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垣
(中央民族大学,北京 100081)
近几年来,我设计了几款新中式椅子的习作,名叫舒适圈椅(系列),都是对于明式圈椅的改良。我非家具设计科班出身,缺乏基础知识及系统地训练,对于家具外观、款式、造型方面的理解,都是我的短板,我的设计基本上都是沿着理工科的逻辑思维方式来摸索的。我以自己设计的一款椅子舒适圈椅111款为例,解析其思维过程,求教于业界的同仁。
对于中式椅子进行改良设计,有几个认识方面的问题,是需要事先加以思考的。
明式圈椅是中式传统椅类中最为经典的一款。但是,它毕竟是几百年前古人设计的,设计的目标是针对古人的生活习惯及坐姿需求,它体现出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特点,适合于古人的正襟危坐(一种直腰坐姿)。但是,它并不强调舒适性这方面的要求,尤其是对于现代人常用的后仰坐姿,更是显得不太适应。所以说,由于时代变了,服务的对象变了,坐姿变了,所以,明式圈椅在今天就有了改变的必要性。
对于明式圈椅的改良,已有的最为成功的案例,并不是中国人设计的,而是丹麦的设计大师汉斯·韦格纳先生,在1943年,他29岁的时候,通过虚心学习明式椅子的精髓,设计了一款举世闻名的韦格纳版的中式圈椅。外国人学习中国的明式圈椅,框框比我们少,也没有“画地为牢”的思维定势,所以他的设计更加开放。
总的来讲,我们在传承中国传统家具的中式元素的同时,还需要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为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服务,采用批判性思维的思想方法,对传统圈椅进行发展、变化、创新!这是一个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创造过程。
改良圈椅,若想要站到巨人的肩膀上,更上一层楼,看得更远一些,必须掌握一个武器!1943年,汉斯·韦格纳先生设计中式圈椅时,现代人体工程学理论尚未形成,近几十年来,人体工程学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系统的科学理论,对于椅子设计及家具设计无疑是科学的理论指导,指引了健康、舒适、安全的人性化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的方向。椅子的健康性主要体现在对于人体骨骼肌肉系统能提供合理的支撑,而舒适性是指在健康性前提下的坐感体验,舒适性并不是仅靠软装就可以完全达到的。我们在创新的过程中,应当把人体工程学当作行动的指南,而不是简单地贴标签[1]。
设计从哪个环节入手?其切入点在哪里?这是一个设计方向问题,也是任何一项设计在一开始时就必须选择准确的关键问题。我是从改造明式圈椅的椅圈开始,来进行舒适圈椅的设计的。
2.1.1 明式圈椅的椅圈
明式圈椅在结构上,其椅圈是位于倾斜平面上的一个环状体(即椅圈面是一个平面图形),它把座面之上的靠背、扶手整合、连接到了一起,起到了“围合”的作用,外形美观大方,线条流畅,在整个明式圈椅的设计中,椅圈这个经典结构的确是一个神来之笔!
2.1.2 椅圈结构与功能之间的逻辑关系
图1 111款 舒适圈椅
图2 112款 舒适圈椅
图3 113款 舒适圈椅
从现代人的坐姿需求出发,对于明式圈椅的椅圈,应当进行具体的结构与功能之间关系的逻辑分析,从而从认识层面先搞清楚其优势以及不足。椅圈上的不同自然段具有不同的功能,椅圈上的横向的中间段起到一部分靠背的作用,可称之为“靠背段”;椅圈的两端起到扶手的作用,可称之为“扶手段”。椅圈作为一个整体,其“靠背段”与“扶手段”连接在一起,又要满足不同的功能,在结构上就产生了互相牵制、互不适应的后果。例如,“靠背段”需要承托人的背部,空间位置就需要高一些,同时它就把“扶手段”的空间高度带动升高了,因此,现代人坐在明式圈椅上,手臂如果顺势放在“扶手段”上,上臂就会被高架起来,使人感到不自然、别扭而不舒适;反之,要想让“扶手段”不至于令上臂高架,其空间高度就需要降低,但同时“靠背段”就被“扶手段”带动降低了,下降到腰部附近,就无法支撑人的后背了。所以,椅圈上的“靠背段”与“扶手段”要满足现代人的坐姿需求,要同时满足各自不同的功能,在空间高度上就会产生顾此失彼、无法协调的矛盾。在椅圈上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明式圈椅的椅圈面在结构上是一个平面图形,这种结构的特点就必然地决定了它在(针对现代人的)功能方面所存在的不足[2]。
