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琦斐
(新余市规划设计院,江西 新余 338000)
土地利用与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为确保土地得到充分的利用,就要对其进行测绘。近几年来,我国对于城镇化建设工作越发重视,与此同时,土地资源越来越少,非法占用土地的现象越发严重。为了改变上述情况,保证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就要积极应用信息化测绘技术开展土地利用与管理,保证土地得到合理的规划,满足人们的生活与工作需求。应用信息化测绘技术可大大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测绘工作的准确性,使各项工作高效开展。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应用,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就可以保证土地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和科学有效的管理。
由于信息的数量不断增多,因此,需要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对各项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保证信息得到充分的利用与共享。信息化测绘主要是基于信息技术的优势,采用数字化测绘技术可随时向用户提供地理信息服务。信息化测绘技术包含的内容比较多,除了要对信息进行管理之外,还要做好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等工作。在信息测绘技术中包含多个科学技术,其主要采用航空技术进行数字定位,保证一段时间内的测绘地理区域获得反复的扫描,并通过PTK 技术提高其精准度。在信息化测绘技术中,先进的遥感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会对信息进行持续的收集和整理,并对信息进行有效的输出。采用信息化测绘技术可对一定范围内的自然灾害进行全面的监督与控制,并及时获得相关材料,提醒相关部门制定有效的抗灾对策,最大程度减少损失。为了进一步扩大测绘技术的应用范围,要加强对硬件系统的创新,使电子产品能够有效满足用户的需求。
在信息化测绘技术中,遥感技术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遥感技术又可称之为RS 技术,其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在测绘领域中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遥感技术的分辨率极高,可不断提高测绘的效率和质量。将遥感技术与土地概查和调查等内容相结合,就可以保证土地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遥感技术所提供的高分辨遥感数据非常精准及时,在开展土地利用与管理时有必要通过这一技术做出更加准确的决策。
遥感技术可准确识别土地利用的类型,为了进一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其主要采用人机交互方式对土地利用类型进行识别。遥感技术可对土地类型空间进行分化处理,了解空间的分异特征,并及时提供土地资源遥感影像地图。将遥感技术与GIS 技术相结合,并就生态环境的特征进行仔细分析,就可以对土地分布和定级进行有效的评价。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人们会研究出更加先进的遥感传感器对遥感数据进行多角度的观测,并利用多个平台分析和整理数据,保证影像的分辨率以更精确的方式呈现[1]。
在土地利用和管理工作中,为保证土地资源的类型空间得到合理的分化,充分了解地形、土壤等内容的评价指标,就要积极应用地理信息系统与土地资源,遥感影像地形图,根据测定区域内地形的实际情况,即可确定评价分析因子。为了进一步了解土地定级的情况,确保测绘区域内的土地得到有效的评价,可根据该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土地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提高评价质量。
在土地利用与管理中,可充分应用全球定位系统提高测绘结果的精准度。该系统能够迅速确定每个级别控制点的位置,不断提高测绘的质量,降低成本。合理应用全球定位系统,还可进行城镇地籍测量和地形测量,通过对其进行有效的定位,就可保证整体测绘工作质量得到提升。在全球定位系统中,要重视精密单点定位技术的应用,其主要适应吸取PPP 技术的优势,保证定位有极高的精度。进行土地普查工作时,如个别参照物无法在地图上得到识别,就可在全球定位系统中输入与之相关的数据,就能实现精准定位。
进行土地变更登记时,需了解土地地籍的信息变更具体情况,这样才能明确土地的权属和地籍信息。要详细对相关内容进行调查,保证土地得到合理的管理与规划。将GPS、GIS、RS 技术相结合,可确保测绘人员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土地信息的变化详情,从而掌握与土地有关的确切信息,保证土地得到合理的利用。采用GPS 技术时,可以保证地极坐标的信息得到精准的测量,提高测量结果的精准度,可保证后期数据得到有效的处理。将GIS 与RS 相结合,可迅速测量待测区域的地势和地形情况,结合先进的遥感影像或航拍技术,即可呈现出相关信息,工作人员通过辨别影像和图片的内容,就可了解到土地的地籍信息,方便开展土地管理,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减少不必要的人力与物力浪费。
