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嫂祖秀莲

2020-12-10 00:40赵斐邵光智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红嫂沂蒙

赵斐 邵光智

前言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伟大的称呼:沂蒙红嫂。她带着母爱的光芒,带着女性的贤德,带着水的上善、山的巍峨,带着沂蒙女性大爱无疆、舍生忘我的品格,用血泪乳汁,滋养钢铁战士的筋骨,映照着艰苦卓绝中国革命的征程,孕育出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仿佛一颗颗耀眼的星辰,明亮闪烁,光照史册。

沂蒙红嫂,一个英雄的群体,第一个被称作红嫂的人,像山泉里流出的第一滴水珠,随后是哗啦啦流响的溪流、江河,澎湃汹涌,浪花闪烁。

祖秀莲,沂蒙红嫂第一人,中国红嫂第一人,这些年,我们多次到她的家乡体验生活,随着一次次深入采访,她的形象在我们心中日渐清晰、明亮,她的苦难、她的成长、她的胸怀,她勇救伤员的事迹,深深刻在了我们的脑海里。她的家乡桃棵子村在小康路上的变化,日新月异,成为乡村振兴的样板,成为新时代弘扬沂蒙精神的典范。

苦难中成长

1891年7月10日,祖秀莲出生在沂水县马牧池乡杏墩子村(今属沂南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不识字,因家中一棵玉兰树春天花开茂盛,认为是个好兆头,就给女儿取名玉兰。玉兰是家里的长女,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因家境贫寒,父母养不起这么多孩子,为了给小玉兰找个活路,将她送到东寺堡村孙姓人家做童养媳,孙家也不殷实,玉兰过着衣不遮体、食不果腹、饥寒交迫的生活,晨起天不明,晚眠已夜半,依然挨打受骂,在生命线上艰难挣扎。

春天,玉兰挎着篮子在山野挖野菜,看着烂漫的山花,听着婉转的鸟鸣,蓝天白云下,幻想着鸟儿一样自由,但玉兰知道,自己就是一朵贫瘠山岗上的苦菜花,一天天、一年年地苦熬着日子。终于,玉蘭长大成人,长成了一朵芬芳的玉兰花,结婚的日子到了,婆家破天荒为她缝制了一身新嫁衣,这是她记事以来第一次穿新衣服,似乎感觉苦日子就要到头了。结婚后,玉兰孝敬父母、勤俭持家,然而,连年的兵荒马乱,天灾和人祸不断,百姓家家户户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玉兰一家也不例外。玉兰生下第一个女儿时,家里断了粮,丈夫东借西凑,做了一锅玉米、小麦、地瓜混成的粥饭,为了供给女儿奶水,玉兰含泪喝了三天。屋漏偏遭连阴雨,在玉兰生下第三个女儿时,丈夫患了重病,不久撒手人寰,玉兰带着三个孩子,实在支撑不下去,好心人多次劝她改嫁,为了三个孩子,玉兰决定冲破世俗偏见,有合适的人家,再嫁。

杏墩子村北望十多里地,是桃棵子村,村里有个青年张文新逃荒要饭闯关东多年未归,家里听说他在东北生了病,回不了家,族人一合计,张文新还未结婚,不能撂在东北不管了,就让和他同龄的侄子张恒彬去东北找他,把他带回家治疗。张恒彬接受任务后步行到了青岛,在青岛打工挣了购买轮渡票的钱,坐船去了大连,边打工边找张文新,半年后,找到了张文新,爷俩相见,抱头泪涌。之后,爷俩边打工维持生活边往回走,回家时,已是破衣烂衫,蓬头垢面,张文新跪在自家门前,嚎啕大哭。治好了张文新的病,大家张罗着给他说媳妇,经远房亲戚介绍,张文新认识了玉兰,1925年,34岁的玉兰带着三个女儿嫁到了桃棵子村,与张文新结为夫妻,更名祖秀莲。

