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亚飞
(黑龙江省生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尽管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人生的生活带来便利,但城市的工业化发展及矿区的过度开采对矿产资源的赋存、社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均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根据市场不完全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地质环境由于人为原因发生灾害的次数已经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且灾害覆盖范围越来越广,已经位居世界灾害前几名[1]。主要由于人们在进行资源开发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认知程度较低。
随着矿产资源与地质生态环境的灾害预防措施的逐步实施,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对地质生态环境的发展起到了抑制作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例如,在灾害预防中资金的投入较低,或部分地方官员对灾害预防资金克扣,导致灾害预防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部分工作人员在进行灾害预防过程中的工作态度较消极,无法按照标准开展对应的预防工作;虽然一些矿区已经安置了灾害监测装置,但在应用的过程中没有起到实际的作用,因此对于灾害预防措施的研究已经成为了刻不容缓的问题,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以下将开展矿产资源与地质生态环境的灾害预防措施问题的分析,为后期灾害预防工作的开展提出正确的解决策略。
针对传统地质灾害预防措施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多种问题,以下将从灾害预防资金、灾害预防工作流程、灾害监测体系、灾害预防知识普及程度4个方面,开展矿产资源与地质生态环境的灾害预防措施问题的分析。
结合当下矿产资源与地质生态环境的灾害预防现状,以下将从灾害预防资金方面,开展预防措施问题的分析[2]。尽管社会中一些公益性岗位已经为灾害预防建立了对应的捐款渠道,但由于矿区或生态环境的完善需要投入的资金过大,造成资金在灾害预防中发挥的主动性未能完全表现出来,导致后期的灾害预防效果相对较差。
同时,以维护生态环境及矿产资源为根本的社会投入理念的建设,尚未深入人心,导致社会中大部分人仍为意识到地质生态灾害对人们生活造成的危害,进而通过社会渠道收集的资金仍然存在很大的缺口。
由于当下继续治理的生态隐患点相对较多,因此,需要将灾害频发区域的工业化厂址或附近生活居民实施整体迁移,但不论厂址迁移或调整居民生活区域,其工程实施所需的经费仍然为较大的金额。且部分工业化企业中包含大型的工业生产设备,一旦实施调整,需暂停工厂的生产活动,一方面对企业的生产活动造成影响,另一方面,生产设备的二次安装及保养费用的筹集存在一定的难度。
针对上述分析的灾害预防资金缺口较大存在的问题,下述将从相关灾害预防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方面,开展矿产资源与地质生态环境的灾害预防措施问题的分析[3]。
根据相关地质灾害预防政策提出的要求,当矿产资源赋存程度低于20%时,便说明矿区存在矿产资源抑制的现象,但一些工作单位的员工在工作实施的过程中,没有按照实际矿区资源赋存量汇报,甚至一些员工擅自利用勘察设备收集矿物资源,利用自己的私职为市场内工业化企业提供开采的便利条件,而从中牟取一定的利润,导致矿区的资源分布的不规律。
同时由于矿区勘察工作人员在进行对应的矿区勘察过程中,没有按照设备使用规则,不规范的开采资源,造成资源的浪费。且在后期矿区资源维护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不但对地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同时对不可再生能源造成了浪费。
结合上述分析的灾害预防工作不规范为矿产资源与地质生态环境的灾害预防措施带来的问题,下述将从灾害监测体系建设的完善程度方面,开展详细的研究。
尽管一些区域已经明确的认识到一个相对完善的灾害监测体系对灾害预防带来的便利条件,但大部分地区对于灾害预警设备建设的投入仍存在缺口[4]。例如,一些区域还没有一个规范化的灾害联动人员队伍,一旦出现矿产资源与地质生态环境的灾害,便会出现人员调度紧张的现象。且对于调度人员的工作职责尚未明确,出现预防或治理中的误差,没有切实际的将责任落实到个人,造成对于灾害的治理效率较低。
除此之外,乡镇与城市之间存在过大的贫富差距,两者之间缺少正确的灾害处理沟通渠道,一旦乡镇区域出现对应的地质灾害或矿区灾害,乡镇人员没有对外的沟通方式,导致灾害治理工作出现延迟现象,加剧了灾害的影响范围。
针对上述对于灾害监测体系的分析,下述将从公民的灾害预防知识普及程度方面,开展矿产资源与地质生态环境的灾害预防措施问题的分析。
由于地方政府对于矿产资源重要程度或地质生态环境灾害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公民缺乏对于灾害的正确认知,对应的对于灾害的预防能力较差,一旦出现大型的地质环境灾害,极易出现人员的恐慌,造成人员之间的踩踏事故,加剧灾害的影响范围,没有对应的自救能力[5]。
除此之外,公民的动员机制尚不成熟,出现灾害时,无法利用身边有限的资源及时的发出求救,为自己争取时间,因此在后期的灾害预防措施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联合地方政府,加大对于矿产资源及地质生态环境的宣传力度,提高公民的自救能力,实现多种地质生态环境灾害的预防。
基于灾害具有破坏性较高、影响范围较广的特点,文章从灾害预防资金缺口大、灾害预防工作不规范、灾害监测体系建设不完善、灾害预防知识普及程度低等方面,开展了矿产资源与地质生态环境的灾害预防措施问题的分析。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帮助。因此在后期的发展中,应有效的整合不同矿区内矿产资源的赋存特征、地质生态环境,结合灾害的突发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及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