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排螺旋CT对肋骨隐匿骨折及细微骨折的诊断价值

2020-12-09 05:43:17徐英春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17期
关键词:隐匿性肋骨复查

徐英春

(营口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人民医院,辽宁 营口 115009)

肋骨骨折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胸部外伤,这种伤情一般是因为打击、摔伤、高处跌落和交通事故等外来暴力而直接导致患者出现骨折。现如今临床对肋骨骨折进行诊断的时候多借助X线、CT技术或磁共振影像学技术进行诊断,而CT检查被公认为是临床对骨折诊断效率较高的一种诊断方法,而且在进行诊断的过程中操作方便,价格合理,因此在临床上应用也较为广泛[1]。但是对于一些隐匿性和细微的骨折,因为骨折的严重程度较低,所以在受伤后早期并无特异性的CT表现,如果观察不够仔细,就很容易导致出现骨折的漏诊。只有对患者在进行后期的骨折修复过程中逐渐形成骨痂,进行CT复查的时候才能提升诊断率。本文基于此主要分析,采用64排螺旋CT对肋骨隐匿性骨折和细微骨折进行诊断的价值,并将主要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7年3月-2018年9月收治的83例肋骨隐匿性骨折和细微骨折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41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67岁,最小年龄为27岁,平均年龄为(45.8±10.5)岁。本文所有患者均为肋骨隐匿性骨折和细微骨折患者,受伤原因主要为车祸伤35例,击打伤25例,坠落伤10例,其他13例。本文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资料符合伦理委员会的标准。

2 方法:对患者进行检查的过程中,指导患者选择仰卧位,使患者上举双臂,单次吸气末屏气进行扫描,屏气的时间需要控制在7-10秒之内,为患者选择64排螺旋CT扫描仪进行扫描,从患者的颈部第7椎体下缘开始扫描到患者的腰部第3椎体的全部肋骨。进行扫描的过程中,设置管电压为120kv,电流设置为210mA,设置层厚采集为7.5mm,准直为128×0.625,螺距设置为0.16-0.2,创速设置为27.5mm/圈。在扫描结束以后选择采用层厚为1.275mm,层距为1mm的薄层骨算法对图像进行重建处理,然后薄层重建的图像作为基础,选择容积再现、多平面重建后处理方法获得最佳显示骨折线的层面。所有CT影像学图片均通过医院2位从事CT工作的,富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进行观察并进行判断,如果存在诊断意见不合,需要进行讨论分析,以便于统一意见。

3 观察指标:本文所有研究对象受伤以后,1周以内进行首次采用64排螺旋CT检查,然后以每周作为1个单位分别在第3周、第4周和第6周对患者进行CT的影像学复查,了解在不同时间段复查的骨折数目、骨折类型和骨折部位。对不同时间段的肋骨骨折检查状况进行比较总结,肋骨隐匿性骨折和细微骨折的多发部位,评价诊断的要点[2]。(1)隐匿性骨折的诊断标准为:CT影像学首次检查没有发现,在后期复查当中出现的骨折。(2)细微骨折诊断标准为:在首次检查当中可以发现,但是因为骨折微小不易被发现,需要进行仔细的观察。

4 统计学分析:本文采用IBM SPSS25.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数据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5 结果:本文的83例患者受伤后1周内进行首次CT检查,共检查出骨折236根。所有患者都获得了至少6周的随访和复查,其中有20例患者多次复查与首次检查存在差异,将其设置为差异对照组。在第3、4、6周对所有差异对照组进行复查的过程中,新检出的隐匿性骨折分别为12根、20根、6根。统计得出:隐匿性肋骨骨折主要多发生在肋骨角、骨小梁、肋骨内/外侧缘等部位,细微性肋骨骨折多发生在肋骨内/外侧缘、肋骨角、肋软骨处。细微性骨折和隐匿性骨折在肋骨角、肋骨内/外侧缘等部位的发生率存在有差异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讨 论

最近这几年临床上肋骨骨折开始成为胸外伤的主要发生病情,这种伤情的发生率大约占55%。传统对胸外伤在进行诊断的时候多为患者选择采用数字X线摄影检查,但是大量的实践证明,这种检查方法对患者的骨折检查具有较高的漏诊率,特别是对于一些隐匿性和细微骨折的诊断,为患者选择采用X线检查很难发现,影响了对患者治疗的进展。

本文基于此主要分析对患者应用64排螺旋CT,进行肋骨隐匿性骨折和细微骨折的诊断,从结果中能够看出诊断效率相对较高。在诊断的过程当中也需要注意,虽然应用64排螺旋CT进行检查,能够提高肋骨骨折诊断的准确率,但是对于隐匿性的肋骨骨折在受伤后早期为患者进行CT诊断仍然不易察觉。只有在对患者进行后期随访的过程中,才能够发现。此外对于不同的CT三维重建技术在对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根据患者的肋骨骨折的类型和部位,在诊断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差异。临床提示我们在对肋骨骨折患者进行诊断时,应用64排螺旋CT进行检查时,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能够结合多种后处理重建技术加以检查,以便于能够从多视角直观清晰的观察患者的骨折状态,提升临床诊断的准确效率。除此以外,通过本文也能够得出对于隐匿性的骨折,通常主要发生在骨小梁、肋骨角以及肋骨内/外侧缘等部位,细微骨折多发生在肋骨角、肋软骨和肋骨内/外侧缘等部位,所以临床需要提高对于这些部位的观察。

综上所述,临床上隐匿性和细微性骨折多发生在肋骨角、骨小梁、肋骨内/外侧缘、肋软骨等部位,诊断的过程中需通过采用64排螺旋CT强化对于相关部位的检查,并且注意在受伤以后的2-4周为患者进行复查,避免产生严重的误诊和漏诊情况。

猜你喜欢
隐匿性肋骨复查
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
肝博士(2022年3期)2022-06-30 02:48:24
肺结节≠肺癌,发现肺结节如何复查?
中老年保健(2021年9期)2021-08-24 03:50:14
勘 误
迷人肋骨
Coco薇(2015年5期)2016-03-29 22:46:32
首批7所陕西省普通高中示范学校迎接复查评估
隐匿性HBV感染分子机制的研究新进展
肋骨带外固定加外敷万伤接骨膏治疗单纯性肋骨骨折的临床分析
多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并隐匿性胆总管结石47例临床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隐匿性糖尿病肾病各级肾动脉的观察
日安,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