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富
(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成都 610039)
长征路上召开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有特殊意义的会议,这是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在与共产国际失去联系的情况下,独立自主改组党的组织机构与军事领导机构的会议,是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的会议,是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会议。正因为如此,这次会议才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从民族独立走向繁荣富强的进程中,回首来时路,不忘初心,有利于凝聚党心、民心、军心,在新的征程中激浊扬清,规划未来。遵义会议及其精神是红色文化的标志之一,在当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遵义会议精神在新时代将继续发挥其精神力量,展现其时代价值。
首先,遵义会议及其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危急关头的自救体现。1935年1月初,中央红军攻占遵义。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出席会议的政治局委员有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陈云、博古,候补委员有王稼祥、刘少奇、邓发、何克全,此外,红军总部和各军团负责人有刘伯承、李富春、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中央秘书长邓小平,李德与担任翻译的伍修权列席会议。会议由当时仍然负总责的博古同志主持。
中共中央在遵义会议上充分发扬民主,与会人员畅所欲言,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作出会议决议。会上,博古同志作了“正报告”—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报告。他把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国民党反动势力过于强大,推卸了他和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严重错误。会上,绝大多数同志不能接受博古这种不负责的态度。据陈云在《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传达提纲》中记载“博古同志没有完全彻底的承认自己的错误,凯丰同志不同意毛张王的意见,A同志完全坚决的不同意对于他的批评”[1]。之后,大会由周恩来同志作了“副报告”—关于敌人第五次反“围剿”的军事工作报告,正视了存在的问题,主动承担了军事指挥失误的责任。张闻天作了“反报告”—批判“左”倾主义军事路线的报告。三个报告作完后,毛泽东发言指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是由于对敌情的战略判断失误、战术上冒进导致的,总之,是错误指挥造成的,从而有力反驳了博古的理由。毛泽东的发言切中要害,引起了与会者的深切共鸣,朱德、李富春、聂荣臻、刘少奇、陈云、彭德怀等同志相继发言,拥护毛泽东与王稼祥的发言。大会气氛活跃,与会人员各抒己见,包括为博古辩护的凯丰(何克全)同志的发言也是这次会议畅所欲言的表现之一。
根据会议上大多数同志的意见,会议决定:“(一)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二)指定洛甫同志起草决议,委托常委审查后,发到支部中去讨论。(三)常委中再进行适当的分工。(四)取消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周为军事指挥者,而恩来同志是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2]42这次会议终结了李德和博古的“左”倾军事路线,改组了党的领导机构,并改善了中央军委的领导方式。正如毛泽东所说:“这个错误是在一九三五年一月扩大的中央政治局的遵义会议时纠正过来了。”[2]51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取得了一系列的军事胜利。遵义会议改组了党的领导机构与军委成员构成,这为处于困境中的中央红军带来了转机。四渡赤水是毛泽东军事生涯中的“得意之笔”。1935年1月29日—3月22日,毛泽东以其独到的战略眼光,机动灵活地指挥3万红军与10倍于己的优势敌人周旋,忽南忽北,指东打西,共历大小战斗40余次,歼敌1.8万人,创造了一个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这是红军自长征以来第一次摆脱被动挨打局面,主动出击掌握了战略主动权的战役,红军士气为之大振。巧渡金沙江,摆脱追兵。1935年4月28日—5月9日,红军行踪飘忽,蒋介石认定红军将强渡金沙江,下令毁船封渡。5月3日,红军军委干部团受命抢夺皎平渡。该团强行军180里,赶到金沙江渡口,找到了一条渡船,在当地农民的帮助下,又打捞出一条船,他们以这两条船载乘勇士突袭对岸敌军,一举消灭了一个正规连和一个保安队,控制了皎平渡两岸渡口。先头部队最后总共找到了七条船,这就为红军渡江创造了条件。从5月3日到9日,红军靠着这七条船顺利渡江而去,蒋家追兵只能望江兴叹。强渡大渡河,威震守敌。1935年5月21日,中央红军从冕宁分两路北上。5月24日,前锋红一师第一团夜袭安顺场,歼灭守敌两个连。次日,红一团一营二连17名勇士在连长熊尚林率领下乘一艘木船冲破敌军火力网成功强渡。红军战士的大无畏精神震慑了敌军。飞夺泸定桥,绝处逢生。泸定桥由川军第三十八团防守,他们将铁索上的木板抽走,只剩16根铁索悬在大渡河上。1935年5月29日,红军左纵队先头部队红四团一营二连22名战士在连长廖大珠率领下,在其他兄弟部队的火力支援下,一边攻击前进一边铺设木板,后续部队跟进攻击,最后胜利夺取泸定桥。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的英明指挥下连续创造战争奇迹,打破敌军围追堵截,一路高歌猛进,可以说,这是遵义会议上运用民主集中制,改换领导后在军事上的必然结果。
遵义会议之后,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这充分说明了遵义会议上的决策是正确的。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危急关头自救的体现,是在中国革命遭遇险境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一次尝试。中国革命不能机械地照搬苏联经验,必须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独特的中国革命道路来。
其次,遵义会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里程碑事件,其精神力量历久弥新。中国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时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各国无产阶级需要相互支援,特别是需要共产国际的支持,但是各国具体情况不同,这就需要灵活变通。中国革命由于特殊的国情只能是在探索中逐步摸索,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进程用事实说明了中国革命的特殊性。
