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媛媛
(北京京都儿童医院血液科,北京 102208)
本研究以我院患者为例,探究有效的单细胞造血干细胞移植中骨髓输注方法及其护理方法,做出相关分析报告如下。
以我院患者为例,对其展开回顾性分析。其中,患者的选取时间在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共有研究患者10例,男性患者人数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7例和3例,患者中年龄最大的为10岁,年龄最小的为4岁,经过计算,得出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98±0.87)岁。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此次调查研究。
骨髓输注,为患者开展两条静脉通道,一条给予生理盐水输注,一条为骨髓输注通道。在进行骨髓输注的过程中,将输血器进行应用,其输血器里面具有滤网,能够将骨髓血里的杂质进行过滤。同时,骨髓血需要通过外周静脉输入。要注意查看骨髓及其血袋破损情况进行检查。同时,骨髓袋要倒挂处理30min,其主要是为了促进骨髓血和脂肪颗粒的有效分离。并要能够根据实际医嘱,给予患者异丙嗪和地塞米松磷酸钠等。
鱼精蛋白的输注:骨髓血中含有一定的抗凝肝素,需要在给予患者骨髓输注一半的过程中和结束时,将鱼精蛋白输入其中,时间为10min,实现对肝素的综合作用,并将骨髓和鱼精蛋白的输入时间进行详细记录,对其鱼精蛋白的输注量进行核对,因为鱼精蛋白会与对中药物发生反应,需要单独输入,在输入规程中,如果患者存在血压突然下降或是心动过缓,呼吸困难的情况,则表示其输入速度过快,需要进行调整[1]。
输注速度:在进行输注的过程中,需要对骨髓的输注时间进行有效控制,其初始速度需要较为缓慢,将其控制在15滴/min,并对其展开观察,观察时间在15-20min即可,在其不存在不良反应情况时,就可以将其调到患者的耐受速度中,速度大约为40-60滴/min。骨髓输注需要在6个小时内完成,从而避免因为输注时间过长,而导致造血干细胞在室内下被破坏增加。
使用SPSS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当P<0.05,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且计数资料使用x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使用t进行检验。
在给予患者有效输注控制和护理干预后,10例患者患者均不存在输注失败或是不良反应情况。
基于骨髓输注护理工作,首先,要保证无菌操作环境,就骨髓输注来说,其很容易出现感染问题,需要在中心静脉借口处采用安尔碘进行消毒处理。同时,需要给予其骨髓回输前评估,查看中心导管的通常性,保证给予患者持续性的心电监护,在将骨髓进行输入之前,还需要对患者的血压,呼吸情况和脉搏等进行测量,并在其后的每30min测量一次。在骨髓回输过程中,还需要加强相关重视程度,要给予专人看护,对患者的心率增快速度,皮肤湿冷情况等进行观察,并对患者的尿量和尿色等进行观察,对其是否存在溶血问题进行有效判断[2]。并注意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格监控,查看其是否存在过敏反应,将重力作用输入方法进行应用等[3]。最后,需要对患者可能存在的副作用情况进行观察,在细胞量输注过多时,则很容易导致患者色出现液体过多,血压升高的情况。并且要对其输血反应进行观察,ABO血型存在不合格情况时,会与其他抗原发生反应或是出现急性溶血反应情况,需要护理人员等加强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4]。
综上所述,骨髓输注对骨髓移植尤为重要,需要对其输注时间进行有效控制,并加强移植护理,从而保证移植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