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彦
(江苏省宿迁市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江苏 宿迁 223800)
颅内动脉瘤是由颅内动脉壁囊性膨出而形成,发病后有较为剧烈的头痛与意识失常[1]。保守药物方案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实施介入栓塞术近年来取得了相对较好的效果。手术的创伤性给患者带来一些不确定性风险,如术后感染。必须加强对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从而降低或避免术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以提高患者的治疗预后。
临床资料来自于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我院接诊的46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以入院时间的先后差异将其划分为对照组(n=23)与观察组(n=23);观察组:男14例、女9例,平均年龄(50.65±2.37)岁,平均病程(4.02±0.62)个月,平均体重(65.60±1.45)kg;对照组:男15例、女8例,平均年龄(50.30±2.35)岁,平均病程(4.10±0.63)个月,平均体重(65.18±1.43)kg;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术前讲解有关疾病知识与手术注意事项,术后解答患者的疑问并指导用药,及时观察与记录术后特征。
观察组进行预见性护理:第一,组建由资深护理人员组成的预见性护理小组。为提高预见性护理能力,组建专门的预见性护理小组,小组成员以自愿报名的方式选取,工作年限不得低于0.5年,小组负责人工作年限不得低于3年;给小组负责制定与实施预见性护理方案,并对相关护理数据进行收集与汇总整理。第二,收集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资料,制定预见性护理措施。从患者入院后开始及时收集患者的疾病信息,随结合床边观察、组内讨论、文献资料查阅等方式,为每一名患者制定对应的并发症预防方案;并将方案副本发放给患者(或其家属)。第三,预防护理方案的实施。一是,护患关系确定,即为每一名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安排确定的护理人员,护理人员通过自我介绍与患者建立起基本的相互信任、基本信息了解的和谐护患关系。二是,感染预见性护理。临床上为预防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发生感染现象,一方面需要确保手术器械的无菌化,另一方面确保术后护理精细化与无菌化;三是,遵照医嘱指导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科学配合手术治疗与术后康复治疗。四是,加强对患者的术后日常监护,如增加巡查次数、加强对切口护理,加强对患者正确卧姿的引导等。五是,加强心理预防性干预以避免或降低患者术后出现严重不良心理情绪。从患者治疗的全过程出发,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心理疏导,让患者了解疾病的相关诱因与护理知识,积极配合治疗。第四,引导患者家属参与到患者的预防性护理干预中,从而通过发挥患者家属的作用来弥补护理服务中存在的不足,从而进一步提高预防性护理的作用。
根据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评价,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例数/总患者人数×100.0%。
利用SPSS20.0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观察组患者中发生1例下肢动脉栓塞,1例穿刺点血肿,对照组患者中发生1例脑血管痉挛,2例下肢动脉栓塞,1例感染,3例穿刺点血肿;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7%,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前,在欧美发达国家介入栓塞术是一种被普遍应用,且具有一定安全性的颅内动脉瘤治疗术。近年来,我国临床上对于介入栓塞术的治疗也逐渐认可[2]。但是,手术治疗对患者所形成的身心伤害仍然无法避免,为此,加强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的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传统的护理模式缺乏前瞻性,相关工作“按部就班”难以起到对患者并发症的预防作用。预见性护理提高了护理人员事前护理的意识与能力,从而将护理服务向前延伸。由此,一方面能够在护理工作量上进行优化,降低因集中护理工作量较大而造成的护理质量问题发生率;另一方面,预防性护理的引入能够及时的发现可能造成并发症发生的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方案,强化对并发症发生可能因素的事前预防,最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3-4]。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7%,低于对照组。有学者指出预防性护理措施是改善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治疗预后的有效方式[5]。所以,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治疗中,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提高治疗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