舍生忘死救伤员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的旧中国,百姓在三座大山的压榨之下,饥寒交迫,暗无天日。为寻求光明与真理,1927年,沂蒙山区腹地沂水县有了共产党的早期活动,沂水人民开始一步步觉醒。随着1938年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八路军山东纵队在沂水王庄成立,1939年1月1日《大众日报》在王庄创刊,革命的烽火熊熊燃烧。这个时期,国民党、日本鬼子来往穿梭,共产党八路军对敌斗争形势严峻。1939年,山东分局领导的革命力量,党政军,首要的工作是发动群众、武装群众,成立妇救会、青救会、抗日救国会等组织,开展对敌斗争。1939年1月1日,沂水县妇救会在王庄成立,沂蒙妇女第一次得到解放,妇女可以出门办事情了,能够参加到抗日活动中去,感觉世界宽广了。王庄与桃棵子村相隔一个山头,几十里地,常有八路军干部来做宣传,帮着群众生产劳动。张恒彬与弟弟张恒军、堂弟张恒玉等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日本鬼子抢粮,国民党征粮,共产党八路军帮助百姓种粮,苦难中长大的祖秀莲,认准了共产党,只有共产党才为老百姓办好事,让穷苦人过上好日子。在张恒彬的带领下,她开始为党工作。祖秀莲能说会道不怕事,邻里之间有什么矛盾,受了什么委屈,都爱找她调解、诉说,做军鞋、交军粮,祖秀莲在姐妹中间一招呼,大家都响应。在沂蒙山区,祖秀莲是最早觉醒并舍生忘死为革命工作的新女性。

1941年11月,庄稼刚刚收完,还有部分作物秸秆在地里铺晒着,没运回村庄,日本鬼子开始对沂蒙山区进行惨绝人寰的拉网式大扫荡。拉网扫荡,就是敌人事先定下一个中心点,周围各据点的鬼子同时出动,成扇面向这个点合围聚拢,试图将网内的八路军一网打尽。抗大一分校和山东纵队的指挥机关被敌人追到了马牧池、西墙峪一带,纵队侦查参谋郭伍士正在一分校学习,被日军裹了进来。部队准备向西北方向的甄家疃一带突围,郭伍士曾在这一带活动过,奉命和战友往北侦察,在南墙峪东北挡阳柱山南坡发现敌情,郭伍士见周围几个村子都冒着黑烟,几里外的山上有敌人窜动,挺身而出,独自一人将大队鬼子从挡阳柱山东侧引向桃棵子村东北的山头。鬼子发现上当受骗后,向郭伍士疯狂射击,郭伍士从小练习武术,奔跑腾挪中躲过了敌人一次次扫射,恼怒的鬼子调来了狙击手,一枪击中了郭伍士的右腿膝盖部位,郭伍士一个趔趄跪倒在地上,他迅速将手中握着的手枪埋在土里,刚一回头,一颗子弹从口腔射入,后又被击中三枪,倒在了血泊里。赶上来的鬼子对着昏迷的郭伍士凶残地连刺两刀,确认死亡后,叫嚣着离去。

南墙峪村一个羊倌叫张恒兰,听到枪响带着几只羊躲在了挡阳柱山的半山腰,他在山上看到了一群鬼子在追一个八路军战士,眼睁睁看着战士被鬼子打倒了,等鬼子走后,急忙下山跑到战士身边,这个八路军战士就是郭伍士,张恒兰跪下看了看一动不动满身是血的郭伍士,知道他已经牺牲,就到附近玉米地里抱来玉米秸,盖在了郭伍士身上,返回山上去找他的羊。等他跑到山上回望郭伍士时,发现盖在郭伍士身上的玉米秸在动,张恒兰想,莫非这个战士还活着。他又跑下山来,扒拉开玉米秸,见郭伍士慢慢睁开了眼睛。张恒兰扶着郭伍士的胳膊,让他半坐起来,这才发现,郭伍士的肚子被鬼子用刺刀捅破,白花花的肠子翻露出来。张恒兰慌忙脱下自己身上的褂子,撕成条,将郭伍士的肚子包起,用两个袖子绑在郭伍士的腰上,并把赶羊的鞭杆递到郭伍士的手里,颤巍巍地说,我是村里的老光棍,没有能力救你,你到前面那个村子去吧,找户人家,也许能救你。

张恒兰指的村子就是桃棵子村,郭伍士忍着剧痛,拄着鞭杆站起,一瘸一拐向桃棵子村挪动,走到一半,已经没了力气,他一点点爬进村子,身后留下了一道血痕。郭伍士用鞭杆拍了几户人家的大门,无一家回应,原来村民听到枪声都跑到山里躲鬼子去了。等他爬过村里一条小沟,来到一个挑翅门楼前时,因流血过多,体力不支,昏倒在地。这户人家就是祖秀莲家,祖秀莲的丈夫张文新身患疟疾,不能走动,祖秀莲在家伺候丈夫,没有躲进山里。再说在山上躲鬼子的张恒彬,远远看见有个人爬进了村子,就领着张恒玉、张恒军、张道江跑进村子查看,顺着血迹找到了郭伍士,张恒彬一看是个八路军战士,急忙用手拍打祖秀莲家关闭着的大门,边拍边低声喊,三婶子,三婶子,快开门哪!这时,祖秀莲正端着一盆水往外走,开门一看,见张恒彬扶着一个血人,端水的瓢子咣当一声摔在了地上。祖秀莲见受伤的是八路军战士,赶紧扶到屋里,并对张恒彬等说,你们先走吧,人多别被鬼子看见了,等天黑了再过来,伤员就交给我吧。

