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仲谨
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疾病,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有可能患病。据有关数据调查统计,在全球范围内,约有10%的人群都会患有消化性溃疡,尤其是40岁至60岁的中老年患者比较多见,通常男性多于女性。研究发现,胃溃疡的发病原因与不良嗜好和饮食习惯有关,比如,吸烟,酗酒,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过量饮用咖啡、浓茶等都会加重胃溃疡症状。此外,幽门螺杆菌感染,或是服用非甾体类的抗炎药物也是致使胃溃疡发作的重要原因。通常采取药物治疗的方式可缓解症状,促进溃疡愈合的同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胃溃疡的临床症状
胃溃疡多发于胃酸或胃蛋白酶接触的部位,也是消化系统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上记载的胃溃疡的症状较多,主要包括胃部疼痛、饭后腹胀气、消化不良、食欲下降、体重降低、呕吐或呕血、大便呈暗红色或柏油样的黑便等,这些症状的严重程度决定着胃溃疡的轻重程度,有些患者是无症状溃疡,如胃出血与胃穿孔等并发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胃部具有灼烧的疼痛感,通常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胃溃疡腹痛多发于饭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内,疼痛多在用餐时较为明显;二是服用过抗酸剂类的药物,疼痛会暂时停止,疼痛感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在几天或几周内疼痛会反复发作。
胃溃疡的治疗原则
(一)一般治疗原则
胃溃疡患者一般治疗应遵循的原则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发现肠胃有不适感,应尽早就医检查并进行明确诊断,必要时医生可对患者进行相关常识的讲解,告知患者该病的相关知识,使其配合治疗。二是平时的生活中应注意调整饮食习惯,戒烟酒,忌饮浓茶、咖啡,忌刺激性的食物,避免過于劳累,造成精神紧张。三是对于合并药物的使用,应谨慎使用非甾体类的抗炎药物。
(二)药物治疗的原则
1.消化性胃溃疡的用药原则。对于胃溃疡的治疗,大部分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均可以得到改善,通常不需要担心癌变的风险。对于较严重的患者来说,若是医生初步预诊会有癌变的风险,会要求患者先进行胃镜的检查,再做进一步的确诊。胃溃疡主要的症状是疼痛,服用抑酸药后止痛效果较慢,至少需要在3天后,若是服用H2受体拮抗剂药效果会更慢,但是抗酸药物止痛作用却是较显著的。因此在治疗初期,应结合使用抗酸药与抑酸药,可更迅速地缓解疼痛。
由于胃溃疡属于消化性疾病,在临床中常见于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两者在病理学方面存在明显不同,主要表现在酸分泌量的不同。十二指肠溃疡多为一半数量是正常的,而胃溃疡大多数处于正常或是低于正常的范围。胃动力方面也有不同,十二指肠溃疡在发作期间排空较快,胃溃疡相对来说胃排空较缓慢。另外,胃溃疡发病时易并发十二指肠胃的反流,若是反流,将会造成胃液与胃黏膜的损伤。因此,在促进两者疾病的愈合时,用药的选择应注意区分。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应选用降低胃内酸度的药物为宜,比如质子泵抑制剂或是H2受体拮抗剂药物;对于胃溃疡则宜选用胶体次枸橼铋与硫糖铝等可以增强黏膜抵抗力的药物;若是出现胃溃疡合并十二指肠胃反流的情况,则可结合使用多潘立酮、西沙利、甲氧氯普胺等促进胃动力的药物。
2.胃黏膜保护药物的使用原则。在治疗期间除了需要使用抑制类的药物外,还应采取保护肠胃功能的用药措施,可使用胃黏膜保护的药物。如,硫糖铝、胶体铋以及前列腺衍生物类药。该类药物的使用原则包括:①硫糖铝药物是氢氧化铝与硫酸化二糖的化合药物,可附着于胃黏膜表面阻止胃酸与胃蛋白酶的侵袭,常使用液体制剂,在饭前1小时口服,其疗程为4至6周,该药的副作用较轻,服用后通常会有口干、便秘等症状,需要多喝水,多吃蔬菜与水果,保持肠胃的畅通。②胶体铋药物对于胃黏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且该药对于幽门螺旋杆菌有杀菌的作用,通常愈合率可达70%~90%。③前列腺素衍生物,如米索前列醇药物有抑制胃酸分泌、促进黏液分泌与黏膜血流量增加的作用,但是此药使用后常会引起腹泻,因此临床上很少用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治疗。
总之,对于消化性胃溃疡的治疗,在用药的选择上应根据患者胃溃疡症状的轻重程度,以及患者的身体接受能力进行针对性的用药治疗,而且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科学防治。此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加强科学护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很重要。在饮食上宜清淡,忌油腻、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戒烟少酒,做到早预防、早治疗。
(作者单位:四川现代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