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视域下人才创造力问题研究*

2020-12-09 17:19王一璇
关键词:创造力驱动战略

杜 刚, 王一璇

(中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5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强化战略科技力量。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倡导创新文化, 强化知识产权创造、 保护、 运用。 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 科技领军人才、 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1]可见, 新时代背景下, 加强国家创新能力和体系建设对于破解中国当前发展困局与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它业已成为关乎民族复兴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选择和本质需求。

1 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论溯源及其生成背景

创新驱动这一理念最早由美国著名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提出。 他基于钻石理论构建了钻石模型, 并以此为工具来分析一个国家某种产业在国际上拥有较强竞争力的原因, 进而研究竞争优势与经济表现的内在关联, 由此获得竞争现象背后所隐藏的经济发展过程, 从而提出国家优势发展的四个阶段即生产要素驱动、 投资驱动、 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 前三个阶段作为国家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 意味着经济的普遍繁荣, 第四个阶段的到来, 则预示着由盛及衰的开始; 事实上, 现代化本身是一个囊括政治、 经济、 文化以及人的存在方式现代化的整体性概念, 其本身存在的一系列危机证明, 通过生产要素与投资驱动,很难从根本上规避经济发展进程中生产要素报酬递减和稀缺资源瓶颈的基本问题, 应转向以知识与科技为导向的创新发展道路。 因此, 如果一个国家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促进创新驱动能力的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 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源于过度消耗资源要素和低人力成本要素的增长模式, 同时借助政策倾斜和导向通过投资来刺激发展, 从而使整个经济进入要素成本周期性上升阶段, 并达到定点; 由于依靠跟踪和模仿的短期效应所带来的发展红利, 导致自身制造业长期处于中低端阶段, 缺少创新内驱力, 忽视自主知识产权, 缺乏产品附加值, 在国际社会只能扮演“世界工厂”形象, 长此以往, 经济社会的发展难以为继。 众所周知, 现代化基础在于工业化, 而衡量国家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指针在于制造业水平。 全球化时代, 国际间的竞争根源于综合国力的较量, 而未来中国的核心竞争力应建立在自身人才创造活力和创新能力的基础之上。

“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正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重要举措。 作为国家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其核心内涵坚持“创新驱动、 质量为先、 绿色发展、 结构优化、 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 继而规划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 尤其是制造业升级改造的未来发展蓝图。 近年来, 创新驱动得到了更加广泛的认同, 围绕技术创新、 商业模式创新、 产业结构创新、 业态创新与政策体制机制创新以及文化精神创新等范式不断涌现。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真正实现了创新驱动由局部到全局、 由基层到国家的战略升级。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 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1]可见,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业已成为增强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破解发展深层次矛盾的迫切要求,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根本举措, 达成现代化强国目标的战略支撑。

追根溯源, 我们不难发现, 创新驱动的发展思路由最初的观念变革逐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是源于国际国内形势所作出的战略抉择。 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到党的十八大中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 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 再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的出台, 足以体现国家对于创新驱动的重视, 足以证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业已成为“在新的发展阶段立足全局、 面向全球、 聚焦关键、 带动整体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2]。 创新驱动战略的提出是国家命运所系,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依归; 事实上, 创新驱动也是世界大势所趋, 是谋求国际竞争优势的核心战略, 是赢得发展主动权和国际话语权的重要举措; 同时, 创新驱动更是国家发展形势所迫, 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拓宽发展空间的重要支撑。

