽然社会企业在国外早已不新鲜,但我预感,下一个十年二十年,社会企业可能会得到中国社会的广泛认同,公益也会成为中国大多数企业家愿意投身其中的事业。

南方周末:相比商业领域,您觉得中国公益生态完整吗?

严骏:我个人认为目前中国公益生态还不够完整,但竞争已日趋激烈,需要向商业领域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效率、规模化,比如如何基于有限的公益资源,通过组织化运作来解决一些真正的社会问题。

这些年来,我面向的群体是成功企业家、投资人,他们大多是商界和金融界的精英人士。据我观察、了解,这些人在创造显赫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不少人也一直在思考,财富之外,什么是真正的价值追寻?我想,财富本身不是目的,而是要利用财富,推动社会价值的创造,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人类生活的尊严与成效。

感谢有这么一个契机,让我加入公益教育行业,可以与大家一起,将商业资本引向公益,将公益精神注入商业之中,让更多的资本长出精神,让“财富向善”成为时代潮流。

猜你喜欢
院长南方周末董事会
一份来自南方周末的特别邀请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董事会规范高效运作需“闯三关”
我妈这个人,总想找我说说话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ourtesy Expressions
院长的葡萄2
院长的葡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