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教育史话]中国父亲瑞士母亲 帅气学霸院士小行星集于一身 大庆油田总工程师 获奖无数创立松辽法贡献卓著

2020-12-09 09:10王渝生
中国科技教育 2020年8期
关键词:大庆油田油田工艺

王渝生,中国科学院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普产学研创新联盟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原副所长,中国科学技术馆原馆长,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原副主席。

20来年前,我曾应邀到著名的大庆油田作科普报告,接待我、请我吃饭、主持会议和用标准普通话作总结讲话的人,是一位个子高高、鼻子高高、颜值高高、学问高高的总工程师王德民院士。有一个细节:吃饭时服务员上汤不慎泼在了他的衣服上,他二话不说,从服务员手中接过抹布,在衣服上擦了又擦,直到擦干凈了为止。

王德民是1937年2月9日河北唐山生人,父亲王世贵是医生,曾任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王世贵在美国留学时与瑞士姑娘文安清相识、相恋,结婚后就一起回到了中国,文安清则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任教。王德民是父母的小儿子,哥哥王惠民就读燕京大学,后从事外文翻译行业;姐姐王耀玲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王德民从小就长着一张“外国人的脸”,新中国成立后,他在北京汇文中学念书,在那个思想传统的年代,混血儿,是和周围人格格不入的“异类”,没有小朋友愿意和王德民玩耍,要用一个词形容他的童年,那必是“形单影只”,这令他小小年纪,却总是满目忧愁。他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学习上,成绩全班第一。

1955年,18岁的王德民迎来了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高考。那一年,他考出的成绩是:接近满分!其中数学100分、物理98分、化学96分!那是100分制的年代,这样惊人的成绩,寥寥无几。他是当之无愧的状元郎,步入清华、北大,走向光明未来,那都是十拿九稳的事。然而,结果出乎他的意料,他接到的录取通知书,不是清华,也非北大,而是当时刚成立名不见经传的学校:北京石油学院。

家庭、时代、社会,就因他这副“洋人”的长相,错过了清华、北大,注定了他本该前途无限的命运,因高考走向未知和渺茫。而那时的他,是怎么想的呢?

石油专业,他本不熟悉也不喜欢,但他知道一点,中国“贫油论”,是国外扣给中国人的帽子。有专家论断:“中国是陆相沉积的地质构造,不会有大油田。”

中国地大物博,怎么可能没有自己的油田?!这彻底激发了王德民为石油事业奋战的热血决心,身为石油专业的学生,他立志要给中国摘掉“贫油论”的帽子!1960年,23岁的王德民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钻采系采油专业。大学几年,王德民的功课已让其他同学望其项背,也在这时,东北传来激动人心的喜讯:在大庆发现了特大油田!王德民激动不已,一毕业,就迫不及待申请要去大庆,可老师很希望他能留下任教,毕竟,当时很多人挤破头都想留在北京。如果王德民肯留下,端上一份稳稳的“铁饭碗”,一定能扭转别人对他家庭、容貌的“偏见”。可他,铁了心要去边陲,铁了心要为中国的石油事业奋战终生。

刚去大庆油田,他再次受到了“冷遇”,按理说,像他这样优秀的人才,又是主动支边,不少科研单位一定会抢着要。可是,当人们看到他“洋人”的脸,将他分配到采油地质室测压组,这是基层工人的地盘,工作劳动强度最大、最艰苦。让他这样优秀靠脑力战斗的科学家做扛水泥这样的体力劳动,简直是暴殄天物。

他住在漏水的旧牛棚里,一到下雨天,床下泥水流成河,他还得了关节炎,阴雨天疼痛难忍。因外貌而遭到偏见,他终于还是没能摆脱这样的命运。但就在这样一次次被“捉弄”的情况下,他硬是“拯救”自己,在灰色时光中,蹚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从1960年到2020年,从23岁的帅小伙到今天83岁的老头子,60年来王德民一直在大庆油田从事油气田开发工程研究工作。他发明了一整套以“松辽法”“偏心配水、配产工艺”和“限流法压裂工艺”为代表的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分层开采和测试技术,对大庆油田长期高产稳产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在全国其他油田也进行了广泛应用;提出并组织完成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庆油田长期高产稳产注水开发技术”系统工程,是支撑大庆油田1981年至1995年期间高产稳产5000万吨以上的主要技术手段;首次提出了聚合物粘弹性可以提高驱油效率的理论,组织并作为主要研究者发展了居世界领先水平的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技术,支撑了大庆油田5000万吨年产量连续稳产了27年,创出了世界同类型油田长期高产稳产效果最好的佳绩;近年来致力于研究泡沫复合驱、二元复合驱、同井注采等四次采油新工艺,已投入应用性试验。

王德民曾任大庆石油管理局总工程师、副局长,他研制了一整套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分层注采和分层测试工艺;曾提出和组织了“大庆油田高含水期采油工艺”系统工程,使大庆油田开采技术在总体上具有世界水平,为大庆增加原油可采储量6亿吨。他研究的一系列工艺都是世界上油田开发方面意义最大、难度最大、工艺最先进的技术,为油田稳产提供了技术保证。王德民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国家创造发明二等奖2项等。

1994年,王德民多年的成就,终于得到最高级别的承认: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那一刻,王德民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曾经被命运捉弄的所有委屈,都在那一刻释然。他无法选择出身,无法选择容貌,无法改变世俗的目光,但他却可以“逆天改命”,用自己的双手,拼搏出一个最辉煌灿烂的未来。

2016年4月12日,王德民人生高光时刻,国际编号为210231号的小行星,被命名为“王德民星”,王德民的名字从此在太空高扬。

2017年,80岁高龄的王德民带领团队,攻坚井下油水分离同井注采技术,使得已经关停13年的区块,成功实现了四次采油,他又一次突破了国际难题。

到今天,已经83岁高龄的他,仍是“帅出地球”的老爷爷,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只是多年操劳,他太疲累了,腿疾折磨着他,但他仍是永不言败的斗士。他带了多名博士生,经常是在黑板前一讲就是一上午,忘记休息,忘记喝水。他暮年的时光,都留在了讲台前;而他一生的时光,都献给了祖国。

猜你喜欢
大庆油田油田工艺
油田掠影
新型废热锅炉的制造工艺
船舶上层建筑建造工艺探讨
油田工人
一滴油的后面
赏工艺,看杰作再现
萧邦 探寻稀世工艺
光泽or油光?向夏日“大油田”sayno
大庆转型正途
大庆油田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