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剑 袁铭
大布江拼布绣根植于湘南的物产资源,其产品包括围嘴、童帽、肚兜、背带片、百衲被等日用品,体现了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民俗的良性互动。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与周边地区和民族相互交融,完成了多元文化的交融汇合,成为传统文化观念的综合呈现。
拼布绣;分类;民俗特征;文化内涵
拼布绣是在传统女红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以各色碎布拼贴、缝合为主要工艺、具有浓郁湘南民间特色的刺绣种类,广泛分布在郴州市永兴县、资兴市、桂东县、汝城县等地,尤以永兴县大布江乡等地为中心,因此又名为大布江拼布绣。拼布绣产品中,婴幼儿用品用于新生儿出生、满月、周岁等重要节点,亦有产品大量用于婚礼的嫁妆,是新娘勤劳、节俭、心灵手巧的见证。大布江拼布绣综合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福,彰显厚重的民俗文化和悠久历史底蕴。
大布江拼布绣与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产品均为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蕴藏着劳动妇女的纯真情感。从目前可见的实物来看,大布江拼布绣产品主要包括围嘴、童帽、肚兜、背带片、百衲被等。
围嘴又称为“口水兜”,郴州方言叫“口水珈”。(图1)围嘴佩戴在婴幼儿的胸前,接住婴幼儿的食物、汤水、口水等。佩戴围嘴的目的是不弄脏衣服,因此具有较为显著的实用功能。大布江拼布绣中的围嘴,形制变化丰富,大体可以分为半月形、双片对称形、四方形、多瓣圆形等,有着较强的观赏性。
在大布江当地,童帽是外婆给外孙最好的见面礼,蕴含长辈期盼孩子健康成长的情意。童帽常见缀有银质的铃铛和其他配饰,除了寄托驱邪避灾的情怀外,铃铛发出的声音,能够让家长判断孩子的远近距离,具有一定的使用功能。郴州具有“有色金属之乡”的美誉,银饰在童帽装饰上较多,主要是“十八罗汉”“菩萨”“狮子”“龙”等装饰纹样,以及“长命百岁”“长乐永康”之类的吉祥文字。
图1 蓝地拼补虎纹单片围嘴
图2 黑地拼补五色虎纹凉箍
图3 黑绸地贴补彩绣花鸟纹牛角帽
图4 黑地拼补鱼戏莲纹肚兜片
根据季节的不同,童帽又可分为凉帽和牛角帽两种。凉帽是婴幼儿夏季佩戴的帽子,造型较为简便,又叫“凉箍”。(图2)由于婴幼儿的头部骨骼软弱,需要重点保护,佩戴凉帽的作用一是防止伤害,二是护住脑门脑勺防止着凉。牛角帽的帽身为圆形,有护耳,帽顶有两个牛角状装饰。(图3)戴牛角帽寓意为小孩身体结实,健康成长。
肚兜是围系于胸前并遮盖肚脐眼的单块面衣物,具有防止小孩着凉的实用功能。(图4)肚兜的装饰纹样基本上是趋吉避凶、吉祥幸福的主题,常见有喜鹊、凤凰、鸳鸯、牡丹、莲花等,构成“凤戏牡丹”“长命富贵”“麒麟送子”“连年有余”“连生贵子”等吉祥寓意。
背带是背负婴幼儿的专用物品,又叫“背儿包”。背带由背带片及其四角的长带组成,背带片是其核心部分,一般为长方形,长30厘米左右,宽15—20厘米左右,装饰着象征和寓意长命富贵、吉祥如意的内容。(图5)背带片的四角系上长带,带子的长度基本相同,一般均应超过100厘米,带子宽度一般约为3至5厘米,不宜太窄。使用背带时,先将婴幼儿坐在背带片并固定在母亲背上,将上面两根带子从肩膀上方绕至胸前,再将下面两根带子从腰间两侧绕至胸前,最后将上下的带子系结扎紧。
百纳被是一种样式特殊的儿童被面,由很多个家庭贡献出来的碎布缝制而成。(图6)在大布江等地,遇有婴儿出生后身体不好等情况,则由孩子福气比较好的娘家长辈,去向近邻中儿女双全的人家去讨要碎布做成儿童被面。讨要碎布时,对姓氏和布的颜色也会有要求,主要是姓“陈、程、刘”等谐音“成、留”的人家,寓意长大成人成才。布块则以紫色和蓝色为最好,因“紫、子”同音,“蓝、拦”代表拦截,妖魔鬼怪就收不走孩子。
