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家加大对教师队伍培养的力度,以“名师工作室”为载体带动和引领名师发展成为各地教育部门的一种发展方向,高职院校“教师工作室”建设也呈现蒸蒸日上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教师工作室;建设;运行机制
“教师工作室”建设是一项现代化教学制度,我校会计“教师工作室”的运行和发展规律、探索新型的教师培养形式为研究目的,通过引进企业、行业和财经类专业教育专家等资源,使我校会计专业“教师工作室”成为课程项目开发和实施的实验室、技术服务和社会培训的窗口、优秀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平台、具有企业会计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各种技能大赛、会计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智囊团,从而全面提升财经类专业教师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与广东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优秀实用型技能人才。所以,必须促进我校会计专业“教师工作室”的建设和运行机制的完善,为我校会计专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大的保障。
一、在我校设立“企业教师工作站”,提升會计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
我们依托我校的校企合作,共建“企业教师工作站”,通过明确校企双方的职责,落实我校“一企一师”制度,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从而完善我校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共同构建工学结合的会计教材和课程体系,为会计专业教师成长之路提供智力支持,培养“双师型”的教师。
(1)选拔有培养潜力的会计专业教师进入教师工作室学习和研究,使“教师工作室”成为优秀青年教师的集聚地、未来名师的孵化地和优秀教师培养的发源地;以课件、教学设计、课题、论文等多种成果形式破解会计教学实践中的难题,成为会计学科教学资源的生成站;
(2)提高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效果、形成良好的社会影响力。要把工作室建设成为优秀教师的摇篮,教学的基地,研究的平台,辐射的中心。
二、利用网络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技术交流
(1)建立会计专业“教师工作室”网站,成为工作室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
(2)深化教学改革,建立教师团队攻关,跨校、跨区协作,远程相互学习等教学模式。
(3)开展会计专业课题研究,积极参加各种会计类专业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
三、组建“创新工作室”,提升会计专业服务产业能力
财经学院与部分企业进行深度合作,设立了”创新工作室”。“创新工作室”由会计行业企业专家和会计专业教学团队相关的教师组成,建立会计行业产业信息收集和监测制度、产业信息发布和共享制度,从而共同为企业开展会计信息化应用技术服务,为会计行业企业开展高技能会计人才专项培训、会计员工素质提升培训、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等培训,提升会计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
(一)在“教师工作室”的工作方式上
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国家政策导向,支持教师自主进行各种教研活动,引导教师们充分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团队协作,远程学习,跨校、跨区协作等模式,确立会计教师的核心地位;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引导教师们有效地组织团队开展工作,建立和谐、合作、平等的团队工作关系,充分体会教学相长的意义,树立差异就是教学资源的观念,鼓励教师共同进步。
(二)在“教师工作室”的管理定位上
建立多元化的管理机制,体现人文关怀。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创新人性化管理制度,整合资源,创建好工作室成员的工作环境。建立过程量化、协同管理、考核评价、奖惩激励等多元化机制,确保“教师工作室”良性循环发展。
1.建立条件保障机制——“教师工作室”工作所需的资金、场所、技术、设备、资源等需要提供保障。
2.建立人员组织机制——“教师工作室”的组建、调整、换届、导师、徒弟、工作人员的确认条件、办法以及人员管理等需要提供保障。
3.建立活动协调机制——“教师工作室”的交流学习,工作室与其他教育教学研究机构的关系,工作室与有关学校的关系等需要协调机制。
4.建立工作规划机制——面对“教师工作室”,需要确定教师工作室的职能、功能,工作范围、原则、目标、内容、形式等,规定长远的、阶段性的工作时间、计划、任务等,作为“教师工作室”的行动依据。
5.建立评价激励机制——怎样检查、评价教师工作室、导师、徒弟的工作成果,怎样总结、认定、推介成果,怎样通过评比、评选等形式进行表彰,怎样在一定层次的优秀教师晋升、选拔方面,适当为优秀导师或徒弟提供平台。
(三)在“教师工作室”的社会效应上
教师的教育活动是群体的智慧活动,教育的发展依赖于教师整体水平和劳动的群体效应。通过有效的途径,将优秀教师由“个体”整合为力量更为强大的“核反应堆”,通过“核反应堆”激发更多的中青年优秀教师更迅速地成长,进而壮大“核反应堆”,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激励更多的教师向优秀发展,进而更大范围地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最终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
“教师工作室”是以优秀教师为引导,以学科为纽带,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从而搭建促进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的平台,为学校打造一支在教育领域中有成就、有影响的教师团队。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各行各业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会计专业教育制度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的要求,迫切需要改变会计专业教育模式,从而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我国教育部提出我国学校教育要实施素质教育,把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快速提升,很多学校积极响应教育部的要求,我校也开始在学校建设“教师工作室”。
参考文献:
[1]李志川.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教师工作室构建研究与实践[J].高等教育,2019(17).
[2]刘穿石.“名师工作室”的解读与理性反思[J].江苏教育研究:C版,2010(10):4-7.
[3]高职院校会计名师工作室建设及运行机制创新研究[J].科技资讯,2018(21).
作者简介:
徐小女(1984-),汉族,江西抚州人,本科,讲师,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研究方向:会计实践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