祖秀莲将郭伍士扶到炕上,郭伍士用手往嘴里指,祖秀莲知道郭伍士想喝水,就端了一碗凉白开要给郭伍士喝。张文新连忙说,受伤流血的人不能喝凉水,你不知道啊。祖秀莲急忙将水倒进燎壶,在锅灶下烧水,柴草不敢添多了,怕烟大被鬼子发现,烧到半开,用汤匙喂郭伍士,可水怎么喂进去,又怎么流了出来。祖秀莲一急,把手指伸进郭伍士嘴里一抠,一个血块被带了出来,血块里还裹着一枚牙齿,原来,鬼子狙击手的一颗子弹从郭伍士嘴里射入,脖子后射出,打掉的牙和血堵住了他的咽喉。郭伍士张开嘴,祖秀莲将水一匙一匙地喂了进去。

张恒彬几人从祖秀莲家出来,见不远处有鬼子兵在窜动,怕鬼子入户搜查,急忙返回祖秀莲家,将郭伍士从东院墙墙头上抬了出来,藏到了一个玉米秸秆堆成的柴垛里。祖秀莲把血迹清理干净,回到屋里等天黑再想办法。张恒彬、张恒军趴在郭伍士藏身的柴垛五十米外的一个草堆里,观察敌情。清醒过来的郭伍士疼痛难忍,从柴垛里爬了出来,张恒彬赶紧招手让他别出来,郭伍士又爬回了柴垛。

这时,一队鬼子来到祖秀莲家门前不远处烧火做饭,祖秀莲听到叫嚷声出来查看,被鬼子一枪托打倒,鬼子用枪指着祖秀莲,让她回家提水,张恒彬看到鬼子端着枪在祖秀莲家进进出出,手心里捏了一把汗。

终于天黑了下来,鬼子吵吵闹闹着走远了。祖秀莲把张恒彬、张恒军、张道江喊过来,将郭伍士从草垛抬到了一处空房子里,后来一商量,还是藏到山洞里最安全,于是他们连夜把郭伍士抬出村,藏到了村西北角两块大石头间的洞子里,并用石块将洞口封住,从外面看就是个地堰,自己人来了,以敲打石块为暗号进出山洞。

祖秀莲每天挎着菜篮子到山上挖野菜,以此为掩护给郭伍士送水送饭。当时百姓都困难,吃了上顿没下顿,祖秀莲家也不例外,为了给郭伍士调养身体,她把家里唯一一只下蛋的母鸡杀了,熬成汤,给郭伍士增加营养,自己则糊弄一顿是一顿。在此期间,鬼子汉奸到村子里多次搜寻八路军伤员,都被祖秀莲巧妙地躲过了。祖秀莲刚出嫁到田家峪村的三女儿张恒修,也有几次回到娘家,帮助祖秀莲照顾郭伍士,天好的时候,就把郭伍士偷偷背到家里,擦洗伤口。因家中无粮,没东西吃,祖秀莲就没黑没白地纺线,冒险到敌人占据的院东头集或姚店子集上卖了,买点小米熬粥给郭伍士喝。

过了些天,祖秀莲到洞里送饭时,闻到洞里有股子臭味,打开郭伍士的伤口一看,有蛆虫往外爬,吓得她赶紧闭上了眼睛,原来由于无药治疗,郭伍士肚子上的伤口里生了蛆。祖秀莲想到咸菜缸里招蛆时,投几片芸豆叶儿,蛆便被药得往外爬。于是,她便出来寻找芸豆叶子。虽然是深秋,临近冬季,山里地堑子向阳的地方还有没被霜打风干的芸豆棵子,祖秀莲采到了几把,把芸豆叶挤成汁儿滴进郭伍士的伤口,蛆竟一个个鼓涌出来……蛆出来了,郭伍士的命就保住了。祖秀莲为郭伍士养伤29天,其中有4天冒着危险将郭伍士接到家里,在这个洞里,郭伍士养伤25天。后来这个山洞,起名为藏兵洞。战争年代,桃棵子村附近的村民在祖秀莲带动下借用山洞掩护八路军,现成的山洞没这么多,村民们想了一个办法,将地堰上的地刨开,挖一个洞,洞上面用长条石头盖好,再覆盖上土,种上庄稼,开口在地堰,洞口用石块垒砌起来,从外面看不出一点洞穴的痕迹,即使鬼子汉奸来回在上面走动,也发现不了。用这种方式,村民匿藏掩护八路军伤病员及首长的家属数百人,无一人出现意外。

