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庆富
【摘要】财政部发布了关于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修订,调整了金融工具在确认和计量方面的相关政策,这对于金融企业而言必将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就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进行阐述,分析新金融工具准则对金融企业的影响,提出新金融工具准则下金融企业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新金融工具准则;金融企业;影响;策略
传统意义上金融企业对会计的理解通常就是对资金进行记录并核算,但是根据最新的会计准则则是需要通过会计准则将企业内部的真实价值进行反应。由此也可以看出新金融工具准则开始向国际会计准则迈进。对于当下金融企业的影响除了体现在准则的变化之外,更重要的是一种理念的转变。金融企业只有不断的对内部进行创新,适应新金融工具,才能够将新金融工具准则对金融企业的影响降到最低,继而实现金融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基本阐述
(一)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概述
在2006年的2月我国财政部颁布了所修改的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当年10月又发布与之相匹配的指南,这些政策为我国构建新的会计准则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就当下我国而言,不仅面临着物价上涨问题,同时还伴随着美元汇率持续走低的情况,因此,在确认贷款减值以及运用公允价值方面必然会再次进行修订。为了让我国的会计准则和国际准则接轨,财政部也针对我国的国情,在四项内容上做了修订,这和我国当下的金融企业是息息相关的。分别是确认和计量金融工具、套期保值、转移金融资产以及列报金融工具等。
(二)新金融工具准备的变化
新金融工具准备的变化体现在三大点,第一资产分类的变化,原来的能够被出售的金融資产会逐步退出舞台,从过去的四分类转变为当下的三类,摊余成本法、公允进权益以及公允进损益。将旧准则中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取缔,投资收益部分不允许由综合收益转入,通常只会对留存收益影响,并不会对利润表产生影响。这种方式导致企业能够利用可出售的金融资产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逐步降低。第二减值的方式出现了改变。原来资产减值的方法是已发生损失法,而新会计准则中则是预期损失法。前者通常在利润中会有一种滞后性,而预估法可以提高做好充足的资产减值的准备,在利润表中体现的是前瞻性。第三则是套期会计的变化,套期会计在旧准则中被设置的门槛较为严苛,套期业务和工具之间还会存在错期的问题,使得损益的波动性较大。新金融工具准则并未从根本上对内部的套期模型进行改变,但是扩大的范围,允许企业对数量进行调整,以维持套期之间的平衡关系。
二、新金融工具准则对金融企业的影响分析
(一)增加了会计信息理解的难度
在新的金融工具准则中明确规定,金融企业在计量不同种类的负债以及资产时,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如历史成本以及公允价值。该项规定就是为了让两个因素可以在整个计量中体现,即时间价值以及实现因素,继而对金融资产和负债进行直观的计量。这种理念存在一定的优势,但是局限性也是不容忽视的,其和会计信息的一致性理念存在偏颇,这也增加了会计从业者对会计理解的难度。
(二)公允价值的引入,使得金融机构运行的透明度增加
在资产负债表中引入了公允价值,并对其进行计量,使得过去未被统一的原则目前有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标准。金融机构可以将内部的金融交易成本、收益等如实的进行反映,便于监管部门对风险进行比较和监控,大大提升了金融机构运行的透明度,降低了金融机构运行的风险。同时,监管部门针对金融机构所运行的状况对现有的监管政策不断进行完善。由此可见,公允价值的变动使得金融机构内部的运作更加的透明,为监管部门的工作提供了便利。
(三)金融资产减值的计算更为合理
金融资产减值的改变使得信息能够被真实的反映,减少的金融机构在资产减值方面可能会造成的损失。通常在计算金融资产减值时,采用的方法和银行的五级分类法雷同,称之为折算现金流法,这对于管理金融工具的损益具有较大的帮助。其次,通过较为合理的计算方式,在确认金融资产减值损益方面也显得更为细致。例如,对于金融机构在收益管理方面会有明确的规定,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即使存在损失也能够对这些损失准确进行了解,以降低可能存在的风险。
(四)利润的波动性逐步增大
新金融工具准则使得资产分类的变化逐步增大。过去的金融资产分类中的兜底项目转变为公允进损益,这项改变也就一意味着利润表中会增加关于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损益。但是金融市场是非常活跃的,其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影响一个企业利润的稳定性。通常如果市场行情在不断的上涨,那么,利润表就是持续上升。相反如果市场行情下跌,公允价值的变动损益部分很可能将企业的正常收益部分所吞噬。就当下大多数的金融企业实际上都属于国有资产的背景,其理想中的业绩模式都是稳定的提升。一旦出现大起大落的利润表,必然会引起波动。由此可见针对资产分类的变化,金融企业应该合理的使用金融工具,以抗击市场变化对利润的影响。
三、新金融工具准则下金融企业的应对策略
(一)合理考虑金融资产的减持以及处置
分析近几年某些上市公司依据新金融工具准则进行业务处理的现状来看,有一部分的上市公司会选择提前将利润释放,主要是对金融资产进行减持以及处置的方式。在2020年金融企业应合理根据自身金融资产的状况进行评估,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战略层面的资金减持或者是处置。首先,对自身所拥有的金融资产的性质进行判断,做出相应的选择。如果要做出舍的决定,那么,其前提就是资产和预期的收益率相比持平或者已经超过。而作为金融企业本身就厌恶风险型投资者,整体的资产价值因为各种因素的波动性较大。如果选择留,就需要考虑在这个历史时间段内,所上涨的利润将会停留在所有者权益的部分,不能体现到利润表中。其次,要将鱼和熊掌进行抉择,如果金融企业对自身的评估属于偏好风险投资者,且公允进损益是金融资产的分类。那么,则需要接受利润跟随市场的波动状态。如果金融企业属于厌恶风险投资型,且公允进权益为金融资产的分类,在未来利润表中将不能体现所增值的一部分资产。总之金融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