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学生安全风险分析及防范策略

2020-12-09 06:52覃德泽李立信李立礼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20年12期
关键词:个人信息高校学生心理

◆覃德泽 李立信 李立礼

(1.贺州学院教师发展中心广西 542899;2.贺州学院教务处广西 542899;3.贺州学院科研处广西贺州542899)

高校学生安全主要包括人身安全、财产(钱物)安全、信息安全与心理安全等[1-2]。尽管高校都把学生安全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由于各种复杂因素的存在,高校学生各种安全事故仍然时有发生,杀人、投毒、车祸、遭遇电信诈骗、网贷纠纷、误入传销、宿舍火灾、实验室爆炸等一件件学生安全事故触目惊心[3-4]。如何加强大学生安全管理,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各高校必须面对和不断探索的课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有新的特点和新的要求,对新时代高校学生安全风险进行分析,找出风险因素,是制订安全防范策略的基础和依据,只有防患于未然,才能达到保护学生安全的目的。

1 高校学生安全风险

1.1 人身安全风险

人身安全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范畴包括人的生命、健康、行动自由、住宅、人格、名誉等安全;狭义范畴指的是刑法上人身安全的本义,是作为自然人的身体本身的安全。本文讨论的人身安全主要指生命和健康方面的安全,尤其是生命的安全,即人的身体受到威胁、侵犯、伤害等危及生命的安全。人身安全主要风险来源有:发生火灾、拥挤踩踏、食物中毒、聚众斗殴、意外损伤、溺水、交通事故、抢劫及人身伤害等[5]。对于大学校园来说,宿舍、实验室、教室、图书馆、食堂、大学生活动中心等人员相对集中的地方,如果发生火灾则很容易造成伤亡事故,特别是学生处于睡眠状态时宿舍发生火灾或者学生在实验中发生爆炸则极易发生生命危险。

宿舍火灾的风险根源主要是电线老化、大功率电器使用和室内吸烟以及存放一些易燃易爆物品,如打火机、火柴、煤气罐等,在室内或走道给电动车充电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踩踏事故主要发生在开展各种大型活动人员拥挤的场合,或发生在旅游景点游客拥挤的场合;食物中毒主要来源于食品采购(购买腐烂、变质、有毒等食品)、食物烹饪(煮不透不熟、食物配伍不当等)、食品保管(该冷藏不冷藏、食物杂乱堆放等)等环节,另外,经常地不加选择地叫外卖、贪图便宜习惯到周边一些环境卫生较差的小饮食店就餐等,也容易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打架斗殴常发生在酒后争执、在同一单位实习的不同学校学生因各种原因产生矛盾、不同老乡由于某些事情而发生争执等场合,原因是酒后易冲动失去理智、过分讲江湖义气;意外损伤主要原因有运动损伤、劳动损伤、不慎跌倒、建筑物高空抛(掉)物、风雨天树枝断裂掉下、雷电等,其中运动损伤、劳动损伤往往是由于运动方法不当、劳动强度太大或其他意想不到的原因造成;溺水事故常发生在天气炎热的夏、秋季节,由于不耐酷暑或学校缺水而私自到附近江河湖泊游泳、冲凉;交通事故多发生在过马路或三岔路口、打开车门下车、车流密集、开车车速过快或精神不集中、酒驾或醉驾等场合;抢劫多发生在夜晚黑暗人流稀少或偏僻处,因单独一人行走或暴露钱财被坏人跟踪等场合;人身伤害指的是人的身体直接受到的伤害,主要有校园暴力、劫财劫色过程中因反抗坏人而受到的伤害等。

1.2 财产安全风险

本文的财产安全主要指钱物安全。对于新时代高校学生来说,个人财产主要是金钱、手机、电脑、iPad、衣服、棉被、书籍、资料等钱物。寝室失窃、网贷、传销、电信诈骗等已成为高校学生钱物安全风险的主要因素。

学生寝室失窃可归结为内窃、外盗和内外勾结盗窃三种类型[6],内窃通常发生于宿舍内部人员、同一栋大楼人员以及校内经常溜门串户人员之中,其中金钱、手机、手提电脑、iPad等相对贵重、方便携带的钱物通常是偷盗的主要对象,晚自修、上课时段等宿舍人员全部外出而又忘记关锁门窗时最容易发生偷盗行为,擅自留宿外来人员特别是交往不深、了解不多的人员也会带来失窃风险。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成就了网络金融事业的发展,对还是消费者的大学生来说,网贷意味着风险,学生因无力按时偿还网贷而发生的各种事情屡见不鲜,有的引起法律纠纷,有的为了偿还债务不惜编造理由隐瞒真相向家人、亲戚、朋友、同学借钱骗钱,有的产生精神问题甚至产生自杀念头,如此种种,不是影响学业就是自毁前程。平时大手大脚花钱、热衷网购、习惯记账和理财、恋爱大花销等行为是引发网贷的直接动因[4]。

大学生误入传销的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多是由于求职求钱心切,被已误入传销的同学、亲戚、朋友、家人极力拉拢与蒙骗,而自己又缺乏鉴别力所致。传销是一种违法行为,大学生一旦误入传销又得不到及时解救,往往不能自拔,将自毁学业与前程。