郭伍士的伤口日渐好转,祖秀莲打听到了八路军有个野战医院在10公里外的中峪村,就让张恒彬、張恒军把郭伍士送到医院接受更好的治疗。临别,祖秀莲抹着眼泪嘱咐他,不管走到山南海北,一定捎个信儿回来。郭伍士哽咽着说,无论战斗到哪里,也忘不了你这个“娘”。说罢已是泪水涟涟。张恒彬、张恒军等人用花篓筐抬着郭伍士,翻山越岭,将他送往中峪村,临近中午,他们到了中峪村村口,遇见两个八路军战士,说明情况后,战士帮着将郭伍士送到医院。郭伍士在野战医院养伤一段时间后,重返战场。

八年寻母情深似海

1912年,郭伍士出生在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千佛岭乡小道沟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全家住在一口破窑洞里,靠父亲给地主种地谋生。1937年春天,郭伍士听说延安有一支穷人自己的队伍工农红军,他说服了父母家人,决意去参加红军,并在黄河岸边找到了红军,实现了参军为百姓打天下的愿望。

郭伍士先是随部队在太行山区抗击日寇,这期间,党中央、毛主席发出了“派兵去山东”的号召,将取得平型关大捷的八路军115师派到山东作战,并从延安派出了一批军政干部,来到山东根据地。郭伍士随着部队来到沂蒙山区,被分配到八路军山东纵队当侦察参谋,多次出色地完成侦察任务,在挡阳柱战斗中与大批日军遭遇,身中五枪两刺刀,生命垂危之际为祖秀莲所救。伤愈后的郭伍士重返部队,负责看守部队的枪械物资仓库,他和战友避开敌人的多次扫荡,使这个流动的战地仓库未遭受损失,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1947年,我华东野战军粉碎了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二等伤残军人郭伍士经组织批准复员,他经过再三考虑,决定不回老家山西,而是来到沂蒙山区,报答沂蒙人民的养育和救命之恩。组织根据他的请求,将他安排到沂南县隋家店战备粮库工作。他一心思念救他生命的沂蒙母亲,但因当时伤势过重,养伤又在山洞内,只有四个晚上在祖秀莲家待过,已记不清村庄的模样,只记得祖秀莲叫张大娘。八百里沂蒙,山重水复,到哪里去找张大娘?工作之余,他当起了货郎、打狗子,一头挑着狗肉,一头挑着酒篓,走街串巷,踏遍沂蒙山山水水,行程几千里,寻找救命恩人。沂蒙山乡,时常见到一个挑着酒篓操着外地口音的买卖人,奇怪的是,他进村不是着急卖自己的酒,而是打听一个叫“张大娘”的人,他在村村寨寨见过了多少个张大娘,已经记不清。功夫不负苦心人,终于在他复员后的第八个年头,1956年,郭伍士挑着酒篓走进桃棵子,望着这山,望着这水,记忆的闸门訇然打开,大娘慈祥的面容,鬼子的狰狞面目,29天的养伤情节,历历在目。见到祖秀莲,郭伍士双膝跪地喊了一声:“娘啊!”泪如雨下。祖秀莲已经认不出郭伍士,郭伍士哭着说:“娘啊,您不认识我了?我是爬着来到您门前,被您救活的小郭啊。”祖秀莲摸了摸郭伍士后脑上的伤疤,又看了看他的假牙,忍不住哭喊了一声:“儿啊,你回来了!”