民俗文化是在民间形成的、由当地民众参与的风俗生活文化。郴州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赋予了粮、棉、油、麻、茶、菜、果、药等多种作物的生产,为拼布绣提供了原材料保障。良好的手工制作环境,为拼布绣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二者共同孕育了以大布江拼布绣为代表的民间刺绣。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拼布绣从生产制作,到消费使用,都与湘南人民的生活紧密相连。
在传统的物质生活民俗中,衣食住行是人的生活基本构成,首当其冲的便是在纺织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制衣生产。中国传统纺织技术出现较早,以麻作为纺织原料的历史近5000年,也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养蚕缫丝技术的国家。郴州当地种植的苎麻产量高、质量优,郴州不同地区的县志都有所记载,《永兴县志》记载“水田惟种稻食,亦惟以稻为主,山土方种杂粮,芝麻、烟叶、苎麻、靛叶为最多。”[1]到清嘉庆年间“最高年产百万斤,在闽、粤市场上享有盛名”[2]。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永兴“县人种桑养蚕,绸绢产量逐年増加。”[3]当地盛产麻、棉等纱线原材料,并据此纺纱织布,形成传统社会“女织”的基础。进而在其中发展刺绣,成就了蔚为大观的民间纺织刺绣工艺。大布江拼布绣作为典型的女红类别,在传统社会更是每一位妇女都要研习的基本技能之一。
图5 白地黑边拼补南瓜花卉纹背带片
图6 杂色地拼补花鸟纹十二片百纳被
图7 外婆家给新生儿的贺礼
图8 蓝地拼补刺绣喜鹊登梅纹荷包片
湘南境内以山丘为主、地势自东南向西北倾斜,山地气候多样、自然资源丰富,成为炎帝神农氏发现嘉禾、开创原始农耕文化的发祥地。现有文献考证,大布江拼布绣所在的永兴县女红传统悠久。清乾隆《永兴县志》载:“(衣服)尚布素,冬棉、夏苎,敝不敢弃。所衣之布,成自家人手,谓之‘家机布’。”[4]当地人们使用土产纺纱织布,是女性典型的物质生产方式。同处于湘南区域的其他县市莫不如此,“清代、民国时期,纺纱织布是县境妇女传统的手工业,姑娘从小学纺纱绩麻。入夜,农村则是处处布机响,家家纺车声。人们穿着,包括衣服、被褥、鞋袜、脸巾,无一不是家织土布,穿‘洋布’者甚少。”[5]“内衣、帽、鞋、袜均为手工制作。多数是自缝自用,富裕人家也有雇工缝制的,只有少量成品流入市场。”[6]可见,传统社会里郴州地区妇女均从事织布纺衣的生产,即使破损的衣物,也不丢弃,而是进入重复利用的程序。
在传统民间社会,妇女“春夏绩麻,秋冬纺棉,贫苦者以此赡其家。至勤针绣,理中馈,浣衣裳,虽贵盛之家亦然”[7]。从事纺纱织布等生产工作,几乎是全社会女性共同的工作。女红做得好不好,成为评判一位女子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在郴州地区,妇女纺织被当作是祖训,必须遵守。另一方面,漫长的封建时期所形成的重儿轻女思想,历来为人诟病,而女红技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女童之所以可以“存活”的理由。清同治《桂阳县志》在叙述溺女童恶习的时候,言道:“女子之生六七岁后即可看蚕,八九岁后即可纺花,十余年之纺织足供数人之衣服而有余。彼生女者不过抚养数年之间,即可令其养蚕、治丝、纺花、织布,既可助父母日用之资,且可积蓄以作添补嫁奁之费,出嫁之后并可以勤俭佐其夫子成家立业,著内助之功。”[8]以此作为女童值得养育的依据。
悠久的纺织生产传统,为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是自给自足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湘南地区良好的生产环境为纺织生产提供了原料,勤劳的湘南妇女以此维系社会的基本发展,并成就了大布江拼布绣技艺的发展。同时,大布江拼布绣作为湘南民俗造物活动的组成部分,也是原生态民俗文化意识的体现,展现了民间艺术精彩绝伦的造物能力。
