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示,江苏脱贫攻坚已然来到一个特别的节点:55.15万建档立卡农村低收入人口实现年收入6000元目标,97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全部达标,12个省级重点帮扶县(区)摘帽退出。——这样的成绩折射了江苏脱贫工程的扎实“功底”。
如你所见,决胜全面小康这场接力赛到了“抱棒”飞奔的关键时刻。这是久久为功的结果。经历时间考验的动态调整规则,使得每一个脱贫个体都能昂首离开“贫困”的泥沼,来到生机盎然的绿野。不难发现,任何一个“后发”的个体,都在“名册”之上,都受到了特别的重视与尊重。
有人戏言,给贫困户每户发6000元,不就“小康”了?然而,全面小康路上“一人不少、一户不落”的内涵,绝非数字游戏展现的“技巧”所能反映。在中国的5000年历史中,“一人不少、一户不落”的减贫铁则和大势前所未有,这是实打实的时间工程,也是用科学、求实精神助推的民心工程。这也以尊重和致意每一个个体的发展史为基础。
围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设计的中国方案吸引眼球。数据的变化、顽石的消解,让人心振奋不已。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心民意,为此共鸣声声。“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离”,不仅演绎着精神上的互依,也表现出诸多“闯关”时刻的共勉。
拥有40多年历史的改革开放,让无数中国人富起来。这一过程中,国家与个体都在“高速列车”上感受到了进步和开拓的力量。看见每一个个体在伟大历史进程中的身位,也看见人们的喜与忧。着眼于个体的细节感受,从方方面面设计“改善”之策,这就是中国方案、江苏方案的智慧与魅力。
回到2019年看两场会议,6月14日、7月23日,两场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工作推进会先后在南京召开。在7月23日的会议上,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省长吴政隆都对推进这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苏北农房改善工作,按照“省政策指导、市负总责、县抓落实”的原则推进。决不让群众住着危房“被小康”,成为江苏发出的独特重音,一时受到国内主流媒体解读。
显然,对于在何种居住环境下实现“小康梦”,过往并不“讲究”。大开大合的数据,往往又有所忽略个体在细微处的体验,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脱贫,并不单纯是一种数字上的“腾挪”,它更应该指向的是人心深处的自豪感。千百年来,诵读和向往着“安得广厦千万间”的中国文人不仅关心着“寒士”的命运改善,也胸怀天下、期冀着平民的“安居”情怀得以释放。摆脱困窘、增强获得感,一定是同时以居住条件为要点的物质条件的改善与精神世界的满足为标准。
向农民颁发不动产权证,拨专项资金改善农民住房条件……产权有保障,身心俱“脱贫”,这样的人文关怀,是诸多脱贫样本中颇具温度的一种。
毫无疑问,对“安居”的强调,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必有反映。而江苏,不仅仅在“安居”方面着力,信心满满的江苏,打出的是“脱贫组合拳”。针对建档立卡人口80%因病因残致贫的困厄,建立缓解支出型贫困机制,建立返贫监测预警机制,从而向个体内心池塘投入温情涟漪,就是其中一例。而扶贫项目由政府“配餐”走向农户“点菜”,也显示了创新的意义。无论何种帮扶,何种支持,首先需要“打通”人心,无障碍沟通,尊重群众对具体项目的选择权。
事实说明,尊重出动力、出合力、出向心力。尊重个体,尊重科学,尊重规律,是脱贫工程的“硬核”。“尊重”不是自我的宣扬,也不是对书本的模仿,而是紧扣“民本、民生、民心”描绘美好蓝图的内在反映。
2020年,是脱贫攻坚全面收官之年,推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也从这个重要时间节点重整行装再出发。决胜全面小康,增进民生福祉,是光阴“酿造”的故事,也是人心构造的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