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丽娟
(河北省隆尧县医院,河北 邢台 055350)
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眼科疾病,泪液不足,可出现干眼症,且患者动力学异常,引起眼部干燥、异物感、眼部发红、视物模糊、眼痒和烧灼感,可影响视力,降低生活质量[1]。
纳入我院120例2017年2月~2018年12月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患者。随机分组,其中,药物治疗组年龄31~72(39.13±4.31)岁;男38例、女22例。发病的时间是2个月~6年,平均发病的时间是(2.13±0.24)年。
药物联合按摩组年龄31~74(39.01±4.21)岁。男40例、女20例。发病的时间是2个月~6年,平均发病的时间是(2.24±0.34)年。
两组基本资料可比。
药物治疗组采取药物治疗,给予适量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睡前涂抹在睑缘皮肤,每天1次,治疗2周。
药物联合按摩组则采取药物加上按摩治疗。药物治疗组基础上给予按摩,将睑板腺导管开口异物清除,大拇指腹对患眼颞部眼睑皮肤固定,顺时针或者逆时针,以食指支付对患眼下眼睑从下到上,上眼睑则从上到下按摩,每次10~15分钟,每周2~3次。每天晨间和睡前用清水清洁眼睑,给予清洁湿毛巾热敷双眼15分钟。
比较两组效果;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治愈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泪液分泌等相关试验结果;不良反应。
治愈: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消失,无异常分泌物,眼泪分泌试验大于10毫米,角膜荧光素染色阴性;有效: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状改善,分泌物异常减少,眼泪分泌试验10毫米内,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效果=治愈、有效百分率之和[2]。
采取SPSS 23.0对数据处理,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药物治疗组治愈23例,有效22例,无效15例,总有效45(75.00);药物联合按摩组治愈45例,有效15例,无效0例,总有效100%。
治疗前两组泪液分泌等相关试验结果相近,P>0.05;治疗后药物联合按摩组泪液分泌等相关试验结果变化幅度更大,P<0.05。
药物联合按摩组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治愈的时间短于药物治疗组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治愈的时间,P<0.05,药物联合按摩组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治愈的时间是14.31±1.57天。药物治疗组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治愈的时间是18.21±4.16天.
两组均无出现明显的严重不良反应。
目前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发病率逐年升高,引起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因素较多,其中,睑板腺分泌脂质成分异常可导致细菌感染和炎症因子升高,可导致眼部不适,并出现睑板腺形态异常和萎缩。另外,随着年龄增长和激素变化,雄激素减少,导致睑板腺分泌脂质减少而出现睑板腺腺管角化,导致管腔狭窄,对睑板腺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在治疗方面,药物治疗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含有的抗菌成分可对细菌生长进行有效抑制,且可对局部炎症反应进行控制。而按摩可通过先将异常的睑板腺分泌物清除,促使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减轻,促进微循环改善,辅以热敷,可促使睑板腺开口开放,增加正常睑板腺脂质分泌,减轻腺管阻塞,促进腺管开放和功能恢复正常[3-4]。
本研究中,药物治疗组采取药物治疗,药物联合按摩组则采取药物加上按摩治疗。结果显示,药物联合按摩组效果、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治愈的时间、泪液分泌等相关试验结果 相比较药物治疗组更好,P<0.05。药物联合按摩组不良反应和药物治疗组无明显差异,P>0.05。
综上所述,药物加上按摩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临床异常分泌物症状,促使泪液实验恢复正常,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