在社会生活中,礼俗是人生转折时期具有重大意义的民间习俗,充分反映了当地民俗文化。拼布绣在造物过程中融入对于天地、自然、生命的精神寄托,成为深度参与当地原生态民俗活动的典型载体。与拼布绣相关的人生礼俗活动,主要是日常生活习俗和喜庆习俗,包括贺生、婚嫁等。
图9 白地红边拼补老虎石榴纹背带片
图10 蓝灰地拼补经书纹四片围嘴
图11 蓝黑地贴补双钱纹四片围嘴
图12 蓝地拼补鱼戏莲纹单片围嘴
新生命的孕育是每个家庭最期待的事情。在永兴县民间社会,新生儿的“三朝”或“满月”“周岁”喜宴上,外婆家会准备精美的围嘴、牛角帽、背儿包、肚兜等拼布绣产品作为贺礼,寄托了亲情的厚重。《永兴县志》记载“妇女新婚后生育叫添喜。丈夫要带猪肉、糖果糕点、香纸和葱,到岳家报喜,俗称‘报葱,岳家将事先备制好的小孩衣服、红蛋回赠女婿。小孩满月兴做‘满月酒’,亲朋好友,不请自来,馈赠礼物,叫作‘看毛毛’”[9]这些拼布绣产品的数量依家境而定,以五件、九件、十三件居多。满月时其他朋友也会随礼一、两件婴儿用品。当地老艺人介绍,大布江的新生儿一般选择在出生、三朝、满月、周岁等某一个时间节点,大办酒宴,外婆家人会准备几担甚至二十多担礼品,礼品下面放米、米条等食物,上面用红纸盖上,红纸上面再放贴了寿、桃、石榴等吉祥图案的鸡蛋,最上面则放置童帽、虎头鞋、肚兜、围嘴等新生儿用品,为新生儿庆贺。(图7)贺生拼布绣的题材多是祝愿小儿身体康健、邪魔不侵,或者成人后仕途飞黄腾达等,代表着老长辈对于孙辈的疼爱,以及望子成龙的深厚情结。
婚姻是女人一生最重要的经历。传统社会中女性女红手艺的好坏,在婚嫁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嫁娶过程也是重要的展示过程。在大布江当地纳采、问名、纳吉、告期和亲迎等环节的婚嫁习俗里,女红一直穿插在其中。新娘通过亲手绣制的绣帕、鞋垫、荷包等(图8),证明自己的聪明灵巧。喜床上的喜帐一般由新娘亲手绣制,一般绣制龙凤呈祥、各式花草等吉祥纹样,横额下方用同色布料做活动床帘。此外,除了女方自己准备婚嫁物品之外,娘家人也会给新人准备的衣、钏、衿、帐等作为添箱,多取祝愿爱情美满、婚姻幸福、早生贵子等寓意,承载着长辈对于后代的美好祝愿及疼惜之情。
作为传统民间社会女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拼布绣在发挥实用功能的同时兼具装饰美观的效果,体现了楚越历史文化、汉瑶民族文化交融的特征,彰显出独特的湘南地域特色。其题材构成多元、表现形式多样,使得中华文化深厚传统底蕴得以综合呈现。
郴州地处湘南,湖南的“南大门”,与粤、赣两省交界,东连江西省赣州市,南接广东韶关市、清远市,西邻湖南永州市,北靠湖南衡阳市、株洲市,素有“楚粤孔道”之称,是历史上楚国和南越国的交汇之处。该地是南岭山脉与罗霄山脉交错、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分流的区域,亦体现了近代以来湖湘文化与岭南文化的交融与发展,成就了湖湘文化豪气自强与岭南文化拼搏进取的湘南文化气象。
除了地理环境的影响,大布江拼布绣还受到人文环境的影响。郴州境内有汉族、瑶族、土家族、回族、壮族、侗族等11个民族。定居少数民族以瑶族为最早,明末清初时期从桂东、桂阳、兴宁(今资兴市)陆续迁入,散居在延道乡十八、十九、二十都的崇山峻岭。[10]《搜神记》载,瑶族最早的服装为“织绩木皮,染以草实”,至汉代,便有“好五色衣”“衣裳斑斓”的特点。瑶族信奉祖先盘王,以犬为其图腾。在长期的汉瑶文化交融中,大布江拼布绣吸收了瑶族的文化艺术特色。大布江乡流传“狗头狮,牛头龙”的说法,指的是在拼缝狮子纹样时,都是以狗头代替狮头,用牛头代替龙头。在大布江拼布绣常见的老虎纹样中,虎齿是一个重要的表现元素,在当地也称为“犬齿纹”(图9)。瑶人信奉道家、佛教,有自己严格的科仪体系,大布江拼布绣中常见瑶人信奉的牛角、经书、铜币等来源于瑶族道教法器的科仪纹样。其中,经书纹(图10)和铜币纹(图11)常常出现在儿童围嘴上,除了驱邪更是赋予了求福的含义。
从大布江拼布绣各类装饰主题来看,蕴含其间的文化观念生成,深受传统阴阳哲学观念的影响。祈福纳吉是大布江拼布绣的永恒主题,并在拼布技艺的基础上,形成了传统社会“物尽其用”“用物惜物”的优良品质。