母子相见,走动频繁。有次祖秀莲为郭伍士做了一双鞋,让她的三女婿,张恒修的对象给送过去,郭伍士为三妹夫烙油饼吃,并让他带回两斤挂面。逢年过节,郭伍士都带上礼物来看祖秀莲。在农村,按照习俗,如果家里无儿,可以收一个儿子,而祖秀莲自己有一个儿子,再收一个外姓儿子有很多讲究。郭伍士提出要按照礼俗正式拜祖秀莲为娘,为她养老送终,祖秀莲决定打破旧俗,收下这个儿子。张恒彬当时任村里的大队长,主持了认娘拜儿仪式。

1958年,隋家店村修水库,动员村民搬迁,郭伍士申请到桃棵子村落户,好和娘团聚在一起。组织同意后,这年深秋,郭伍士用手推车推着家当和孩子,来到了桃棵子村。郭伍士寻亲期间,村里有个祖姓姑娘,因家里是地主,出身不好,经常挨批斗,受人欺压,郭伍士了解到,姑娘家虽是地主,但并未干过什么坏事,是善良之家,于是决定娶姑娘为妻。民政部门在复员军人调查时,发现郭伍士还没娶亲,就同意了这门亲事。到1958年,他们已有了4个孩子。来到桃棵子,村里分给他们粮食,但一时没有住宿的地方,大队长张恒彬腾出了自己的三间房,让郭伍士一家住下。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尽管桃棵子村人均地少,但郭伍士与桃棵子村血肉相连,村里开会一商量,给郭伍士一家分了土地。郭伍士在张恒彬家住了三年,直到村里给盖了新房子才搬出去住。

郭伍士来到村里后,进了村支部班子,担任支部委员。他勤奋工作,秉公办事,自己从不占一点便宜,深受百姓爱戴。村里考虑到他受过重伤,让他看护山林,他兢兢业业,早出晚归,杜绝了林木盗伐、山林火灾,他自己以身作则,连个干柴枝子也不往家拿。郭伍士身手好,枪打得准,村里让他训练民兵,他把民兵训练得个个像战士,多次受到上级的表扬。他还当起了学校里的课外辅导员,到附近村的小学,为学生讲自己亲身经历的革命故事。1982年4月,郭伍士作为特邀代表,参加沂水县第九届人大第二次会议,参政议政。

郭伍士的孝道当时已经远近闻名。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郭伍士一家所在的桃棵子村第三生产小队日工分值一角五分钱,他六个孩子,只有他挣工分,工分少,人口多,日子艰难。他每月有十几元的伤残补助金,每次领到钱后,郭伍士都买糖果点心孝敬爹娘,自己的孩子都吃不到。他跟妻子解释说,没有咱这个娘,我的命早就没了,哪来的补贴,哪来的这几个孩子,钱不是我的,是咱娘的。祖秀莲也像亲奶奶一样对待郭伍士的孩子,孩子们到她家,她把用来换油盐的鸡蛋煮了分给孩子们吃。特别到了清明节和端午节,祖秀莲提前把鸡蛋攒起来,煮熟了分给郭伍士的孩子。郭伍士的大女儿郭文荣一提奶奶祖秀莲,就想起奶奶给她煮熟的鸡蛋。她说,奶奶来我家,见到我们一边笑一边掀开褂子大襟,我们立马围上去,奶奶摸出几个鸡蛋,笑嘻嘻地递给我们,我们舍不得吃,睡觉都搂着。

祖秀莲的丈夫和儿子相继去世,郭伍士更加孝敬,过生日,郭伍士都是把她请到自己家里,拿出最好的菜肴招待。有年下大雨,祖秀莲门前的小河涨水,他要背祖秀莲过河,背到家里给娘過生日。当时,郭伍士已经近七十岁了,加上身上的伤时常隐隐作痛,腿脚也不利索,几个小伙要替他背,但他不肯,坚持自己背,让别人扶着,背过河后,他累得坐在一块石头上直喘粗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祖秀莲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带头参加合作社,中共沂水县委经常组织祖秀莲等英模人物做革命传统教育报告。我们见过一张她做报告的照片,祖秀莲坐在一张桌前,举着右手,侃侃而谈;桌上放着茶壶、茶水,身后是会议帘子,会标主题是“革命传统教育报告会”;左右有一副对联: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胜利。1966年1月,祖秀莲作为特邀代表参加沂水县第六届人代会,成为人大主席团成员。她八十多岁高龄,还去参加南墙峪水库修建工程,施工民工听说红嫂祖秀莲来到了工地现场,热情空前高涨。1976年,祖秀莲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77年7月,祖秀莲因病去世,享年87岁。这年6月,郭伍士老家的侄子在施工时被意外倒塌的一面墙砸在了下面,不幸遇难,郭伍士接到电报后急匆匆回了浑源县处理侄子的后事。这期间,祖秀莲病危,郭伍士接信后,连夜往回赶,回来时,祖秀莲已入土,郭伍士心如刀绞,跪在坟前痛哭流涕,一连三天三夜,郭伍士趴在坟头哭娘,哭哑了嗓子,哭肿了双眼,因伤心过度又加三天滴水未进,大病了一场。

