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贫困学子一个大学梦

2020-12-09 05:42曾玺凡黄忠建
科教新报 2020年39期
关键词:生源助学资助

曾玺凡 黄忠建

9月初,位于城步苗族自治县教育局6楼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开启了忙碌模式,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本县准大学生们陆续前来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以为家庭减轻负担。自2014年以来,该县累计为5515名准大学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其中近4成为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为全县脱贫攻坚作出了积极贡献。

考上大学不再喜忧参半

来自城步白毛坪乡的龙小萍在志愿填报时选择了武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今年她以641分的高分成为了城步一中文科第一名。“我想去感受那股支撑武汉挺过磨难的力量。”龙小萍觉得自己和这座英雄的城市一样,不会被轻易打倒。

高三下学期,龙小萍在临高考只有两个月时的全市联考中发挥失常,地理科目没及格。在考后的试卷分析课上,老师严厉地批评了没及格的同学,这对她而言打击不小,“情绪波动很大,一整节课都心不在焉。”这个节骨眼上,她愈加不想让父母失望。

在她看来,高考是貧困学子走出大山,改变家庭命运的最好机会,唯有跌倒后的尽快调整,才有机会继续攀登。今年高考,她顶住压力,将多年所学正常发挥,最终有了主动选择心仪高校的机会。

“得知被录取后,我在班主任的建议下拨通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电话,对生源地贷款的办理要求、流程等进行了了解,收到录取通知书的第二天便来到教育局进行贷款申请。”龙小萍告诉记者,生源地助学贷款于她而言不仅仅是家庭负担的减轻,更是上大学后勤学苦读的一种督促。

与龙小萍高中三年同班的杨运成同样申请了生源地助学贷款。贷款办理现场,他为自己大学入学的所需花销算了一笔账:学费一年5200元、住宿费一年1500元、保险费600元、课本费600元……“加上电脑及生活用品的购置,家里要为我读大学准备近万元钱。”杨运成坦言,如果不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父母只得去向亲戚朋友借钱。

由于家中只靠母亲一人外出打工补贴家用,加之近两年田地受病虫害侵袭收成锐减,让杨运成渴望已久的大学生活有些渐行渐远,尽管父母从来都是鼓励他考出城步,去到更广阔的天地,但懂事的杨运成明白,改变命运道阳目跻。

“一个、两个、十个……我们班考上大学的同学都去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了,还说操作流程简单,不到5分钟就能完成办理。”杨运成将好消息打电话告诉了妈妈,而自己手中这张南京师范大学录取通知书,也不再令家人喜忧参半。

减免还贷未来注入信心

随着助学贷款人数的不断增多,也为后续贷款催收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县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人尹发儒介绍,每年下半年他们都会入村到户进行贫困生走访和助学贷款催收,通过政策宣讲使学生明白未按时还款的不良后果,以确保催收任务100%完成。

“当有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因家庭变故或毕业后无法尽快找到工作,导致贷款还款困难的,我们也将在情况核实后为其申请救助。”尹发儒说,有时几十元钱都会压得农村家庭喘不过气。

2013年,杨飞成功考入大连理工大学,并申请了生源地助学贷款。本科就读期间,他的父亲罹患癌症,瞬间压垮了这个蒸蒸日上的家庭。毕业后,一心想找份理想工作为父亲筹钱治病的杨飞再遇挫折,自己每月赚取的薪资只能支持弟弟妹妹读书,巨额医疗费毫无着落。

在入户走访了解到一家人的实际困难后,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经研究决定,给予杨飞减免第一年应偿还的助学贷款。“为他减免,就是为他整个家庭注入信心。”尹发懦始终坚信,资助育人将改变几代人的精神面貌。

可喜的是,在蓄势一年后,杨飞通过努力成功考入本校研究生,得以继续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他也为自己和家庭的未来调整航向,重新起航。

“在城步,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占在校学生的33%,我们为家庭经济困难的高校新生提供方便快捷的应贷尽贷,目的就是为鼓励他们奋发图强,树立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这也将逐步改变城步相对落后的教育面貌。”城步教育局局长杨进德说。

(文中学生姓名皆为化名)

猜你喜欢
生源助学资助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内黄县举办第四届 “村干部爱心助学,圆学子梦”金秋助学活动
上海大幅修订《专利资助办法》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开展专利申请相关政策专项督查的通知》
两类生源高职生的比较及对教育教学的启示①
巧设新授课助学单激活学生的深度学习
黑龙江省启动2017年专利资助资金申报工作
教育部发布《2016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跨省生源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