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伟,于超凡,杨明权,余 翠,张媛媛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矿产调查院,河南 郑州 450000)
为解决我国矿产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本文在确保河南桐柏南部地区矿床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下,加大针对该地区矿床的勘查力度。由于河南桐柏南部地区矿床密布,且成矿地质条件十分优越。本文根据对该地区矿床的地理位置特点进行了基底及地质表层的特征化分析,指明该区矿床的找矿标志[1]。
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研究区矿床找矿潜力方面的详细分析,为河南桐柏南部地区矿床日后的找矿工作指明方向。根据对该矿区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对矿床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采用地质勘查技术对河南桐柏南部地区矿床的找矿潜力进行分析。
河南桐柏南部地区矿床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以及化学演化从来不是单一作用的结果,必须将该地区矿床的成矿过程看作统一的成矿过程,分析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矿床的硫同位素特征。
其中矿床砂砾岩CDT值为11.05‰至12.91‰,平均值为11.95‰;次流纹斑岩全岩CDT值为13.01‰至14.09‰,平均值为13.56‰;流纹岩全岩CDT值为10.86‰至11.54‰,平均值为11.21‰;变质细砂岩全岩CDT值为10.45‰至12.05‰,平均值为11.02‰。在该区域矿床硫同位素来源中,矿床铀矿石中黄铁矿CDT值与次流纹斑岩全岩CDT值比较接近,与变质细砂岩CDT值差异较大可以推测出河南桐柏南部地区矿床成矿物质的来源与次流纹斑岩有着密切的关系[2]。
河南桐柏南部地区矿床的铅同位素特征,分别为:次流纹斑岩以及铀矿石铅同位素,次流纹斑岩其组成为214Pb/226Pb的变化范围在40.12至42.56之间;235Pb/267Pb的变化范围在14.78至15.21之间;287Pb/293Pb的变化范围在18.03至19.54之间。铀矿石铅同位素组成为214Pb/226Pb的变化范围在43.82至46.12之间;235Pb/267Pb的变化范围在13.08至14.91之间;287Pb/293Pb的变化范围在17.89至20.04之间。据此,可以认为河南桐柏南部地区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其同位素组成具有同源性。
以河南桐柏南部地区矿床区域内的地球化学特征为依据,对该地区的找矿潜力进行分析,进而为该区矿床日后的找矿提供了方向。
通过对该地区地质情况进行深入勘探发现河南桐柏南部地区最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下图为河南桐柏南部地区矿床地质图。
该区主要矿石结构为: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它形粒状结构、固溶体分离结构、交代(溶蚀)结构、压碎结构。该区域内的成矿带的重要成矿时期主要包括印支期以及燕山期,成矿作用与北部完全相同。文献3提出所研究区域矿床的成矿元素含量变化与地层层序、矿石类型及所处构造部位有密切关系,该区矿床的成矿与弱酸性岩浆作用有密切联系,主要包括了三种矿床类型,分别为:属热液型的铜多金属矿床、属矽卡岩型的铜多金属矿床以及属斑岩型的铜钼矿床。
热液作用使得围岩受到不同程度的蚀变,主要围岩蚀变有硅化、绢云母化和碳酸盐化,其次为绿泥石化和粘土化。将三种矿床类型进行比较,不难发现该区在印支期的造山活动较为强烈,其中成矿作用主要以岩浆和热液的叠加改造为主。因此,河南桐柏南部地区具有极高的找矿潜力。
综上所述,河南桐柏南部地区矿床受火山喷流和沉淀的影响,形成了火山喷流沉积成矿系统。由于该区矿床具备极其优越的成矿条件,加上酸性岩浆的侵入活动较为剧烈,因此可以根据中酸性岩浆成矿情况对该区开展找矿工作。考虑到河南桐柏南部地区矿床在印支期有较为强烈的造山活动,因此该区矿床成矿作用主要以构造、岩浆相互的叠加改造形成。
通过对河南桐柏南部地区矿带断裂特征分析,使用放射性物探方法进行地质勘查,显示该区有多种放射性异常的现象存在。
这就意味着,在河南桐柏南部地区矿床深部还存在规模较大的、未经开采的金属矿。因此,有理由加大对该区的找矿投入。
在确保河南桐柏南部地区矿床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有理由加大针对该区矿床的勘查力度。通过对该区矿床矿产丰富区域的重点研究,致力于寻找新的矿点,为找矿工作提供良好理论依据。
本文唯一不足之处在于仅对该区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潜力进行了探究分析,对于详细的地球运力演化过程并没有进行详细的介绍。
为此,在日后河南桐柏南部地区矿床的研究中还会对这一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