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旭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安徽 阜阳 236000)
现阶段,在农机组织合作发展进程中依然存在着些许问题,比如农机合作机制不健全、农机合作组织管理水平有限与综合性服务不够完善等等[1]。农机专业合作社有关工作人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就会限制农机合作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农机专业合作社应结合发展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以此探寻促进农机合作组织有序发展的途径[2]。
(1)农业生产组织化规模扩大
近些年来,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大型农机具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同时当地政府也将更多的补贴资金投入到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当中,进一步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但是,由于大多数农机合作社从业人员都是来自于基层田间作业,他们对于信息缺乏敏感度且无法精准把握相关的农机信息,往往依靠自身的经验来进行农机组织管理与区域农业生产,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组织制作设的专业化、集中化发展。基于此,当地农机专业合作社可充分利用组织人员多、信息广的优势,广大农机从业人员应当确定明确的农机服务目标,使得农业生产更具目的性组织性,从而强化农机作业过程的规范化。
(2)农机具利用效率逐步提高
在现代化农业生产与农机合作组织专业化管理过程中,如何提高农机具利用效率并有效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是当前农机合作社发展中重要的任务。农机专业合作社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作用,可实现各种农业机械的合理购买与配置使用,通过不同农机具的集中调剂使用,可进一步提升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农机专业合作社可结合田间作业需求,灵活匹配相应的农机具,以此达到一机多用的效果。农机合作社将各种农机设备器械应用于田间作业能够有效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农业专业合作社可发挥自身的组织管理优势,科学合理配置各种各样的农机资源,这样既可加深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又可增加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3)加速农村土地流转
随着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持续流逝,造成了大面积田地无人种植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农机合作社可大力推广机械化种植,借助农机具类型多、生产效率高与机动性强等特定,以大规模连篇机械化作业代替传统人工作业,以此减少人工成本投入,并大幅提升农业机械化作业效率。将更多的农机具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可有效节省农业生产支出,进一步增加农业生产投入产出比。促使更多的农机合作社服务于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打造从各种农作物的耕种到粮食收割的机械化服务,这种大面积机械化农业作业无需农户投入过多的精力,以其全程一站式服务,为广大农户提供育苗育秧、耕地整地、机器播种等全套服务,不仅解决了当地农村劳动力匮乏的问题,而且在极大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田间作业的负担。广大农户通过与当地农机合作社签订土地承包合同及农机具租用合同,与此同时,农机专业合作社向各大农户提供相应的农机具,如此便可加速农户的土地流转,从而有效缓解大面积农村土地因缺乏劳动力而无人种植的情况。
尽管农机专业合作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获得了当地政府及广大农户的支持与肯定,但是在实际的农业合作社发展进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需要当地农机专业合作社重点关注,农机合作社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健全的农机合作机制
一些农机合作社的层次相对比较低,在组织管理上还比较松散,总体上来说其服务功能、规模实力不够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农机合作社的辐射带动性。一些农机合作社仅仅是为了响应当地政府号召才成立,农机合作社的日常工作就是开开会、走走流程并没有展现出实质性的作用。还有一些区域成立农机合作社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国家及地方政府的资金补助与优惠政策支持。很多机制合作组织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但是这些制度只是参照借鉴其他与农机合作社经营管理经验,并没有根据合作社自身的实际情况,使得这些规章制度与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组织管理不相适应。以往农机合作社的大多数农机手都是独立作战,缺少集体组织管理,一些农机工作人员的文化素养不高、管理意识淡薄,农机合作社的工作人员不能严格按照相关种组织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农机具的管理及相关工作。这些工作人员通常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长期处在这种组织管理模式下,极其不利于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设与发展。
(2)农机合作组织管理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农机合作社的管理人员都是当地村组干部与农机大户,这些人在当地农户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他们部件掌握扎实的农机操作技术与丰富的农机设备使用经验,同时还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可带领当地农户实现共同致富,对于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前期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农机合作社规模的不断扩大,这类农机合作社管理人员的能力就稍显不足,大多数管理人员都来自于基层,他们不具备组织管理、协调统筹以及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更加无法有效解决农机合作社日常组织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3)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综合服务有待完善
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俞渐短缺,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对于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综合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机专业合作社既需要向广大农户提供农作物耕种、收割等农业生产服务,还需要提供相关的田间管理、农产品深加工等农业生产增值服务。实际情况下,多事地区的农机合作社的规模有限,其综合性服务能力比较弱,无法为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一些农机合作社无法为已经签订合同的农户提供相应的服务,进而造成农户的经济效益受到损失。随着大型农机具的大范围推广使用,而相应的大型农机操作使用培训却无法紧跟时代步伐,许多农户没有及时掌握大型农机具的操作技术,因而降低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综合服务能力。
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社优化发展,提高各种农机具使用效率,需要合作社积极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以机械化生产代替人工田间作业,并全面实行联产责任承包制。农机专业好合作社应大力宣传农机具,坚持自愿原则,将农村零散的土地进行集中的机械化生产,实现有组织、有目的的大面积连片种植,在此基础上,农机合作社应当提供专业化、全方位的服务,农机专业合作社可结合当地农村田间作业的实际情况,积极推动农业生产的联产联动。就当前农业发展来开,要想发挥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优势,需要提升农机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的组织管理能力。农机合作社应当吸引更多专业型管理人才投身于农机管理过程中,当地政府也应当增加资金投入来进一步加强农机合作社的服务品质,构建联合农机专业合作社。相较于单个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综合服务性能更加突出、农机具的类型更加齐全,且多个联合农业专业合作社在技术条件、生产设备及土地资源规划上更具优势,所以说组建区域联合农机专业合作社更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生产。
结合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及相关性问题,农机合作社应当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大力推广各种类型农机具的使用,并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