设计舒适圈椅111款,对于椅圈的改造思路是,先顾一头,在一个时间段先解决一个主要矛盾,让椅圈首先满足一个功能,而不是同时满足两个功能。于是,我按人体工程学理论的要求,先让椅圈空间高度整体下降,让其首先满足“扶手段”的高度要求,使得搭放手臂时,上臂自然下垂,前臂由水平略向下倾斜,上臂与前臂都感觉自然与舒适,这是椅圈改造的第一步。
2.2.1 扶手设计的细节
关于扶手设计的细节,椅圈“扶手段”之上部表面即手臂搭放处,处理成一个窄平面,令手臂感觉舒适,这是从韦格纳先生的设计细节处理得到的启发。
扶手前低后高,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坡度,与水平状扶手相比,并不妨碍前臂的舒适感。
另外,“扶手段”为环状,与平行线段式的扶手相比,使得人的腰部周围活动空间相对较大,坐感更为宽松;搭放前臂时,适合于手臂在胸前放置时的内收状,势必比两扶手为平行线段时更为自然。
2.2.2 舒适圈椅款式扩展
类似于明式圈椅扶手设计的出头款、不出头款的启发,我改良的舒适圈椅111款也针对扶手的变化而完成了款式的扩展:
舒适圈椅111款为扶手出头款,其扶手长度超过35cm,能搭放整个前臂及手掌,双手在扶手段上面前后摩擦时手感好、握感也好(图1);
舒适圈椅112款为扶手不出头款,其扶手稍短,能搭放前臂,但手掌伸展不开,其优点是人在起身时,扶手不剐衣裤(图2);
舒适圈椅113款为半扶手款,适用于餐椅与餐台配套,椅子两侧相互不剐蹭,便于人们在餐饮空间活动自如(图3)。
椅圈“扶手段”改造完成之后,靠背就成了舒适圈椅设计上的主攻方向,这也是椅子设计的重点和难点[3]。
2.3.1 圈椅靠背的结构——T字形靠背
明式圈椅靠背结构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椅圈与座面之间的竖靠背板,二是椅圈中部的横向的“靠背段”。
我认为明式圈椅的竖靠背板,是一个颇有理论高度、符合现代人体工程学理论的一个结构设计。对于中靠背椅来讲,靠背作为一个整体,对人体腰背部骨骼的支撑,从下往上是腰靠(第四节腰椎附近,为一处一点)、肩靠(一处二点,左右两个肩胛骨各一点)这二处共三点。圈椅的竖靠背板首要的功能就是在腰靠点的支撑。中文中的“撑腰”一词,说明对于人的支持主要体现在对于腰部的支撑,这足以说明椅子对人体的支撑作用,其重要意义在于腰靠点处对于腰椎的支撑,其功能是由竖靠背板这个结构来独自完成的,由此可见,竖靠背板是靠背整体结构中的关键所在。
顺带说明一个观点:现代不少的椅子设计,都是有横靠背板而无竖靠背板。可能从外观的角度讲,这种设计更加简洁一些。但我认为,保留竖靠背板的椅子,对腰部的支撑感与舒适度方面,给就座者的感受会更好一些。
再说椅圈中部的横向的“靠背段”。因为舒适圈椅椅圈改造的第一步是为了满足扶手的功能而下降了椅圈的整体空间高度,结果椅圈上“靠背段”的空间位置过低了,低于人的肩胛骨位置,无法达到肩靠的需求。因此,舒适圈椅椅圈改造的第二步,是在椅圈中部的横向“靠背段”上,沿着椅圈的圆环,向上部累加一段环状木方作为横靠背板,横靠背版与椅圈中部的横向的“靠背段”形成一体,其最上方要超过肩胛骨的高度,这就满足了肩靠的需求。
舒适圈椅111款的横靠背板,其特点不仅在于高度上达到了肩靠;还在于它改变了明式圈椅椅圈“靠背段”只是一段很细的环状体(从而有硌人后背的感觉)的状况,由于横靠背板的宽度增加,扩大了板面面积,使人在持后仰坐姿时,后背感觉舒适。
所以,舒适圈椅111款的靠背结构是由一段竖靠背版(腰靠)及一段椅圈中部的上边连接的横靠背板(肩靠)共同组成的,各自的长宽比例都比较协调的T字形靠背结构[4]。
2.3.2 舒适圈椅111款的椅圈特点
在这里,我再强调一下舒适圈椅111款的椅圈,与明式圈椅的椅圈,在结构与外形方面二者之间的差别:舒适圈椅111款的椅圈,如果从横靠背板的下沿连同扶手看来,它是一个平面上的环状体;如果从横靠背板的上沿连同扶手来看,它可以理解为一个空间上的环状体,是一个复杂的空间图形。
在这里,可以参考一下汉斯·韦格纳版的中式圈椅,它的椅圈,也与明式圈椅的椅圈大为不同,也是一个空间上的环状体。