张在召回忆,红嫂去世那天,县里和公社给她开追悼会,坟前的开阔地上站满了干部群众。悼词是京剧《红嫂》编导李瑜干先生亲自撰写的。李导演多次来桃棵子村体验生活,与祖秀莲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红嫂”走了,他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并写下了感天动地的悼词。祖秀莲去世12年后的秋天,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来到桃棵子,祭拜祖秀莲,带领随同的省市县领导,在墓前鞠躬悼念,亲手栽下了两棵松树,并题字:向老区人民学习!

红嫂光芒照千秋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时任山东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山东分会主席、著名作家刘知侠来沂水采访,多次在桃棵子村聆听、挖掘祖秀莲救伤员郭伍士的故事。桃棵子村的张道森回忆说,他那时七八岁,刘知侠经常到村里来,大高个,留着大背头,在他家里吃饭,说起话来笑呵呵的,到了晚上,许多邻里饭后在院子里坐着,祖秀莲三奶奶说着话,还有一些插嘴补充的。刘知侠把本子垫在膝盖上,那时也没有电灯,他就在月光下记录,时不时抬头问几句。刘知侠在沂水的采访笔记有一大箱,1960年在沂水城东岭,他根据采访来的素材,开始创作小说《沂蒙山的故事》,张大娘祖秀莲与郭伍士的故事深深感染着作家的心灵,他把祖秀莲与郭伍士如实地写进了小说《沂蒙山的故事》,这篇纪实性的小说1961年创作完成,末尾写着:1961年3月26日写完于沂水东岭。同年8月,小说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沂蒙山的故事》分在东岭上、风雪之夜、路遇、张大娘家里、山西人、解放、诞生地、赤石崮、向导、一碗鸡汤、尾声十一个章节,其中张大娘家里写的是祖秀莲,山西人写的是郭伍士。在写《沂蒙山的故事》的同时,刘知侠构思成了姊妹篇《红嫂》,发表在1961年第八期《上海文学》,作者在文末注明:1961年4月25日写完于沂水东岭。这两篇小说,创作完成时间仅仅相隔一个月,仔细研究里面的故事和人物形象,可以断定,《红嫂》脱胎于《沂蒙山的故事》,《红嫂》的主人公红嫂,就是《沂蒙山的故事》里的张大娘祖秀莲,可以说,祖秀莲是第一个被称作“红嫂”的沂蒙女性。刘知侠是第一个提出“红嫂”这一称呼的作家,为宣传红嫂这一典型形象,做出了卓越贡献。《临沂历史百年大事记》在记述红嫂的章节中,将祖秀莲放在首位,并做了详细介绍。

小说《红嫂》发表后,红遍了全国,走向了世界,被翻译成英、法、德等多种文字,风靡全球。1963年金秋,文化部决定1964年举行全国京剧观摩演出,推动繁荣现代京剧事业。山东省文化厅为选出优秀剧目参加全国的演出,举办全省京剧汇演。淄博京剧团将刘知侠的小说《红嫂》编排成京剧《红嫂》参加省演出,引起雷鸣般的掌声。《红嫂》和省京剧团的《奇袭白虎团》获选进京演出。为进京演好这出戏,《红嫂》剧组进一步打造,从青岛京剧团请调了著名梅派青衣张春秋,这时离演出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张春秋不分昼夜加班加点,所有唱词唱腔动作在20天里一气呵成,为京剧《红嫂》红遍全国奠定了基础。1964年6月20日,京剧《红嫂》首场在北京二七剧场上演,获得观众阵阵喝彩。第二场在首都剧场上演,刚出访回国的周恩来总理自己掏钱买票观看演出,剧组在演出结束时才看到周总理,总理上台与演职人员握手,夸赞剧目题材好、演得好,过后还专门召集了《红嫂》座谈会,提出了意见建议。全国汇演结束后,1964年8月12日,《红嫂》《奇袭白虎团》两个剧组到北戴河专程为毛泽东、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获得成功,毛主席握着张春秋的手说,哎呀,谢谢你们,演得好!并与全体演职人员合影留念。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毛主席作出指示:《红嫂》这出戏是军民鱼水情的戏,演得很好,要拍成电影,教育更多的人,做共和国的新红嫂。自此,京剧《红嫂》在全国唱红,各地剧团纷纷排演《红嫂》,来桃棵子村体验生活的演员络绎不绝。