传统吉祥观念由来已久,与古人“敬畏天地”的哲学思想密不可分。人们将生老病死归结为一种冥想的自然力量,把生活中的美好愿望寄托世间万物,自然界的动物、植物被约定为美好含义的符号或象征。最能体现祈福保平安这一主题的莫过于孩童养育方面,从出生到成长、从头到脚、从里到外,佩戴围嘴和牛角帽、身穿肚兜和百家衣,无不都体现了长辈对孩子的祈福与期盼。大布江拼布绣的题材内容,都是围绕着辟邪、消灾、纳福、延寿、吉祥、美满这等主题,并通过谐音假借、形象比拟等方式进行的。“永俗……凡未成童者,夏不戴帽,冬戴儿帽以御寒”[11],童帽的造型有明显的牛角表现,在当地称为“牛角帽”。鱼因为繁殖能力强,被视为多子的象征,“鲤鱼跳龙门”的传说认为鱼可以变成龙,就有了望子成龙的期望。大布江当地还将鱼更加神化,认为妖魔鬼怪不能过河,是因为鱼的阻隔,鱼因此还有了驱邪避灾的作用,被誉为“水中之王”。(图12)蝙蝠、蝴蝶,原本不相联系的两种动物,由于谐音“福”被组合在一起,赋予了福气的象征,也将这种期望通过拼布产品,传达给自己的孩子。这种崇拜自然、将自然神拟人化的表达,体现了民间艺人尊重万物的观念。
从根本上说,拼布工艺源自物质匮乏年代所形成的用物惜物的理念。郴州地区多山林,长期处于农耕经济的生活状态,家中的妇女除了忙于家务、下田耕作外,还要负责衣服穿戴的生产和传承。早期服饰和其他用品制作,大都采用天然的棉、麻、毛等植物原料和简单的染织工具。生活和生产的艰辛,使人们倍加珍惜布料,即使是用坏的布料也可以重新缝制或使用,通过米糨糊黏在一起,在做鞋子、围嘴等物件时再作成底版使用。百姓用拼布为孩子满月缝制“百衲衣”“百衲被”,祈求孩子一生平安、长命百岁。穿百衲衣的孩子长大后,父母要向当年讨过布的人家还情。一般来说,需要还一截能做一件衣服的布,这种获之碎布、报之衣料的风俗,正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体现。拼布绣这种工艺和习俗体现了劳动人民节约的优良品质,敬天惜物、物尽其用成为民间艺人的共识。
民间艺术与民俗活动作为民间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两者互相依存、紧密联系、融合交织于一体。作为湘南民间刺绣的主要表现形式,大布江拼布绣根植于当地积淀深厚的农耕文化传统,彰显了传统社会“物尽其用”“用物惜物”的优良品质,是传统农业社会“男耕女织”的产物。湘南地域所生产的物质资源,是拼布绣赖以产生、发展的基本材料,而拼布绣在当地民众生活日用,又为拼布绣积累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并就此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活文化。而这种寓于生活的文化生成,也成就大布江拼布绣独特的艺术和文化符号。
注释:
[1]沈维基:《永兴县志·卷五·风土》,清乾隆二十七年刻本。
[2]永兴县志编纂委员会:《永兴县志》,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4年,第294页。
[3]永兴县志编纂委员会:《永兴县志》,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4年,第13页。
[4]吕凰藻、李献君:《永兴县志·卷十八·风俗》,清光绪九年刻本。
[5]嘉禾县志编纂委员会:《嘉禾县志》,合肥:黄山书社,1994年,第225页。
[6]汝城县志编纂委员会:《汝城县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16页。
[7]吕凰藻、李献君:《永兴县志·卷十八·风俗》,清光绪九年刻本。
[8]钱绍文、孙光燮:《桂阳县志·卷十八·风土》,清同治六年刻本。
[9]永兴县志编纂委员会:《永兴县志》,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4年,第651页。
[10]永兴县志编纂委员会:《永兴县志》,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4年,第294页。
[11]沈维基:《永兴县志·卷五·风土》,清乾隆二十七年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