中国共产党在二大上正式确定了中国共产党接受共产国际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中共的路线、方针、政策,甚至人事变动都要接受共产国际的指导。在这种情况下,党内形成了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神圣化的倾向。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还不够成熟,在与阶级敌人残酷的斗争中必然要经历一系列挫折。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这样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国情的复杂性。在中国的大城市,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大城市是中外反动势力压迫剥削广大中国人民的桥头堡,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结成了紧密的同盟,联合盘剥中国百姓,使中国陷入无边的黑暗中。如此国情,照搬苏联经验在中国是注定行不通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经验与思想体系,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结合起来,活学活用,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3]遵义会议就是一次这方面的实践。中国共产党人开始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动态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端(三湾改编与上井冈山开辟根据地是这个开端的萌芽)。
遵义会议精神为: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坚定信念,民主团结,务求必胜。这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历史生成的伟大精神之一。遵义会议形成了新的领导集体,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革命的实际状况,改变了以前一切唯共产国际指示为唯一准绳的弊端,不再机械运用苏联经验的结果。中国共产党人选出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事实上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新的领导核心的领导层,尽管张闻天是党的总负责人,毛泽东在军事上以协助者的身份帮助周恩来指挥红军,但是,毛泽东在事实上起了决定性作用。所以,遵义会议人事上的安排只是过渡性质的,为毛泽东在取得一系列军事斗争胜利之后的顺利接手做了铺垫(中共七大正式由毛泽东出任党的总负责人,但实际上自遵义会议以来,毛泽东在党内树立了事实上的领袖地位,因为这个时期是以军事斗争为主的阶段)。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地位可以说是在遵义会议上基本确立起来的。正是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革命才逐步迈向胜利,最后取得了成功。邓小平同志说过:“回想在一九二七年革命失败以后,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的卓越领导,中国革命有极大的可能到现在还没有胜利,那样,中国各族人民就还处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之下,我们党就还在黑暗中苦斗。”[4]邓小平这句话明确说明了在与国民党的军事斗争阶段毛泽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遵义会议之后,遵义会议精神成为指导中国共产党人继续革命的精神动力,在遵义会议上形成的党内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在革命战争年代,民主集中制一直是党内政治民主的基石。
遵义会议精神之所以能够形成,党内民主集中制功不可没。在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人能够独立自主对党中央的领导机构进行改组,不是依靠某一个人的力量单独完成的,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才能完成这一创举。为此,党中央发挥了党内民主集中制这一优势,把参加会议的人员扩大到各军团指挥员,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上,大家各抒己见,充分发扬了党内民主集中制,对博古、李德执行的王明路线进行了彻底的否定。不破不立,只有改组过去的组织机构,重新建立新的正确的党的领导核心,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才能获得一线生机。历史证明,当时,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历史的转折关头,经受住了考验,重新把中国革命这艘巨轮拨转到正确的航道上来了。
再次,遵义会议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政治上渐趋成熟的标志。中国共产党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由一批具有马克思主义思想萌芽的中国先进分子在李大钊、陈独秀的率领下,于1921年7月成立的,成立初期只有50余名党员。在苏联的帮助下,国共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开创了伟大的北伐事业,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中国共产党迅猛发展,到1927年5月,党员人数已经达到57900多人,在中共领导下的工会共拥有280万会员,农会会员则高达972万。如火如荼的工农运动引起了国民党反动势力的担忧与嫉恨。1927年4月12日,国民党右派蒋介石集团与买办阶层勾结,决定实施“清党”,这就是著名的“四·一二”事件。国民党反动派向中国共产党人举起了屠刀,中共党员与革命群众被大规模屠杀,同年七月十五日,武汉的汪精卫也下令“分共”,大肆捕杀共产党员与革命群众,宁汉合流反共,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党右派乘机建立起了在全国的反动统治,而共产党则被迫由公开转入地下,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锐减,只剩下10000余人。由此可见,当时的中国共产党还处在童年阶段,远没有成熟。经过了这一次政治上的失败,中国共产党看清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嘴脸,决定继续斗争下去,而掌握武装力量是一个关键环节,“枪杆子里出政权”是毛泽东对中国历史的规律性总结。大革命失败以后,党中央召开了“八七”会议,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政权的总方针。“八七”会议是没有陈独秀参加的一次中共中央紧急会议,共产国际代表罗米那兹等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由瞿秋白、李维汉主持,毛泽东参加了会议并被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下,会议只开了一天,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告全党党员书》。会议批评了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在大革命后期所犯的错误:(一)在同国民党的关系问题上,完全放弃共产党独立的政治立场,实行妥协、退让政策;(二)在革命武装问题上,中央始终没有想着武装工农的必要,没有想着造成真正革命的工农军队,甚至主动下令解散工人纠察队;(三)中央没有积极支持和领导农民运动,而受国民党蒋介石集团恐吓的影响,不能提出革命的行动纲领来解决土地问题;(四)中央不受群众的监察,党内缺乏民主生活。这份《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告全党党员书》说明,中国共产党已经意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意识到以前只重视工农运动而不重视武装他们的错误。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政治斗争中摸索出来的一条非常重要的经验。中共为了与拥有强大武装的国民党开展斗争,决定发动武装起义。1927年的“八一”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举行的。尽管这些起义都失败了,但是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保留了一批火种。如果回头看看这些起义的目的,我们可以看出,攻占大城市,力图在中心城市立足,建立革命政权,以期迅速取得革命成功的目的十分明显,但事实却深深教育了中国共产党人—此路不通。这是照搬苏联经验在中国革命进程中的深刻教训,但是由于当时中国共产党依然接受共产国际的领导,在中共党内,一批自认为是标准布尔什维克的曾经留学苏联的中共党员仍然坚持执行共产国际的命令,神圣化苏联经验,完全照搬苏联模式,企图快速取得革命胜利,这种不切实际的做法给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当时,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已经在井冈山开辟了根据地,而中共中央的首脑机关却在上海,这说明中共内部没有统一思想,还没有达成“农村包围城市”这一明确战略思想目标。