在进行土地规划和土地管理时,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创建完善的土地管理系统,工作人员可根据需求实现相应的操作。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GIS 平台可及时为地籍管理工作提供相应的指导,保证土地得到合理的评价,为土地调查和登记等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涉及到土地法律咨询时,也可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对城乡土地进行管理时,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不断提高管理的效率,及时建立地籍管理与信息系统,确保各项数据的获取更加及时。在进行土地评价时,要充分掌握土地的价值,对土地的潜力进行仔细分析,了解具体的资源情况。进行土地变更信息提取时,可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保证土地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常见的方法有计算机自动分类比较法、图像比值法、图像差值法等,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方法。在土地管理和利用工作中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可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对策,并保证对策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确保土地资源实现合理规划[2]。
地理信息系统还可对土地资源进行动态监督与控制。将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就可以全面分析土地的利用情况,并对土地进行多元化和多层次的勘测。采用遥感影像预处理技术,可及时了解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并通过动态监督与控制的方式掌握土地的变化信息。将二者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监控工作的质量,还能够保证相关部门更好地了解土地的利用情况,制定有效的管理对策。
进行土地勘测时,要根据勘测的类型和具体的内容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保证勘测工作顺利进行。土地勘测主要包括内业和外业,其所涉及到的具体内容有土地的划拨与征收。进行土地勘测内业工作时,可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提高勘测工作的水平,保证勘测结果更加准确。在土地勘测外业工作中,可使用GPSRTK 技术保证土地资源信息得到有效的收集和整理, 并将相关数据传达至流动站。形成差分观测值后,就要建立完善的三维坐标,从而获得准确的结果。将信息化测绘技术与土地勘测相结合,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工作时间。要确保内业工作与外业工作一致,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依据[3]。
在土地执法监管中应用信息化测绘技术时,要采用动态检查与遥感监测技术,对非法占用土地的行为进行监督与控制。要积极应用全球定位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吸取二者的优势,准确定位非法占地的位置。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判断本地区是否有违法用地的行为,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方式。通过信息化测绘技术,可不断提高土地执法监管的效率,使工作人员能够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存在违法用地行为,保证土地资源得到高效的利用和管理。
土地利用调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这一工作中应用信息化测绘技术可充分结合原土地的调查成果。依据土地调查的相关技术规定与要求,应用先进的卫星与航空摄影技术保证调查区的土地利用现状获得全面的调查。通过建立新土地分类系统,设置与土地利用现状有关的数据库与影像数据库,保证数据库中的各项数据与土地利用的现状保持一致,数据库会定期得到更新,这就为土地管理和利用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使管理工作迈向信息化和规范化方向。
在土地规划设计中应用信息测绘技术时,要明确这一工作的重点。由于土地利用规划中的信息众多,在正式进行规划设计前,要确保与之相关的所有信息得到收集和整理,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方式。进行土地规划设计时,可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测绘技术以保证数据得到高效的收集和整理。采用GIS 技术建立土地利用空间信息系统,保证土地规划工作具有详实的资料。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具备可视化功能,可及时提供相应的模型,并对规划设计结果进行模拟,确保其得到有效的分析,进一步完善规划设计。
采用信息化测绘技术,可对土地利用动态进行有效的监测,转变传统监测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在传统的监测工作中,往往是由用地单位上报和登记数据,这样就无法进一步了解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也不能确保相应的数据具有较高的精度。建立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时,通过GPS 技术即可对野外的不确定成果进行精准的审核与检查,根据遥感解译的矢量数据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综上所述,在应用信息化测绘技术时,要充分结合土地管理与利用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工作,应用恰当的技术为技术人员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有效提高测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转变传统土地利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使土地得到合理的规划,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