此后,山东京剧团《红嫂》剧组多次深入桃棵子村体验生活,张春秋与祖秀莲同吃同住同劳动,剧组根据生活体验和了解到的更多祖秀莲与郭伍士的真实故事,对剧本进行了反复修改,并改名为《红云岗》,仍由张春秋主演。1975年6月,《红云岗》剧组送戏下乡来到了“红嫂”故里。时任沂水县党史办主任窦宪诺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他们在晚上演出的空余时间,把桃棵子村的祖秀莲接到剧组落脚的崔家峪公社党委园内。祖秀莲一到,剧组的演员就“轰”的一下把她围上了,张春秋和祖秀莲同坐在一条短长条凳上,膝盖抵着膝盖,细白的手握着粗黑的手,她们面对面交谈,亲切自然,让人感到她俩和众多演员的笑容是从心底流淌到脸上的。窦宪诺用“海鸥”牌120相机为她们拍照片,张春秋说,台上演员张大口唱时别照,那样照出来难看,几句话让人感觉她很随和。

1970年,中国舞剧团决定将京剧《红嫂》改成芭蕾舞剧,更名为现代舞剧《沂蒙颂》。中国舞剧团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创作演出团队,到红嫂故里学习和体验生活。1971年初春,春寒料峭,76人的艺术家队伍来到沂水县,一住就是34天。剧组不住条件好的县城,从北京直接到了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成立地、《大众日报》创刊地西北王庄,住在了社员家里。剧组徒步20公里,翻过一座高山,来到桃棵子村,拜访祖秀莲和郭伍士,听祖秀莲讲革命斗争故事,接受传统教育,他们为张大娘祖秀莲和群众演出了舞剧《红色娘子军》。劇组在沂水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写成了《中国舞剧团到临沂地区沂水县王庄区体验生活的情况报告》,报告中说:舞剧团的同志在沂水期间,植树7500棵,整修大寨田7亩,修筑河坝4道840米,整修地堰3200处,从不叫苦叫累。为群众演出8场,观众50000余人次,放映《红色娘子军》等影片40场,观众达20余万人次。当地干部群众称赞舞剧团:心红手巧干劲猛,庄稼活里逞英雄。个个干活赛猛虎,人人练得思想红。《沂蒙颂》编导李承祥在回忆录里说:踏上沂蒙老区的红土地,就会明白“鱼水情深”这四个字的分量。在革命老区,当年家家都是医院,个个都是护士,老百姓对子弟兵比自家人还亲。

1972年春,《沂蒙颂》在北京天桥剧场进行试验性公演时,引起强烈反响。主题曲《愿亲人早日养好伤》一夜走红:蒙山高,沂水长,军民心向共产党,心向共产党,红心映朝阳,映朝阳。炉中火,放红光,我为亲人熬鸡汤,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愿亲人,早日养好伤,为人民求解放重返前方,重返前方。

1973年5月16日,《沂蒙颂》在北京天桥剧场首演,北京演出后,剧组回到沂水,乡亲们搭起土台子,搬出自己的炉灶做道具,演员不辞辛苦,登台演出,群众蜂拥而至,路远的用手推车推着老人、孩子,赶来看演出,观众达数万人。后来,剧组应邀到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演出。1975年,八一电影制片场将《沂蒙颂》拍成电影,在全国城乡公映,“蒙山高,沂水长”优美动人的旋律响彻大江南北、长城内外。1976年,剧组还代表国家出访德国、奥地利等国,《沂蒙颂》登上国际舞台,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电影《红嫂》的拍摄并不顺利,断断续续,一直到1976年9月底才拍摄完成。

随着小说《沂蒙山的故事》《红嫂》、京剧《红嫂》《红云岗》、舞剧《沂蒙颂》及电影、电视、连环画等各种艺术形式的传播,红嫂在全国人民心中成为一个英雄群体的形象,成为革命战争年代众多舍生忘死、拥军爱党的优秀沂蒙女性的光荣称谓,被称作“红嫂”的人,除了祖秀莲外,还有明德英、王焕于、李桂芳、赵传春……红嫂已成为一个红色文化符号,一个向善向上具有博大胸怀的革命女性的象征,永载光荣史册。

