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国荣
(师宗县农业农村局蔬菜站,云南 曲靖 655700)
师宗县2019年全年种植蔬菜2.64万hm2、产值70430万元,其中:生姜3666.67hm2、产量7700万kg、产值11000万元,辣椒6666.67hm2、产量6900万kg、产值7500万元,食用菌2万m2、产量43万kg、产值130万元,秋冬马铃薯3333.33hm2、产量8800万kg、产值8000万元,其它蔬菜1.27万hm2、产量55000万kg、产值43800万元。所产蔬菜80%销往广州、台湾、贵阳等市场。近年来,全县蔬菜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以平均5%和4.5%的速度增长,但外销量却逐年减少,20%的蔬菜在本地销售,蔬菜总产值增幅不大,呈现出蔬菜生产面积增加,产量增加却不增收的局面,部分蔬菜品种甚至出现卖时难的情况。
师宗县有蔬菜面积1.91万hm2。其中,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蔬菜基地4666.67hm2。虽然近年来,县里通过中低产田地改造,提高土地产出率,但由于投入资金少,改造后的地块和蔬菜基地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同时,部分蔬菜基地也存在着基础设施老化、人为毁损等问题,急需更新。
近几年来,本县没有投入资金进行大面积的蔬菜基地设施建设,原有的基地基础设落后,难以提高蔬菜基地的产出率。
经实测,2019年产优质蔬菜达3000kg/667m2以上,比2018年同期增产16%,但收入却没有达到相应的增长。说明前几年本县蔬菜生产在农产品处于卖方市场时,依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扩大蔬菜种植面积,以蔬菜产量的增加来实现增加收入是切实可行的。但近年来,随着市场的变化,特别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原来以种植粮食为主的乡镇都把发展蔬菜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增产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施,蔬菜产业发展非常快,对近郊蔬菜生产造成了重大冲击,蔬菜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蔬菜价格低迷,出现卖菜难现象。如仅依靠扩大种植面积来增产增收难度很大。
市场机制相对成熟、灵活性较高,商品供求相当敏感,这就要求蔬菜产业要以市场为中心。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要有长远观念,大局观念,要有利于蔬菜产业的持续发展。但由于部分基层干部对农业结构调整的认识不深,对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认识不足。对农业结构调整缺乏长远规划,部分农民只求短期效益,盲目种植,对市场缺乏前景预测,造成实际生产与市场销售脱节,供过于求,大幅下降价格,造成卖菜难,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的现象。
本县在农业结构调整中,侧重减粮增菜,蔬菜种植面积由2000年5800hm2增至2019年2.64万hm2,但是全县蔬菜在种植上没有特色,主要以大宗品种为主。缺乏市场需求量大的反季蔬菜,以及价格高的名、特、优蔬菜。
(1)县委政府要出台相应的政策,建立保障机制,从种子、农药投入等方面给予专项资金扶持。同时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加强无公害蔬菜的品牌认证,利用好品牌效应。
(2)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服务体系。选择在无工业“三废”污染的地区建立蔬菜基地,并组织优秀技术人员做好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技术指导工作;禁止使用违禁、高残农药;严格执行合格产品进入市场。利用好师宗县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探寻适合本县发展的无公害蔬菜生产模式与技术规范。
(3)打造无公害蔬菜品牌,提升产业质量。树立“品牌即是市场竞争力”的观念,以认证的辣椒、生姜、山地蔬菜三大品牌为主,着力打造本县无公害蔬菜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无公害蔬菜的质量,提升产业效益。其次要建立专门的销售中心、配送中心、专卖店等,培养无公害蔬菜销售、销费群。引进龙头发展深加工,创建品牌,实施蔬菜产业化发展,实现本县蔬菜生产必须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4)严格遵循无公害蔬菜生产质量要求
为保证蔬菜生产质量,要严格遵循国家和本省的规章制度规范生产、规范经营、规范消费、规范管理。依法保护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禁止超出标准的蔬菜在市场内流通。
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本县蔬菜产业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通过龙头企业直接向生产基地订购,农民按合同实行订单生产,由企业面向市场,降低农户的市场风险,保证农民的收入稳定增长。而龙头企业通过对蔬菜进行筛选分级、加工、包装后进入市场和超市,增加产品附加值,企业也能获得较高的收益,全面带动生产基地的发展。
品牌是打开市场的通行证,蔬菜生产只有通过品牌宣传,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才能让产品进一步拓展市场,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因此,本县蔬菜产业的持续发展,要把增强品牌效应作为一项重要举措来实施。科技是蔬菜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要加强高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工作,创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统一发展的现代农业技术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