2 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没有灵魂就没有蓬勃发展的生机, 没有思想就没有优质高效的行动。 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战略布局, 但是战略目标的实现和达成更需要脚踏实地践行; 人才是第一资源, 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倚重力量; 离开人才创造力的释放, 创新驱动则无从谈起。 因此, 从本质上讲, 创新驱动就是人才驱动。 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就是要不断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氛围、 调动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提升人才创造活力、 激发人才的创造激情和热情, 不断推进全社会创造力的整体提档升级。 党和国家向来重视人才工作, 重视人才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 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 众所周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人才是第一资源, 大力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和体系建设就是要倚重人才,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近些年来, 虽然从中央到地方越来越重视人才资源, 也相应地出台和颁布了一系列振兴人才、 尊重人才、 吸引人才和培育人才的政策与措施,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分享了人口红利的成果, 再加之惯性思维和既有思维, 许多地方的人才政策和机制还停留在纸面、 停留在文件, 甚而表现为严重的形式主义, 站位不够高、 视野不够广, 没有从国家和地方整体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角度来进行思考和研判, 从而导致政策体制的实效性较差, 人才的创造活力没有得到充分的激活与释放; 有些地方片面理解和解读人才战略, 没有将人才战略与创新驱动战略协同思考, 相关的激励和保障制度过重于提高薪资待遇和经济奖励等物质激励, 忽视了事业战略规划引人、 留人, 缺乏情感投入, 从而导致经费投入水涨船高, 激励有效性较差, 功利主义思想严重; 更有甚者, 鼓吹人才“市场化配置”, 忽视内部人才的挖潜, 盲目引进外来“和尚”, 搞短平快人才项目; 东部地区挖角中西部地区, 经济发达地区挖角次发达地区, 追求人才效益的短期回报, 从而导致自身人才培养体系青黄不接、 后继乏人, 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人才资源更加的不平衡, 这种短视效应无益于国家整体创新驱动战略的实现, 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埋下了祸根。 凡此种种现象, 从长远来看, 都无异于杀鸡取卵、 饮鸩止渴, 从根本上损害整个经济社会转型和人才强国战略与创新驱动战略的实现, 与国家的整体战略目标背道相驰。

毋庸置疑, 创新驱动与人才驱动的“双驱动”战略, 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新情况、 新问题的正确决断与回应, 二者关系密不可分, 创新驱动是目标, 人才驱动是基础; 创新驱动为人才驱动指明方向和提出要求, 而人才驱动的实效直接关系到创新驱动品质与水平, 二者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 相得益彰, 从根本上说, 影响人才驱动的基础性作用实现的关键因素, 就体现在有效提升人才创造力水平之上。 只有全社会大兴爱才识才容才用才之风, 为人才的脱颖而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正如清代启蒙思想家魏源所言:“人才者,求之者愈出,置之则愈匮。”[3]人才作为社会稀缺资源, 不仅要善于挖掘和发现人才, 更要善于管理和引导人才, 促进其创造力的现实释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识才的慧眼、 爱才的诚意、 用才的胆识、 容才的雅量、 聚才的良方, 广开进贤之路, 把各方面知识分子凝聚起来,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4]因此, “若乃人尽其才, 悉用其力”[5]。

3 人才创造力的内涵及其主体性诠释

3.1 人才创造力的内涵

人才创造力, 就是要不断提升人才创造力的内驱力和内生力, 专注于人才的挖掘、 培育、 管理、 激励、 交流、 考核、 评价、 规划等方面的系统研究; 通过搭建人才交流和共享平台实现人才合理配置; 通过政策引导和激励促进人才发展; 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释放人才创造活力; 通过净化人才发展环境, 营造良性的发展氛围, 做到事业留人、 情感留人、 使命留人, 以多元化保障措施构建合理有序的人才队伍与团队,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人才创造的活力。

从人学的视角来看, 人与动物区别的本质属性在于其创造性。 “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 即改造无机界, 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6]84-85人通过自身改造世界的行为确证了自身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彰显了自身的创造性; 同时, 通过其所创造出的成果也充实和丰富了自身的内涵。 可见, “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地进行文化创造、 彰显其自身创造活力的历史, 是一部人类不断地超越和否定自身, 并为获得自身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7]103。

