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组织乡村治理能力存在问题的研究

2020-12-10 02:33
新农民 2020年23期
关键词:德治公共服务主体

罗 依

(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兴义 562400)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了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横向看,乡村振兴既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振兴,又包括治理体系创新和生态文明进步,是一个全面振兴的综合概念”。乡村治理能力的提升直接影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完成,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乡村治理能力提升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次研究,通过对乡村治理的现状的调查分析,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乡村治理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

1 治理主体上存在的问题

1.1 乡村治理主体单一

目前,在社会治理主体方面,我州乡村治理的主体比较单一,大多集中在乡村两级干部上,这给乡村两级干部带来了压力,同时,长此以往,会使得乡村治理的权利集中在基层政府手里,这实质上会使得村民的参与度不高和村委会参与治理的积极性降低。

1.2 政府职能转变较慢,治理能力弱化

乡村治理现代化要求在治理主体上要呈现“多元化”共同参与治理,但是,从我州乡村治理的现状看,要想形成“多元化”主体治理模式还要更多的努力。从我州的实际情况来看,乡政府仍然是乡村治理中最大的主体,掌控者乡村社会事务的各项管理工作,对乡村仍然处于管理阶段而非治理,在政府治理乡村的过程中,出现乡政府角色转变较慢、角色混乱、职能定位不清、履行自身职责不到位等问题。

1.3 基层党组织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不够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基层党组织也面临了新的情况和挑战。随着农村的发展,农村人员的结构变得复杂,在基层党建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较弱。在党建引领作用上,乡村基层党组织发挥不够充分。

1.4 乡村治理中群众参与度不高

就我州乡村治理状况而言,在群众参与上村民的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不够,乡村治理和社会事务等重要决策上,以乡政府决策为主,广大村民群众的参与率和参与意识较低,而且决策的公开化程度也较低,信息只掌控在少数人的手中,村民参与度都不高。

2 治理内容上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乡村治理缺乏经济基础

乡村治理需要一定的资金作为基础,乡村治理的资金来源大部分来自政府的财政支出,少部分来自社会捐赠和村民自筹,近些年,乡级政府的财政压力也越来越大。从我州实际情况来看,除部分乡村依靠旅游行业经济发展较好以外,大部分的乡村经济发展都比较落后,不能够很好的为乡村治理提供经济基础和保障。根据对我州乡村经济情况发展分析,导致经济发展落后由两方面原因,一是产业发展不均衡;二是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乡城镇流入,也给乡村经济发展带来了人力资源方面的挑战。

2.2 乡村文化得不到充分发展,乡村政治环境桎梏的影响

乡村文化主要是指乡村里通过家族、地域联系起来的有着明显特征和底蕴的文化形态,乡村文化是在乡村历史发展中由广大农民群众所创造形成的。就目前州内很多乡村来说,由于城镇化建设和易地扶贫搬迁的实施,使得乡村文化的载体正被一步步的瓦解,文化资源的缺失给乡村的治理带来严峻的挑战,使乡村治理没有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支撑,有可能造成治理的无效。

2.3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较低

在公共服务提供上,公共服务提供的水平与乡村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加之政府在公共服务管理上职能的转变缓慢,认识不到位等原因,导致乡村公共服务提供水平普遍偏低。从我州乡村普遍情况看,无论在教育、医疗、养老以及基础设施保障上都无法满足需求。

2.4 农村生态环境得不到有效改善

我州乡村地理位置呈现居住分散、地域范围广,又加之喀斯特地貌的影响,无法很好的保护生态环境,导致在乡村的统筹治理上有一定的困难。此外,我州乡村生态环境中,如今难以解决的问题是乡村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这也给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3 治理目标上的问题

乡村治理目标不明确。当前,我州大部分乡村的治理目标都不是很明确,导致在治理方式的选择上有很大的随意性。我州各个县的乡村在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不同,各个乡村所面临的实际情况都不尽相同,因此,不能够采取统一的标准来对所有的乡村来进行治理。

4 治理机制上存在的问题

在乡村治理机制的问题上,针对我州大部分乡村的实际情况,大多数的乡村都没有形成统一有效的治理机制。首先,在乡村基层自治上,乡村基层自治的权利较小,大部分流于形式,这既是政府独揽治理权力的后果,也是村民群众受传统观念影响的结果,村民自治力度不够,形式受限;其次,乡村治理中乡村法治体系不完善,乡村法律体系本身存在不完善的现象,没有建立健全监督体系,村民本身的法制意识也不高;再次,在乡村德治方面,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以及易地扶贫搬迁的力度加大,乡村“德治”功能业逐渐弱化,乡土文化的缺失、传统观念的影响、乡贤作用的弱化等都给乡村的“德治”带来了困境;最后,大多数乡村在“自治、法治、德治”的治理机制上认识都不到位,根本无法建立起三者的联动机制,这给乡村治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猜你喜欢
德治公共服务主体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论碳审计主体
用“问道”之理 求“德治”之功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新冠病毒及公共服务观念的渐变
何谓“主体间性”
荷叶礼赞
政府购买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实践探索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投入效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