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

2020-12-09 09:47祝洪君麻延林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入路踝关节钢板

祝洪君 麻延林

( 1 辽宁省辽阳市陆军79集团军医院骨科 , 辽宁 辽阳 111000 ; 2 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 )

后踝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踝关节骨折类型,对踝关节功能有很大影响。踝关节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后踝在踝关节功能中起重要作用,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概率在后踝骨折患者中显著增加[1]。临床上,选择多种外部方法用于开放复位和内固定或支撑板固定。本研究选择 2016年1月-2018年1月100例后踝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后外侧入路支持钢板固定治疗组选择后外侧入路支持钢板固定,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组选择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分析后踝骨折手术操作的时间、手术过程出血的总量水平、住院时间、术后引流总量、术后负重时间、后踝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疼痛评分、踝关节功能评分、下肢行走功能;内固定外露、感染等并发症,分析了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100例后踝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组50例,年龄23-82岁,中位(45.27±4.96)岁。体质量41-81kg,平均(54.81±2.11)kg。男女分别有30例和20例。交通事故引起后踝骨折有10例,跌倒引起后踝骨折35 例,其他因素引起后踝骨折5例;按骨折Lauge-Hansen 分型,旋后-外旋型 33 例、旋前-外旋型 15 例、旋前-外展型 2 例。后外侧入路支持钢板固定治疗组50例,年龄23-81岁,中位(45.23±4.16)岁。体质量41-82kg,平均(54.21±2.89)kg。男女分别有31例和19例。交通事故引起后踝骨折有10例,跌倒引起后踝骨折34 例,其他因素引起后踝骨折6例;按骨折Lauge-Hansen 分型,旋后-外旋型 33 例、旋前-外旋型 14 例、旋前-外展型 3 例。2组一般资料可比。

2 手术方法: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组选择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患者取侧卧或俯卧位,采用硬膜外或腰硬联合麻醉,踝关节后外侧入路,做纵切口在腓骨后缘与跟腱外缘间将各层切开,将肌腱牵开,促使踝关节后方显露,将踇长屈肌牵开,促使后踝 Volkmann骨折块显露,将周围软组织、血肿块和小碎骨快清除,并进行踝关节背屈,前下方进行后踝骨折按压,并复位骨折块,克氏针进行骨折面临时固定,后向前垂直进入,C型臂下透视,保持踝关节面平整,之后用合适空心螺钉固定。最后透视良好之后给予后外侧切口引流管放置,将切口逐层关闭。后外侧入路支持钢板固定治疗组选择后外侧入路支持钢板固定,方法同上,复位相同,在克氏针临时固定之后用钢板置入并螺钉固定,最后透视良好之后给予后外侧切口引流管放置,将切口逐层关闭。

3 观察指标:分析后踝骨折手术操作的时间、手术过程出血的总量水平、住院时间、术后引流总量、术后负重时间、后踝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疼痛评分、踝关节功能评分、下肢行走功能;内固定外露、感染等并发症。

4 统计学处理:SPSS12.0软件,t、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5 结果

5.1 2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踝关节功能评分、下肢行走功能分析对比:治疗前2组疼痛评分、踝关节功能评分、下肢行走功能相似,P>0.05;治疗后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组疼痛评分、踝关节功能评分、下肢行走功能优于后外侧入路支持钢板固定治疗组,P<0.05。其中,后外侧入路支持钢板固定治疗组患者手术前疼痛评分、踝关节功能评分、下肢行走功能分别是(6.45±1.25)分、(61.67±5.72)分、(11.11±2.16)分,手术后疼痛评分、踝关节功能评分、下肢行走功能分别是(4.02±1.04)分、(84.22±1.21)分、(21.22±1.21)分;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组患者手术前疼痛评分、踝关节功能评分、下肢行走功能分别是(6.02±1.41)分、(61.26±5.41)分、(11.21±2.11)分,手术后疼痛评分、踝关节功能评分、下肢行走功能分别是(1.21±0.23)分、(96.50±2.15)分、(30.24±2.02)分。