新时代, 努力构建具有现代性人格的主体, 是人才创造力实现的首要前提。 事实上, 只有正视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问题, 并将其作为人类发展的高级目标, 发挥其引领和导向的作用, 才能实现人才个体主体性的弘扬, 方能促进人才创造力的充分释放。 由此可见, 人才创造力与其主体性密切相关。 个体创造性是其主体性的集中体现, 离开创造性, 人才创造力将无从谈起。 故此, 从主体性角度来看, 个体的创造性是人才创造力的前提和基础。 就其本质而言, 人才就是指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 并通过其创造性劳动有益于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人; 创造性则集中体现为人才主体的创造力, 可以从个体、 集群与人类三个层面加以分析。

3.2 人才创造力的主体性诠释

3.2.1 人才个体的创造性分析

谈及主体性, 无论是费尔巴哈, 还是黑格尔都曾触及到此类问题, 然而由于他们脱离人的客观实践活动, 只是简单地、 抽象地、 孤立地来看待, 没有看到其自身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坦白地讲, 人才的主体性在其现实活动中是通过其创造物或对象化展现出来的, 脱离开具体的创造活动和创造成果, 人才的创造很容易走向不切实际的空想和幻想。

从某种意义上讲, 人才的创造性活动就是有效地掌握和利用现实的既有资源和手段, 从而实现创造最大绩效的社会实践行为; 在创造活动中, 其主体性就是通过创造性得以集中体现的。 客观上讲, 人才个体的创造性是其自身内在潜力的释放, 是一种自觉能动地对象化行为, 也体现了人才所特有的敢于突破束缚、 勇于面向挑战、 善于破解难题、 不断追求卓越的个体品质, 也是人才本质力量的充分彰显, 人才与普通劳动者的区别正是基于此。 究其根本, 每个个体都具有创造潜质, 只不过是在其创造潜质的开发与创造能力实现的水平和影响力有所区别而已。 人才之所以能够创造力迸发, 进而影响广泛, 就在于其内在的潜力得到发掘和展示, 无论是科技精英、 管理奇才还是“大国工匠”, 无不是经过失败的锤炼、 身心的考验、 刻苦的钻研而走向成功的, 当然其自身的定力是其内在重要品质。 新时代在“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政策的感召下, 普通的社会个体也可以通过借助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简单的形式符号的创设、 结构功能的创序等来实现自身创造力的释放。

3.2.2 人才集群的创造性分析

追根溯源, 作为自由独立的个体为了实现自身需要的满足, 就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 就必须不断地激发和释放其创造活力, 因此, 其实践活动就具有明显的客观物质性、 主体性和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 创造活动并不能仅仅寄希望于单独的个体的灵光乍现或单打独斗, 个体诉求与社会需求之间是有差距的, 因此, 必须将人才的个体创造与社会整体发展有机地统合起来, 找到最大的公约数, 实现集群创造。 历史合力论的观点认为, 历史并不是遵循某个人或某些人的意志的产物, 而是集群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体现为“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 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8]697。 因此, 人才创造力的实现一定是基于集群创造基础之上的“历史合力”的结果。 人才集群创造就是通过建立“共同愿景”而形成的人才个体的联合体, 从而能够消弭由于个体自身创造性的局限和不足, 有益于促进整体创造活力效用的优化。

就集群创造而言, 大到一个国家或社会, 小到一个组织或单位, 其集约化、 平台化和团队化的特点所具有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 其人才创造力的实现呈现出复合型、 系统性与协同性的特点。 面对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发展环境, 人才个体创造力的局限性就不避免的暴露出来, 而人才团队的集群创造基于自身的组织力、 协调力、 控制力的优势, 越来越为个体创造力的实现提供更加有效的保障, 甚而能够进一步激发个体创造活力, 提升其创造水平。 当前, 科研团队、 协同平台等人才的集群创造业已成为创造活动的主体。

3.2.3 人类整体的创新性分析

众所周知, 人的解放和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 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终极目标。 诚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9]53。 在这个社会中, 人真正地能够实现自身的解放, 卸掉负重的枷锁和藩篱, 成为自己的主人, 从而充分地释放自身的创造活力, 成为“大写的人”。 自从人类与茹毛饮血的时代作揖告别以来, 就始终追求自身的解放, 不断地充实和丰富着自身的内涵, 提升着适应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由此可见, 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 不仅是其创造成果的受益者和享用者, 也在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成果惠及人群。