大学生也是网络诈骗的主要对象之一。由于高校校园的开放性,不法分子通常能通过伪基站向学生发送各种诈骗信息,如推荐就业、介绍出国留学、论文代写代发、积分兑换、中奖通知等,引诱学生上当受骗,骗取钱财。

1.3 信息安全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章第一千零三十四条对个人信息进行了定义:“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同时明确指出:“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另外,第一千零三十五条指出:“处理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个人信息的处理包括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可见我国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是很大的。然而,大学生个人信息泄露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2018年9月,常州某大学2600多名学生信息被泄露[7]。在5G、大数据时代,大学生个人信息泄露、侵犯的风险将增加,特定环境下不法分子可以利用大数据等技术跟踪、搜索、收集个人信息,如微信、微博和QQ等移动社交媒体中交流、存储的个人信息,网购时输入的个人信息等。

1.4 心理安全风险

Kahn对心理安全的定义是:“心理安全是一种人们可以充分展示自己而不用担心对自我的形象、职业和地位等产生负面影响的感知体验。”[8]。据对一些高校的调研,近十年来,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现象有所上升,尤其是独生子女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抑郁、烦燥、偏激、固执、孤僻、多疑、自卑、幻觉、多愁善感、疑虑重重、离群独处等,严重时容易受刺激产生敌对情绪,偶尔有攻击、自残或自杀等过激行为[9]。引发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人际关系紧张、情感挫伤以及经济、学业、就业压力增大等。

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的因素很多,如性格不合、言语刺激、观点相左、损人利己等;恋爱不顺是大学生情感挫伤的主要原因之一;造成经济、学业、就业压力增大主要原因有家庭经济收入突现下降或支出突现增大、挂科数量增多面临不能毕业危机、就业前景堪忧等。此外,家庭突发变故(伤残、病故、离异等)、个人受到处分、干事不顺心等也是引发心理问题的因素。

2 高校学生安全风险的防范策略

揭示安全风险因素的目的是为了制订、实施安全防范策略,及早发现风险迹象是预防风险发生的前提。在新时代的高校,运用大数据技术跟踪、搜索、收集、处理有关大学生安全的有用数据,揭示隐含在数据背后的内在规律,找出引发安全风险的蛛丝马迹,分析预测学生个体、群体安全风险水平、等级,才能提出科学精准的安全防范策略[10]。

2.1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安全教育体系

大学生的安全必须依靠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心与教育。学校是安全教育的主体,应该通过多渠道多方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利用新生入学教育、班会、专题报告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活动,要把大学生安全教育贯穿到大学生活的全过程。家庭是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良师益友,亲人的时常提醒、关心能使自己的孩子自觉增强安全意识与安全责任。社会的关爱、亲朋好友的问候与祝福能使学生增强自信心,增强战胜困难挫折的勇气与决心,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更加爱惜身体,努力学好本领报答社会。

教育大学生注意校内外交通安全,不私自外出游泳,注意防火防盗,不要在宿舍内偷偷使用大功率电器;教育大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避免过度消费,防范网络诈骗,充分认识网贷风险和传销危害;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不在微信、微博和QQ等移动社交媒体上聊及个人隐私及重要信息,网购时避免输入不必要的个人信息;发现学生有心理问题迹象时,履行好学校、家庭、社会各自的职责,发挥学校、家庭、同学、亲戚、朋友的不同作用,根据心理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采取各种方式进行心理疏导、心理医治,共同正确处理好学生的心理问题。

2.2 增强大学生的自身安全意识与安全责任

安全意识薄弱与安全责任不强是大学生安全风险的关键因素。就学生个体来说,如果平时没有把自身安全放在心上,没有认识自身安全主要靠自己负责,没有做到处处小心、事事小心,思想上麻痹大意,就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心理健康主要靠个人培育,发生心理问题主要靠自我调节、纠正。当与人发生矛盾时,多从自身角度解剖原因,多一份包容,多一份谦让,不要事事斤斤计较;当遭受困难挫折时,不要萎靡不振,相信严冬过后必然是春天,特别是不要因恋爱受挫过分抑郁,懂得自我调整心态,坚信只要努力成为优秀总会遇见知心,良好的心态才是医治心理创伤的神医良药。

2.3 建立健全大学生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大学生安全管理制度是学生安全的重要保证。我国高度重视高校学生的安全问题,推出了一系列与校园安全相关的政策和法规[11]。教育部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有关高等学校安全管理的规定,如表1所示。

表1 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安全管理规定(部分)

为了把国家、教育部及上级有关部门的政策、法规贯彻落实好,各高校还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制订具体的管理制度,如学生外出(实习、采风、调研等)安全管理制度、校内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制度、学生心理问题疏导机制以及学生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等。有了各种安全管理制度还要落实相应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对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定期进行各种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平时检查、整改越到位,发生各种安全事故的风险就越小。

3 结束语

通过分析新时代高校学生安全风险,找出风险因素,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安全教育体系以及增强大学生的自身安全意识与安全责任,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将学生的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等途径和措施,能够有效地防止大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

猜你喜欢
个人信息高校学生心理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要做好个人信息保护
个人信息保护进入“法时代”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心理小测试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心理感受
警惕个人信息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