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支原体血清学实验实习带教体会

2020-12-09 14:26蓝红云陈少艳何伟业
关键词:滴度支原体被动

蓝红云,谢 思,陈少艳,何 敏,何伟业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广东 广州 510405)

肺炎支原体是大小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一种病原微生物。肺炎支原体的致病机制通过它的顶端结构从而粘附在受侵袭细胞的表面,且伸出肺炎支原体的微管刺入细胞内吸取细胞营养、损伤细胞的细胞膜,最终释放出核酸酶、蛋白酶、过氧化氢等代谢产物引起宿主细胞的溶解、肿胀与坏死。对肺炎支原体检测技术这部分内容学生在教材有过介绍但涉及不深,发现实习学生对于这部分内容实践操作起来比较难,对于这部分内容临床意义掌握不充分,不能很好向临床解释相关结果的临床意义。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就小儿肺炎支原体实习带教中总结了一些体会。

(1)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严重性理论学习中带教。引起小儿肺部炎症的疾病因子中,肺炎支原体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病理变化是以间质性肺炎为主,占小儿非细菌性肺炎的1/3,同时其发病率逐年升高的趋势;小儿肺炎支原体患者,因为年龄比较小,而且自身免疫条件弱,微生物很容易侵袭,因而引发感染症状。而且小儿肺炎支原体的感染特别易引起咳嗽变异性哮喘,两者疾病发生关系之间非常密切[1],同时可能引起肺特异性肌痛、皮肤黏膜损伤;小儿肺炎支原体还可引起肺部以外的并发症状,甚至严重的时候可能引起多系统、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严重后果,如消化、皮肤、关节、心肌炎、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心包炎、肾炎、神经、脑膜脑炎,甚至很可能导致死亡。因此,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意义重大[2]。

(2)从肺炎支原体的检测技术实际操作中带教。肺炎支原体主要以二分裂繁殖,基因组单位小,因而限制了它的代谢能力,因此其繁殖较慢,普通的微生物分离培养大约需7 d,因而缺乏早期临床诊断价值[3-4]。小儿患者在感染肺炎支气管肺炎后具有特异性的IgG和IgM会出现,在发生感染1个月时间,它的抗体浓度达到最高峰,紧接着逐渐下降。对抗体指标变化进行监测,从而可对炎症反应及患者病情程度进行相关反馈,为临床医师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根据指标滴度变化,适当可以调整用药剂量,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5]。

肺炎支原体血清学实验是肺炎支原体血清学被动凝集法检测IgG和IgM复合型抗体通过采用肺炎支原体细胞膜组成成份致敏人工明胶粒子而成,与被检测者血清中的肺炎支原体抗体发生被动凝集反应;被动凝集反应结果判断:粒子环明显变大、其外周边缘不均匀且杂乱地凝集在周围为阳性,本实验中以≥1∶80为阳性;颗粒呈纽扣状、呈现出外周边缘均匀且平滑的圆形为阴性。

(3)从分析肺炎支原体检测技术的优缺点来带教。患者被肺炎支原体感染后,经过免疫反应人体内首先产生IgM,随后产生SIgA和IgG。抗肺炎支原体IgM是机体受肺炎支原体感染时最早出现的特异性抗体。检测MP-IgM后研究表明发现在儿童首次感染肺炎支原体时其效价滴度不高,因此临床上成为无明显临床表现症状的隐匿性感染人群。研究者经过大量的动物试验后发现,经过免疫后的动物第一次肺炎支原体感染一年之后会再一次发生比较严重的肺炎。对肺炎支原体的培养,因此能直接查到肺炎支原体,但是培养方法受到方法要求严格以及检出率很低等方面的限制,因而大大限制了培养方法在临床中应用,特别在疾病早期诊治中的推广应用。核酸扩增检测技术的缺点是因为其不依靠支原体是否存活,因而阳性实验结果不能区别是感染携带者、无症状感染和急性感染。核酸扩增检测方法的虽提升了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但是实验假阴性、假阳性结果较高。肺炎支原体血清学被动凝集法与胶体金法两种方法在临床上均具有相当大的作用,尤其是肺炎支原体被动凝集法。临床常用被动凝集法试验具有敏感度较高、特异性较强、快速、方法学简单以及操作起来比较简便的优点。急性期及恢复期的双份血清中,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滴度呈4倍或者4倍以上增高或减低均可诊断为肺炎支原体感染。而且颗粒凝集试验特异性抗体滴度≥1:160可是诊断肺炎支原体近期感染的依据。

实习阶段是检验临床医学从业者走上工作岗位相当重要的环节,本文通过带教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以及实际操作,同时跟进学生反馈教学意见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对实习教学进行改革和发展,以便提高了临床实习的质量,培养出更加优秀检验人才,为走上临床检验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猜你喜欢
滴度支原体被动
正确认识儿童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感染一定是性病吗
不同富集培养方法对噬菌体PEf771的滴度影响
重组腺相关病毒基因药物三种滴度的比较与分析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蔓延
支原体对生殖健康的危害
外源ABA处理的玉米叶片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及评价
免疫指数:评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