人才作为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第一资源, 不仅能够有效地利用和整合其它资源, 同时能够通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智慧创造性地为人类贡献出更为丰富与先进的成果。 人才是人作为“类存在”中的优秀分子, 其内在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决定了其区别于普通劳动者的先进性, 因此, 人才创造活力的充分释放就更加需要自身的解放和自由。 “人, 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 而不是‘物化’的人; 是能动的、 全面的人, 而不是僵化的、 ‘单向度’的人。”[10]可见, 只有个性自由与素质全面的人才才能成为真正的创造主体; 处于人的依赖关系阶段和物的依赖关系阶段的人, 其创造性往往受制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很容易走向“异化”和“单向度”, 其创造成果成为其对立面, 反过来制约和压制人才的创造性。

4 新时代人才创造力建构的主体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人才越多越好, 本事越大越好。 知识就是力量, 人才就是未来。”[11]创造力实现的主体是人才, 是具有能动性、 创造性和社会历史性的人。 而创造又依赖于主体现实的创造性实践, 因此, 离开人才自身素养的提升, 单独地谈及创造力问题是无力的。 新时代对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 这就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人才的整体素养和能力, 落脚点放在人才主体内涵的构建基础之上。 创新驱动战略的实现需要具备丰富内涵的现代人才主体, 我们应该不断提升人才的整体素养, 着力于知识结构层面、 价值观念层面、 道德素养层面以及审美判断层面等进行系统考量。

4.1 知识结构层面

人才创造力的激发总是基于一定的文化知识结构系统的基础之上的, 而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及其合理性就成为衡量个体创造能力的重要指标。 故而, 构建扎实、 深厚的知识结构是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前提条件。

首先, 新时代人才应该具备丰厚的基础知识, 既包括自然科学知识, 也包括社会科学知识, 同时更应具备通识知识。 丰沛的知识储备能够充实人才的自身素养, 积淀人才的内在品质, 开阔人才的理论视野; 尤其是通识知识有助于建构更加全面和合理的知识储备, 更易于实现向创造能力的转化。 当今世界系统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准确及时地调整和转化自身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多元化与动态化的发展环境决定了人才主体知识应该不断地调整与更新, 促进人才建设与环境发展之间的动态平衡。

其次, 新时代人才应该具备高深、 精湛的专业知识。 作为人才知识结构的核心要素, 专业知识是构建新型人才主体的必要条件, 是人才创造活力释放和展示的重要指针。 就创新系统而言, 在某种程度上, 具有严格的专业属性, 表现为排他性; 人才知识结构的专门化与精深化是创造力现实生成的重要保障。 随着社会的发展, 单一的专业人才更多地被专业复合型和学科交叉型人才所取代, 对此类人才的需求越发凸显, 事实上, 此类人才逐渐成为创新驱动的重要主体和稀缺资源。

再次, 知识管理能力成为评价人才知识系统内涵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认为, 知识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资源。 “知识管理是指在组织中信息(知识)通过获取、 储存、 转移、 共享以及创造不断地回馈到组织系统内的过程。 在这个(信息)知识的自我运行过程中, 就实现了知识的创新和再造, 从而促进了系统内在知识的有效发挥。”[7]122知识管理就是把知识当作重要的资源, 基于既有知识系统基础上, 围绕人才主体建构内涵, 通过整合相关知识内涵, 进行知识的“创造”, 促进知识效用的最大化。 人才的知识管理能力逐渐成为衡量和评价人才知识系统建设的重要指标。

4.2 价值观念层面

处于转型发展时期的当今中国社会, 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挑战与考验。 从整体上讲, 就是要实现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 进而实现产业结构的提档升级。 这种转变不仅仅体现在产业结构的转变层面, 在深层次上体现为现代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的转变。 因此, 人才主体现代化内涵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长期以来, 由农耕文化沿袭下来的传统文化模式成为维系古代中国社会的生存范式, 而在其基础上所形成的传统价值观念体系则成为调节社会运行的保障机制。

