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静然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文化强国”的方针和政策,国家也重视文化发展中的各类行人才。这也为书法理论学科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所以我们急需教学规范,且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学校,从而培养出学、教、德综合型的书法人才。
因为书法不仅是写字与创作作品,更需要知识结构和文化修养的积淀。书法专业的学生更需要把握当前社会需求的契机,与时俱进将中国书法及其文化传承并发展下去。
就本校而言,是一所高师院校。注重培养中小学教师,在师德师风建设上,更应做到精益求精。所以,凡进入本校的学生,无论任何专业都开设写字课,并与教师资格证考核来促进学生的学习需求,已达到就业后板书和教案标准的基本要求。并设有多种多样的书法活动,如书法社团活动、各专业书艺展示、专家讲座等。在这个基础上2010年中文系又首届招收书法专业,2016年改为美术系招生,培养专业性人才,为当地中小学书法教师提供了高素质的生源。
师范生书法能力的高低也将直接影响中小学生的书写水平,及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书法是中国文化的符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对自然、社会、生命的思考,从而表现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人格精神和性情志趣的艺术实践。书法依附于传统文化当中的文、史、哲等元素使之更有博厚的底蕴;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借着书法艺术和书法教育来推动人文的发展。
所以无论是在高等院校还是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都是必须的。
(1)专业院校逐年增多,输出人才数量显著。
近些年,随着社会对书法教育的需求加大,许多学校相继开设书法专业,中小学的书法教师缺口也逐步明显。2011年8月教育部出台《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中一改写字教学的提法,推出了书法课的新提法,并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中,开展书法教育。
据北京师范大学调查,截至2019年10月,开办书法专业的院校类型有美术(艺术)学院、师范院校、综合院校和理工院校这四类。本科以上的高等院校共有135 所。地域上,除青海、宁夏、西藏、内蒙古等省、自治区外全国书法专业已遍布28 个省市。仅山西省本科院校开设书法专业就有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山西现代文理学院、太原师范大学、大同大学、晋中学院;专科学院有忻州师范学校、运城师范学校、山西艺术职业学校、朔州师范学校、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可以看出国家教育部对书法教育也要达到普遍性,对中小学书法教育的要求更高,也更要求除写字之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这就需要高师院校等培养出更多书法教育人才。每年约有3000 名左右或更多的专业学生进入社会就业,并活跃在书法的教学理论研究或实际操作和相应的学术领域,对当代书法教育的理论和创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学科体系更加趋于完善,并带有自己的特色。
通观全国高等书法教学类型,各个高校书法专业的培养方案侧重点有所不同,大致分为文化系列和艺术系列。也是根据文史类和绘画类专业出现,各类高师院校也进入老牌的师资院校进行培训学习,再根据本校需要、结合本校的发展来配备有特色的教学资源与环境。
大多数高师院校的书法教学没有形成健全的教学体制,书法专业名称和方向名称也很混乱,这必将阻碍书法专业的进一步发展,书法专业的招生和学生培养也受到限制。所以这项工作志在必行,也很急迫。
相关部门应组织全国书法教育专家编写出版全国书法专业本专科、师范类适用的理论和技法教材、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实例,切实有效地用一种统一的、规范的教材来实施教学。
展览和比赛是展示和发现人才的有效途径,而且书法作品最好的展现形式也是以悬挂为主的展览。有利于培养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书法专业工作者。同时,给予中小学书法展览比赛的竞争意识,从展览中找出差距,知不足,在心理上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得到教师自身和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文献研究的拓展及技法的讨论也是必不可少的,要两手齐抓,技道双进!
针对招生问题,建议教育主管部门认真组织有关专家研究讨论,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高校书法专业招生考试纲要,统一考试科目、考试内容、考试方法和录取原则。因为现在有些省份还没有设置省内统一考试,给想报考书法专业的学生带来极大的不便。
针对硬件设施问题,呼吁尽快规划和建设高校书法专业教学条件规范。为书法专业班级配备专业教室,为书法教师配置教学用具,为学生配备专业书画课桌、画毡等。在这些基础上,还应配备专业的电视机、影碟机、投影仪等多媒体设施、书画临摹创作教室及书画图书、期刊资料室等。
目前,书法专业师资不足的现象则较为普遍,而且各个学校聘请的兼职教师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有的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艺术造诣颇高;有的则由其他科目的老师兼课,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流动性也极大,保证不了稳定的教学质量。所以专职教师的稳定性、持续性和专业性是课程保障的条件之一。也应加强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整体体系的建设,鼓励培养出来的高师学生进入中小学,形成自下而上的完整书法教育体系
当代高等教育对传统文化关注的结果,是教育创新发展的结果,然而书法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传统的学科,但实际又是近年才兴起的学科,很多问题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善。书法教育不仅是学生掌握书写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陶冶情操、培养健全人才的渠道,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促进全面和谐社会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