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井盖病害治理标准,让“脚底下的安全”更有保障

2020-12-09 08:03杨维立
湖南安全与防灾 2020年9期
关键词:窨井盖井盖巡查

文 / 杨维立

井盖病害该如何界定、怎么修复、修复后又需要达到哪些要求?这些问题都有了统一标准。北京市城市管理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北京市地下管线检查井盖病害判定标准和治理要求》(以下简称《判定标准和治理要求》),将井盖病害问题细化为10个类型,包括缺失、破损、移位等,并对每类病害的判定标准、治理方式及质量安全要求等都作了详细规定。同时明确提出,经过病害治理后的井盖,质保期应不少于三年。

井盖虽小,但直接影响道路通行舒适度,更关系到人民群众“脚底下的安全”。 近年来,井盖病害治理问题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今年3月,“两高一部”印发《关于办理涉窨井盖相关刑事案件的指导意见》,要求提升办案质效,依法惩治涉窨井盖相关犯罪;今年6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出关于加强窨井盖管理的第4号检察建议书,从加强窨井盖管理、进一步压实安全责任、推动管理创新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此外,去年1月,北京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意见》,对提高井盖运行水平和道路通行质量作出了部署要求,这些都颇具指导性、针对性,也有效促进了井盖病害治理水平的提升。

但井盖病害治理规范化不足、权责不明晰等问题,依然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现行水、电、气、热、通信信息等各专业地下管线的管理标准和作业规范,涉及检查井盖运行维护方面的不多,且具体要求的表述比较概略、操作性不足。在实际工作中,管线权属单位对于井盖管理维护要求的理解、认识、执行不够一致,随意性较大,这是值得反思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判定标准和治理要求》有的放矢,将检查井盖存在的病害问题细化为缺失、破损、移位、震响、沉陷、凸起、井盖高差、井周破损、井盖错乱、无防坠落功能等10种类型,并对每类病害的判定标准、治理方式以及质量安全要求等都作了详细规定。这标志着井盖病害治理工作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如果说过去存在井盖权属单位自行其是、“跟着感觉走”等现象,那今后则要让井盖病害的界定,修复流程、程序要求,变得模块化、标准化,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能够最大程度减少人为因素影响,促进井盖病害“诊断”和修复质量提高。另外,《判定标准和治理要求》也为开展督查、问责提供了重要依据。

但要从根本上解决井盖病害治理问题,还需配套制度“同频共振”。比如,完善井盖日常巡查标准,健全与网格化城市管理、12345、12319热线等联系机制,充实巡查队伍,加密巡查频次,明确巡查责任,提高发现病害能力;又如,建立完善举报奖励机制,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更重要的是,加强督查工作标准化建设,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理念,对敷衍塞责、推诿扯皮、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追查到底、问责到底,倒逼责任落实,纵深推进井盖病害治理。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治理现代化。加强井盖病害治理,还需信息化赋能,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加强井盖运行情况监控。北京市海淀区积极打造“城市大脑”,在中关村西区区域内的2236个井盖内都安装了物联网传感器等监测设备,随时监控井盖的“一举一动”,有效提升了预警防控水平和效率,他们的做法值得其他地方学习借鉴。

包括井盖在内的公共设施治理,没有绝对的终点。期待各地及相关部门以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为引领,完善制度设计,下足绣花功夫,在风险隐患防控上求突破,守护好人民群众“脚底下的安全”。□

猜你喜欢
窨井盖井盖巡查
高速公路机电设备巡查模型探讨
一种新型井盖
小井盖学问大
为什么窨井盖大多都是圆形的
找井盖
这条路上的下水道井盖都被我承包了
可升降窨井盖
高要创新反腐倡廉巡查方式
朱尚熹的“井盖”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