不可否认, 这种传统农耕文化的价值观念蕴含着一些丰富且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 但是, 全球化所带来的文化激荡以及对人才内涵提出的新要求, 客观上需要进行必要的革新和扬弃, 从而建立适合新时代的价值观念体系。 因此,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之上, 我们应该努力构建以开放包容为特点的多元化价值观念体系, 构建以创新进取为目标的现代化价值观念体系, 构建以兼顾个体价值和家国情怀为引领的时代化价值观念体系。

4.3 道德素养层面

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 习近平强调:“要严把德才标准。 德才兼备, 方堪重任。”[12]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的中国社会, 人才核心素养的建构不仅包括现代知识体系和价值观念体系层面, 更应注重人才道德素养的建设, 唯此, 方能形成德才相济的现代性人格。 新时代人才道德素养通过对中华传统道德的“扬弃”, 融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是基于自律基础之上的道德规范体系。 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以开放的心态和国际的视野包容个体的多元化诉求, 形成符合时代主题的人才道德评价标准和体系, 在全社会营造出积极向上的良性道德舆论氛围, 形成科学合理且符合时代的道德观念体系。

2) 秉持兼容并蓄的态度对待传统道德规范, 并赋予其新时代的内涵, 树立新时代道德理想, 不断提升人才的道德水准, 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引领人才创造活力的现实生成。

3) 加强新时代道德意识的培育, 不仅注重人才个体的道德素养的提升, 同时也要强化组织团队的职业道德建设, 提升责任意识、 岗位意识和使命意识, 通过营造良性的社会舆论氛围, 唤起社会良知, 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的热情, 为人才创造力的实现提供坚实的道德基础。

4.4 审美素养层面

人才创造力的实现不仅是一种对象性的改造世界的活动, 同时更是遵循自然和社会规律的“人化”过程, 是按照美的规律建构世界的过程。 审美素养体系就是主体基于对美的认知、 辨别和欣赏能力的基础之上, 所形成的对美的诉求和创造的能力, 它是包括审美意识、 审美情趣、 审美能力和审美理想在内的综合体系。 创造所要遵循的美的规律——客观规律是“外在尺度”, 那么, 人才主体对于美的理解就是其“内在尺度”, 事实上, 人才创造力的现实生成就是美的“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相统一的过程, 是一个寻求美、 创造美、 展示美的过程。

美源于创造, 创造之美是人才主体性的充分释放。 新时代人才的审美素养培育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 在兼容并蓄的基础上, 努力营造与构建高尚的符合时代特征的文化生态环境, 强化主流文化的核心地位, 培育尊重人才个性发展需求的积极健康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操, 就是要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与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进行有机结合, 掌握新时代的审美“话语权”。 另一方面, 加强美育教育, 育化人才心灵, 培养审美能力, 努力提高新时代人才的对美的洞察力、 理解力、 鉴别力和创造力, 不断提升创造之美的认识能力;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不仅能够欣赏自然之美, 而且更加崇尚人化之美、 创造之美; 同时, 面对不同创造集群和创造成果能够真正做到“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13]。

可见, 创造本身就是一种美的表征, 创造活动本身就是美的实现过程, 是一种人类对自我的超越。 新时代具备独立的审美意识、 高尚的审美情趣、 卓越的审美能力及崇高的审美理想的人才方能实现创造活力充分展现。

5 结 语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形势、 新挑战所做出重要战略部署, 是为破解发展难题和困局的战略抉择。 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经验证明, 只有改革才能发展, 只有创新才能自立。 创新驱动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 而创新主体——人才, 则是第一资源, 只有充分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 才能有效提升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 因此, 从根本上说, 创造驱动就是人才驱动, 其实质就是人才创造力。

猜你喜欢
创造力驱动战略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数据驱动世界。你得懂它 精读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激发你的创造力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激发你的创造力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