顺便说一下,我的舒适圈椅(系列)中有几款椅子的设计,例如211款、411款、等等,其外形都有一个明显的椅圈,而这些椅圈都是空间的(非一个平面上的)环状体,从线型的角度讲,都是复杂的空间曲线。
当椅圈由一个平面上的环状体,改变为空间上的环状体时,打破了禁忌,从而有可能避免平面椅圈所带来的功能方面的缺陷,这是一个可以总结与继续深入探讨的课题[5]。
2.3.3 靠背设计的细节
2.3.3.1 靠背倾角
舒适圈椅111款上横靠背板与竖靠背版共同组成的T字形靠背,作为一款中靠背椅,其后仰的靠背倾角在110°左右。靠背倾角是靠背的关键指标,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坐姿的健康性与舒适性[6]。
2.3.3.2 靠背的板面外形——纵切面
在横、竖靠背板中间的纵切面(正中矢状面)上的外形,应当成为吻合人体脊柱生理曲线的S形,腰椎处向前凸出,胸椎处向后凸出[7]。
2.3.3.3 靠背的板面外形——横切面
横靠背板在左右方向上的水平切面上成凹型弧线,而并非直线段,即横靠背板为环状外形,这符合人体后背的外形,当人体向后仰时,背部与横靠背板贴合较好,接触面积比较大,靠背要首先满足对于人体骨骼肌肉系统合理支撑的健康性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坐感体验才有舒适可言[8]。
横靠背板的环状外形还会带来一个附加的功能性优点,久坐且长时间保持同一种姿势,对于骨骼肌肉系统的健康不利,所以,坐姿状态下,应经常变换姿势,转动、挪动等等,改变体位。由于横靠背板为环状体,使人持坐姿在进行左右转动时,舒适圈椅的横靠背板能一直保持对于人体背部的贴合支撑,令人轻松获得舒适感[9]。这种感觉,在靠背板为平面板的椅子上是难以感受到的。
2.3.3.4 靠背板面上主要支撑点的高度
靠背上关键支撑点的高度合适,且支撑强度比较好,就座者会有明显的舒适感。
在竖靠背板上,不仅要保证腰靠处的向前凸出的外形,还要保证腰靠点的高度适中,这一点尤其重要。
同样,在横靠背板上,不仅要确保肩靠处向后凸出的外形,还要保证肩靠点的高度适合于就座者。
2.3.3.5 功能性配件
竖靠背板背面的竖排小铜球属于功能性配件,用来挂小腰垫。因为一把椅子上的固定腰靠点很难适合于所有的人,可调节的小腰垫用于不同就座者腰靠点高度的上下调节,以满足个性化的需求。
2.3.3.6 靠背板与人体后背接触处无尖角、尖棱,用手触摸时触感要好
2.3.3.7 靠背板上的造型孔
在竖靠背板上,有圆孔及拉槽,在横靠背板上的透孔,造型是中式图案纹饰葫芦纹的横向拉伸变形,以便与横靠背板外形相协调。这些透孔会使靠背增强通透感,还可以当做抅手。
座面设计3°左右的后倾角,对于实木椅子尤为重要!实木椅子座面相对光滑,一个小小的后倾角,可以避免就座者向前滑脱、坐不稳的担忧。
座面宜放置薄坐垫,甚至可以在座面上采用软包的设计变为沙发椅。
2.5.1 舒适圈椅111款取消了两前腿之间的踏脚枨
人从椅子上起身时,由于重心的缘故,小腿会向后收拢,此时踏脚枨会对小腿的活动产生妨碍。
在去掉踏脚枨之后,为了提高舒适圈椅腿足部分的结构稳定性,在座面之下设置有框架式立板,立板之间有三角撑。这种设计是韦格纳先生在中式圈椅设计中早已解决了的问题,并且符合人体工程学理论[10-11]。
2.5.2 舒适圈椅111款的腿足采用四腿八挓的设计
不少中式椅子的腿足都是与地面垂直,当就座者稍为后仰时,人与椅子系统的重心容易向后超越支面,产生向后倾倒的安全风险。
舒适圈椅的腿足由于采用了四腿八挓的设计,腿足向外分开,扩大了支撑面,提高了椅子的稳定性,椅子不易倾倒,强化了安全感。
不少人在体验舒适圈椅111款的坐感时,表示椅子腰靠和肩靠的支撑感、后背的包裹感和舒适感都比较明显。坐在椅子上转动身体时,后背能一直得到支撑,尤其是老年人使用时,与坐沙发相比较,感觉包裹腰背部但又不太沉闷,起身也较为便利、自如。
设计舒适圈椅111款的过程中,我要特别感谢王周、曹新民二位先生,他们都是我的好朋友,又是我的老师,多年来对我的热情启发、引导、鼓励、支持和帮助,带给我前进的动力,使我对于家具的兴趣能一直坚持下来,使我获益匪浅!
舒适圈椅111款只是我的一款习作,在不断尝试、试错中仍存在诸多不尽人意之处,希望朋友们帮助修改,使之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