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非遗消费 创享美好生活

2020-12-10 06:51徐长杰
纺织服装周刊 2020年43期
关键词:纺织大会文化

徐长杰

近日,以“提振非遗消费 创享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在沈阳召开。这是纺织非遗大会在浙江、北京、云南成功举办后的又一次非遗盛会。去年第三届纺织非遗大会入选“中国非遗十大事件”,其影响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今年,第四届纺织非遗大会首次进入东北在沈阳举行,与第二届中国(沈阳)旗袍文化节强强联合,推进纺织非遗活化传承,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此次大会得到了国家文旅部、工信部指导支持,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和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主办,中国纺联非遗办、辽宁省纺织服装协会、沈阳盛京满绣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承办,桐视界(辽宁)非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给予了鼎力相助。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高勇,原会长王天凯,党委副书记陈伟康,副会长孙淮滨,产业部主任华珊,办公室主任段红,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副院长马志辉等中国纺联领导;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钟建波,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曹学军,辽宁省工信厅副厅长冯文胜,二级巡视员徐洪涛,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安建晔等来自国家有关部委、辽宁和沈阳市的领导;辽宁省纺织服装协会会长王翀、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会长卜晓强、四川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会长杨淑琼、江西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刘婵英等来自地方行业协会的领导;还有国家级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郝淑萍、柳建新、刘代娥,天津工业大学副校长赵宏,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导李薇,中国民族服饰研究会会长杨源,德国驻沈阳领事馆总领事毕满天以及媒体记者代表共200余人齐聚沈阳,共襄盛会。

第四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由孙淮滨主持。他指出,纺织非遗大会如今已举办四届,见证了中国纺织非遗事业四年来的发展历程,同时也为这项事业发展付出了辛劳、汗水和智慧。今年,大家都度过了一段非常特殊的时期,面临很多历史节点,抗击疫情、复工复产、恢复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扶贫攻坚战到了冲刺时期,“十三五”、“十四五”相互交汇,在这样的特殊背景下召开非遗大会,不仅是回顾总结,更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探索、推进纺织非遗事业走向未来。

深入挖掘纺织非遗与传承

钟建波在致辞时表示,中国纺织非遗大会通过推选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举办纺织类非遗系列展览等方式,有效带动了更多力量参与到非遗保护工作中来,提升了非遗在全社会的可见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使纺织非遗大会成为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一项重要的品牌活动。纺织类非遗传承人、推广大使和相关企业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和行业优势,积极参与抗击新冠疫情、脱贫攻坚等国家重要任务和重大战略,不仅体现了纺织类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服务当代群众的当代价值,还体现了非遗传承人迎难而上、甘于奉献的责任担当,更是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人心、汇聚民意的强大力量。

曹学军在致辞时对纺织非遗大会的举办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并表示今后消费品司会给予一如既往的支持。她谈到,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创享美好生活是发展纺织非遗事业的根本宗旨和战略追求,非遗文化与技艺是当代消费品创意、创新的重要源泉,非遗消费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和文化需要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文化自豪感和民族荣誉感的时尚表达方式。她还对今后纺织非遗事业发展提出几点建议:第一,深化挖掘非遗文化价值,动员更多力量广泛参与非遗技艺与文化的挖掘传承,将纺织非遗经典表达与现代时尚完美融合;第二,加强非遗消费宣传普及,加强市场推广和商业价值挖掘,从需求端引导消费者偏好、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第三,形成合力,持续推进非遗工作。

高勇在会上作了《提振非遗消费 创享美好生活》主旨报告。他指出,纺织非遗事业作为纺织行业发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今年严峻的形势,纺织非遗人没有退缩,而是勇于担当,逆势而上,在抗击疫情中彰显了他们的特殊贡献,在扶贫攻坚中展现了他们坚守的斗志,在复工复产中表现出他们的创作热情和务实作为,在网络平台带货直播中呈现了他们的睿智身影。他呼吁,当纺织非遗真正形成品牌,就会带来市场认可度、美誉度,进而赢得消费者青睐,百姓日用即为道,让行业上下携起手来,为提振非遗消费、创享美好生活而努力。