红嫂故里小康路

桃棵子村历届党支部、村委会,不断传承红嫂精神,发挥山区优势,艰苦创业、砥砺前行,努力改变山区贫困面貌。

为让红嫂精神发扬光大,2012年,红嫂后人,村支书张在召筹措资金,带领村民在祖秀莲墓地东侧,建起一排瓦房,作为红嫂纪念馆。纪念馆基础设施正在建设中,村民纷纷翻箱倒柜找出珍藏的红色老物件捐献出来,纪念馆成功建成,对外开放。

2015年,在原纪念馆东侧,一座新的红嫂祖秀莲纪念馆落成。新馆由鹿成增、魏茂泉等昔日曾和祖秀莲一起生活过不忘红嫂情的一百多名老兵集资兴建。8月28日,秋高气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暨沂蒙红嫂祖秀莲纪念馆开馆大会在桃棵子村举行。中共山东省委原常委、山东省军区原政委赵承凤将军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原政委、主任李文朝将军致辞,并赋诗一首:大爱无垠气若虹,千秋红嫂耀沂蒙。情深似海汤汁里,恩重如山怀抱中。原济南军区联勤部政委张建设将军、山东省军区原副司令员冯祥来将军与沂水县领导为沂蒙红嫂雕像揭牌。300多名沂蒙老兵组成方队神采奕奕出现在现场。纪念馆建成后,前来参观学习的机关干部、中小学生络绎不绝,这里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随着新馆的建成,桃棵子村支部一班人把目光投向了发展乡村旅游,以此为依托,振兴乡村经济。2015年2月,省委组织部选派第二轮第一书记到村帮扶,杨传信被山东能源集团党委选中,出任桃棵子村第一书记。他与张在召带领村班子,立足实际,确立了“红色党建与乡村旅游相互促进,旅游发展与扶贫开发一体推进”的工作思路,提出了“人人都是红嫂家人,家家都是旅游景点”的概念,积极争取涉农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修路架桥、疏浚河道、绿化环境、发展特色农业,全面打造美丽乡村。成立了红嫂故里旅游专业合作社,进行专业化市场化运作,村民及贫困户自愿入股,合作社统一运营。为配合桃棵子发展旅游,第一书记多方筹资,建起休闲度假小木屋9套,改造传统居民石屋9套,全部交由旅游公司运营。设立了网上“沂蒙山特产”商城,发展特色“农家乐”,建起了沂蒙老山街民俗、红云岗宾馆,恢复了刘知侠旧居、战时邮局、知情老屋,形成了吃住游一体化服务。“旅游+扶贫”保障了村集体稳定增收,贫困户实现了稳定脱贫。经过组织考选,张在召从一千多名社区、村支部书记中脱颖而出,被任命为院东头镇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成为国家公务员、副科级干部。

桃棵子走出了一条乡村旅游的新路子,昔日的贫困小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桃棵子村党支部被中共山东省委授予干事创业好班子,并先后荣获好客山东最美乡村、山东省首批传统村落、山东旅游特色村、山东省历史文化名村、山东省文明村、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国际美丽乡村、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国家森林村居等荣誉称号。目前,桃棵子村已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这一项项荣誉犹如一串串珍珠,让桃棵子村熠熠生辉。桃棵子村发展的前景越来越广阔。

后记

红嫂祖秀莲的事迹,穿透世纪风雨,编织成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革命情怀,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熠熠星辉,永远激励后人前行。

红嫂祖秀莲纪念馆,闪烁着红嫂精神的光辉,照耀着蒙山沂水,成为一部生动的教科书,感化着每一个走进纪念馆的心灵。

今日桃棵子,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一年四季游客往来不绝,成为山坳里的红色明珠。

我们在桃棵子村行走,触摸历史的足迹,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仿佛都在述說着那段刻骨铭心的故事,不忘来时路。

从历史走向现实,走进绿色的山野,听鸟语,闻花香,看绿染群峰,观碧水清波,每一次呼吸,都透彻心扉。

在街巷中穿行,每一声问候,都充满亲情、深情,农家乐里,每一缕炊烟、每一缕菜香,都散发着缕缕乡愁、家的味道。

桃棵子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缩影,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桃棵子村破浪前行。

猜你喜欢
红嫂沂蒙
《沂蒙壮歌》
“沂蒙红嫂”现象及其当代社会价值研究
红 嫂
韩国汉诗中的沂蒙历史名人形象研究
描绘红色沂蒙新画卷
沂蒙妈妈与八路儿子的母子情
结合新的时代条件 弘扬光大沂蒙精神
“红嫂”故乡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