当国民党反动势力对上海的中共地下组织进行了残酷的围捕,中共中央首脑机关在上海难以立足,不得不转移到根据地来后,以博古、李德为首的王明路线开始在党内抬头。针对国民党的军事围剿,博古、李德采取了“御敌于国门之外”,与敌人拼消耗、打阵地战的错误决策,其结果是第五次反“围剿”遭到了惨败。1935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开始了长征,这是苏联经验在中国实践中的又一次失败。事实胜于雄辩,但是王明路线的执行者们依然高高在上,拒不承认失败原因。在这种背景下,当红军攻占遵义后,就很有必要在思想上来一次大的总结。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路线在党内的错误指导。从此,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开始走上了正确的道路。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央红军“而今迈步从头越”,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中国革命的伟大事业重现曙光。毫不夸张地说,是遵义会议奠定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奠定了中国共产党随后的革命基础,统一了党内思想,从此,中国共产党人不再盲目执行共产国际的指示。中国革命有它的特殊性,自有其规律,这是中国革命的历史证明了的。虽然中国革命是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一部分,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是僵化的理论,中国共产党人灵活领会与实际情况结合运用,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次做了中国化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一事实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正在逐渐成熟起来,懂得了中国的事必须中国人自己来办的道理。毛泽东就是一个了解中国国情,一切从实际上出发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他的英明领导下,中国共产党日益坚强并在险恶的国内外环境下茁壮成长,从而使中国共产党成为可以左右中国命运的强大力量。由此可见,遵义会议及其精神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高绝而不朽的历史地位。
首先,遵义会议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系列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迄今已走过了苦难辉煌的近百年历程,期间中国共产党人在各条战线都取得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成就。目前,国内总结出了130多种革命精神,著名的有红船精神、古田会议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是在非常困难的处境下,一步一个脚印站起来、强起来的。面对国内外凶恶的反动势力,中国共产党人充分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一切依靠人,中国共产党人相信“人定胜天”,一切从无到有,靠的就是发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不断取得新的成绩。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及建国后为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而不懈奋斗的精神源泉。
在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创造了一系列可歌可泣的以地域命名的革命精神,遵义会议精神与这些地域精神有一定的共性。
第一,以地域命名的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地域形成的精神力量。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都是以某一地域名称来命名的。中国共产党的活动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或者建立根据地或者在某地召开重要会议,这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理论历史生成的一个过程,由此就使某地因为这些原因而成为了革命纪念地。遵义会议及其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在遵义召开重要会议而历史生成的一个范例。在特定历史阶段形成的遵义会议精神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拨正了方向,在以后的革命进程中依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第二,以地域命名的革命精神都具有红色教育功能。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民族解放,争取自由的斗争不是一蹴而就的,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从1921年至1949年,历经28年不屈不挠的奋斗,终于建立了新中国。放眼世界,这种为了共产主义信仰前仆后继、九死不悔最终成功的案例实属罕见。中国共产党人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红色丰碑,从而形成了中国社会特有的红色文化。遵义会议纪念馆成为遵义市红色旅游的标志性景点,每年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遵义会议会址时指出:“遵义会议作为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坚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建设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等方面,留下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我们要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5]从中央到地方,遵义会议纪念馆受到高度重视,目前已经成为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第三,以地域命名的革命精神都具有指导中国共产党人完成不同历史阶段革命使命的现实意义。遵义会议精神与其他革命精神一样,都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遵义会议因为挽救了中国革命而永彪史册。在会议上,中国共产党人以民主集中制为武器,独立自主、实事求是地总结了过去的错误,获得了新生,这是遵义会议不朽的历史功勋。在当前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代,遵义会议精神对中国共产党人而言依然具有历史的借鉴价值与现实的指导意义。