非遗人畅谈未来发展道路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导李薇以《传统文化与设计创新》为题发表了主题演讲。李薇表示,“时尚易失,风格永存”,流行永远在变,但中国的基因永远不变。传统文化的传承不是一招一式的局部模仿,不应只停留在对于中国传统符号的直接照搬上,应该沉淀下来把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吃透,推出拥有中国“胎记”、中国“DNA”的高级品牌。

国家级非遗项目蜀绣代表传承人郝淑萍在《非遗传承与扶贫攻坚》的主题演讲中谈到,如今,在国家和政府的支持下,蜀绣吸收了很多世界品牌的创新思维,也开始推陈出新。她呼吁热爱非遗工艺美术、工艺项目的社会人士参与进来同企业联合发展,共同推动非遗扶贫活动取得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中国民族服饰研究会会长、教授杨源在题为《谈非遗文化创意产业化路径》演讲中提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必须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形成创新设计产业化和商业模式。一是扶持非遗传承人,鼓励坚持,传承技艺;二是加强创新设计,开展商业运营。她还提出,中国民族地区有巨大的纺织非遗资源,每个民族都有织绣染的传统,都应该开发利用,以产业化模式实现文化扶贫。非物质文化遗产必将促進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北京德怡华商贸有限公司设计师、创始人凯瑟琳·冯·瑞星博作为首个获得“传播中国纺织非遗友谊大使”称号的国际友人,在弘扬中国香云纱和传承中国传统技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会上,她围绕中国纺织非遗的国际传播,谈到宋明以前的东方服装多以顺应面料而制作华服,近现代以后则受西方裁剪制作的影响,以技术为主导而制作服装。

群英共话非遗的变与不变

大会举行了两场专题论坛。在“推广大使共话纺织非遗发展之道”对话中,北京服装学院教授、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郭瑞萍,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授张毅,杭州小巷三寻手织布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郑芬兰,开物成务文化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创始人王素娟就非遗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服装设计师“金顶奖”获得者、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刘薇主持了该环节。经过深入交流达成了纺织非遗要解决好变与不变和平衡问题,要坚守初心但必须在市场检验中生存与发展的共识。

在“名家学者共话旗袍文化振兴之路”专题对话中,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中国服装设计师“金顶奖”获得者计文波,沈阳故宫博物馆副馆长李理,大连工业大学民族服饰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曾慧,内蒙古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协会会长白晶莹进行了深入的分享与交流。对话嘉宾客观分析了旗袍演变历史和地域特征,一致认为旗袍是国潮的象征,求新求变但不能乱变,标准化应该是方向。本组对话由辽宁省纺织服装协会会长、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王翀主持。

2019/2020年度纺织非遗发展报告发布

本届大会仍就纺织非遗人关心的年度非遗热点和事件发布了《2019/2020年度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纺织非遗年度报告具有特殊价值和权威属性,有“纺织非遗白皮书”之称,也是了解纺织非遗发展脉络的工具书。今年的纺织非遗“白皮书”新开设了抗疫行动、两会看点、脱贫攻坚、云上动向、地方风采等栏目,基本上反映了纺织非遗工作的主体方向和亮点。

会议期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与武汉纺织大学签订了推动纺织非遗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与辽宁省纺织服装协会、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签订建立非遗办工作站协议并颁牌;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还发起了联动倡议。

本届非遗大会还举行了“振兴纺织非遗大家谈”,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以及专家学者、文创企业、设计师等参加了本次座谈。座谈中,大家就“提振非遗消费 创享美好生活”及旗袍文化发展进行了深度讨论,参与者发言踊跃,各抒己见,座谈会气氛热烈。

猜你喜欢
纺织大会文化
物流告急,纺织企业发出呼吁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大事早知道
纺织服装企业捐款捐物一览表
声讨大会
谁远谁近?
大会选举
图说大会
图说大会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