5.2 2组后踝骨折手术操作的时间、手术过程出血的总量水平、住院时间、术后引流总量、术后负重时间、后踝骨折愈合时间分析对比: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组住院时间、术后引流总量、术后负重时间、后踝骨折愈合时间优于后外侧入路支持钢板固定治疗组,P<0.05。而后踝骨折手术操作的时间、手术过程出血的总量水平则均高于后外侧入路支持钢板固定治疗组,P<0.05。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后踝骨折手术操作的时间(82.11±10.22)分钟、手术过程出血的总量水平(145.15±10.22)ml、住院时间(9.14±0.12)天、术后引流总量(62.14±0.21)ml、术后负重时间(12.25±0.27)天、后踝骨折愈合时间(14.21±0.54)周。后外侧入路支持钢板固定治疗组后踝骨折手术操作的时间(68.22±8.21)分钟、手术过程出血的总量水平(118.16±10.12)ml、住院时间(7.12±0.51)天、术后引流总量(53.14±0.51)ml、术后负重时间(10.67±0.77)天、后踝骨折愈合时间(13.14±0.24)周。

5.3 2组内固定外露、感染等并发症分析对比: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内固定外露、感染等并发症低于后外侧入路支持钢板固定治疗组,P<0.05,后外侧入路支持钢板固定治疗组内固定外露、感染等并发症总比例是10(20.00%),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内固定外露、感染等并发症总比例是2(4.00%)。

讨 论

后踝是踝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后踝骨折可导致踝关节中的接触应力中心向前和向内移动,并诱发创伤性关节炎。对于踝关节骨折患者,解剖复位和骨折块内固定不仅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还可预防关节僵硬和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对于后踝骨折,该方法较难,位置较深,周围结构复杂。后外侧入路是基于经常发生在肱骨后侧的骨折。 研究认为对于后外侧后踝骨折,髂嵴固定后可以安全,容易,清晰地显示后外侧入路,固定顺序为后踝,外踝,内痔,外科医生固定顺序是一样的。使用软组织牵引可以通过背屈关节的背屈来闭合部分后踝骨折。它通过前后空心螺钉固定,但当有大的后踝骨折,粉碎性骨质疏松症或骨折软组织时,在骨折等情况下,关节面的复位和固定强度不令人满意。踝关节骨折的类型和损伤的程度、合并伤决定着治疗方法的选择,目前,踝关节骨折中,手法复位效果欠佳。多实施手术复位[2]。后踝固定手术中,踝骨折块大小可影响手术显露和固定的方式,多数后踝骨折患者合并内外踝损伤以及下胫腓韧带损伤,需要根据不同的损伤情况做好相关的治疗工作,选择不同的固定材料,以更好实现踝关节稳固性的重建,恢复踝关节功能[3-4]。

后外侧入路可以直接显示骨折端并观察踝关节面,从而可以清除关节中影响骨折复位的断骨或游离骨,并根据骨折进行骨折的对齐和透视可以在操作期间执行。确保后踝骨折块达到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同时,它由钢板或后部前拉力螺钉牢固固定。固定可靠,患者术后可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减少术后关节退变。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同时暴露胫腓骨骨折,可同时进行胫腓骨骨折固定[5-7]。本研究中,后外侧入路支持钢板固定治疗组选择后外侧入路支持钢板固定,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组选择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显示,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组疼痛评分、踝关节功能评分、下肢行走功能、住院时间、术后引流总量、术后负重时间、后踝骨折愈合时间、内固定外露、感染等并发症和后外侧入路支持钢板固定治疗组比较有优势,P<0.05。而后踝骨折手术操作的时间、手术过程出血的总量水平则均高于后外侧入路支持钢板固定治疗组,P<0.05。

综上所述,后踝骨折患者实施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可获得较好效果。

猜你喜欢
入路踝关节钢板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与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改良Henry入路治疗桡骨远端AO B型骨折的疗效分析
正中入路手术和肌肉间隙入路治疗壮族人群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比较性研究
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探讨拉森钢板桩在市政工程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崴脚,不可忽视的伤害
单一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的疗效分析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and validation of an ankle instability questionnaire for use in Chinese-speaking population
踝关节损伤的正确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