其次,遵义会议精神在当代中国各项建设进程中的现实意义。遵义会议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端。这是遵义会议精神区别于其他革命精神的地方。
遵义会议精神在当代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围绕“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一战略目标服务。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是我们党经过深刻教训后总结出来的颠扑不破的真理。在革命战争年代,遵义会议精神是中国红军长征最后胜利到达陕北的精神动力之一。在改革开放的当下,我们依然要坚持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遵义会议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脱贫攻坚的难关面前明确方向。中国共产党人是秉持“为人民服务”的政党,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大力打击腐败行为,整顿公务员队伍,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放眼世界,任何一个长期执政的政党都会易生惰性,而中国共产党通过严厉打击和预防腐败可使其肌体健康,活力长存”[6]。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衷,不忘初心,是党中央一再要求广大党员牢记的历史使命。
遵义会议精神是中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与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度契合,因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红色文化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巨大政治优势,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为祖国、民族奋斗、献身的精神,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优良的革命传统。”[7]遵义会议精神的内涵是“坚定信念,敢于担当;实事求是,自我革新;独立自主,敢闯新路;民主团结,顾全大局”。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概括的“八个明确”: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这“八个明确”,高度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构成了系统完备、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科学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达成此目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正在逐渐接近这一目标,而遵义会议精神中的“坚定信念,敢于担当”的理念,就与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思想高度契合。中国共产党人一直以来,始终坚定信念,在历史的紧要关头,表现出敢于担当的英雄本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在遵义会议上创造的伟大精神在新时代体现出了时代意义。“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这一思想与遵义会议精神的“独立自主,敢闯新路”理念高度契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一支面对任何强敌都敢于亮剑的无畏军队,但是新时代下,军事科技日新月异,中国人民解放军紧跟时代步伐,精简强军,成为全党全军的共识。着眼于打赢现代化局部战争这一目标,在中国共产党新的领导集体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解放军优化组合,不断提高科技含量,一批又一批新式武器装备不断被研发出来装备部队。今天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早已脱胎换骨,成为一支完全有能力维护祖国统一,保家卫国的强大武装力量。中国人民解放军武器装备一直秉持独立自主开发,装备一代,预研一代的思路,这种不惧外国技术封锁,敢闯新路的精神不就是遵义会议精神在新时代的具体体现吗?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是举世公认的,没有什么先进技术可以难倒中国人民,我们已经用事实回答了西方的技术封锁。“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思想与遵义会议精神中的“实事求是,自我革新”理念高度契合。面对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攻坚克难成为新一代领导集体面对的课题,只有继续深化改革才能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达成这一目的,中国共产党人就要继续发扬“实事求是,自我革新”的遵义会议精神,将其与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结合,在新时代完成这一伟大历史使命。“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这一思想与遵义会议精神中的“民主团结,顾全大局”高度契合。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要民主团结,团结国际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作为联合国五常之一,是举世公认的大国、强国。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面对全球问题,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人类的命运是交叉交融在一起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面对全球贫困、环境污染等问题时,不仅注重中国自身的全面发展,而且注重全球共同发展,这是中国对世界的郑重承诺。尽管某些西方势力对中国的这一承诺颇有微词,但是我们没有退缩。中国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国际关系的构建,就是要打破以西方世界为中心的国际政治格局,构建新的更合理的世界新秩序。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倡议的“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人在21世纪为中华民族和平崛起背景下提出的伟大构想。习近平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中国梦”的核心目标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即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要实现这一伟大目标,其途径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要凝聚中国力量,就不能不提中国共产党人一路走来所创造的一系列革命精神力量,其中,遵义会议精神在新时代的当下,可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继续发扬其革命精神力量这一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在实现“中国梦”这一伟大进程中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