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海平
山不在高,有书院则名。
冠山就是这样一座山。
在一个轻烟笼罩的雨后,我独自在曲径通幽处不经意间再次与一座书院相逢,无须惊异,无须喜极,以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姿态深情凝望。这必定是最佳的邂逅。缘于这样的情愫,只要有机会,我都愿意去一遍遍、一次次、一趟趟地去踏寻这个书院的芳踪,沿着先辈们留下的充满书香气息的脚印,感受那挥之不去的家国情怀、历史情怀和人文情怀。
然而,不知道的是,我竟久久寻不到书院的踪迹了,它仿佛是一个身居深林的得道高僧,并没有打算接纳我这个凡夫俗子。
我并不想就此作罢。因为,我知道,一旦进入这‘千年的学府’,就进入了千年的历史,走入了中国高等教育变迁的一个时空隧道。
书院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无论多么困难艰苦的时代,只要众志成城建立一所书院,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就有了可以传承下来的可能。翻开中国整部浩浩荡荡的书院史,平定也有着浓墨重彩的章节。千百年来,不仅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还在中国文化史乃至文明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一席之地。平定在历史上被称为“文献名邦”,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个声誉,是因为“科名焜耀无双地,冠盖冲繁第一州”。在封建社会的科举考试中,先后有一千多名秀才、六百多名举人、一百多名进士出自平定,特别是在清代,进士数量位居山西第一。难怪清代名臣祁寯藻曾说:“平定为三晋名区,鸿儒硕学,后先相继。”
对于冠山书院,可以说我仰慕已久,完全是出于它在当地的名气而想着去踏寻的。这座安静地深居在冠山深处的书院,就像是磁场在深深地吸引着我,牵引着我一步步走向她的历史深处,走进冠山书院,虽感觉沧桑,但仍能仿佛感觉到先贤的教诲声和他们熟悉的脚步声,还有他们的喜怒哀乐甚至他们的心跳呼吸之声,这些都散布在书院的每个角落里,这一切都充满了文化气息的味道。抬起头,一股股草木的清香随风入院,顿时包裹着我,浸润着我。在我眼中,它就像是一个贵族,虽已落魄,但书院精魂仍在,文化精魂仍在,民族精魂仍在。后来的我们,置身于此,常常会以旷达胸襟与超越的时空观去感悟人生,以笔为剑、以笔为旗,用炽热感情拥抱生活,以崇高追求激越人生,以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书写着关于英雄血性、英雄豪情与英雄悲愤的诗词歌赋。
每个时代,书院总是默默担负着传承文化和文明的使命。对我而言,冠山不看犹可,书院必看。古老而沧桑的冠山书院,既见证了平定这座县城的发展历程,也日夜不息地感受着中华文化和三晋文明的亘古悠长。在岁月的淘洗下,不管风吹浪打,不管时代更迭,书院依然有着坚如磐石般的生命活力。它以爱国情怀来抵御庸俗的侵吞和物欲的消磨,以历史文化的故事和言辞来铭记和培育民众的担当意识,让指向未来的意识形态获得广泛认同,从古到今,在千年不变的文化接力中,作为冠山书院,它将辉煌和伤痛、梦想与信念、操守与境界,化作守护文化的不朽之躯。它始终胸怀一腔报国热血,始终捧着一颗忧民丹心,为我们书写和传承中华文化和坚定文化自信构成一个有尊严有希望的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给时人和后人留下绝尘而去的伟岸背影和一次又一次酣畅淋漓的感动。
在我看来,冠山书院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书院,而是一个文化传承的载体,是一个思想载体,承载着一代代阳泉人的光荣与梦想,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挺立起了“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脊梁!是这座县城的一个文化书房,一走进去,心便静了下来,进入了一种文化的道场,一种精神的道场、一种哲学的道场、一种心灵的道场。是我们跨进新时代后,更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向古老书院叩问阅读之道的境界胜地,她罗列陈设的楹联诗词、书院学规、历史典籍等,成为中华文化和三晋文明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精神家园。立德以显著、立功以弘扬、立言以流传。冠山书院的千年坚守,为今天的平定乃至阳泉的转型发展奠基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试想,没有她所创造的文化,怎么会孕育了明代的乔宇,清代的窦瑸、张穆,近代的石评梅、高长虹,当代的百度总裁李彦宏及亚洲首位“雨果奖”获得者—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等阳泉文化的杰出代表?由此,更加深了我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加深了对三晋文化的热爱,加深了对书院的热爱。
冠山苍松翠柏,烟云缭绕,山势嵯峨,挺拔秀丽。幽径中漫步,时光也变得格外的幽静,也难怪当初祖籍平定的著名诗人元好问在《乡郡杂咏诗》中赞美冠山曰:“新堂缥缈接飞楼,云锦周遭霜树秋。若道使君无妙思,冠山移得近城头。”
一千多年之前,冠山书院建起来了,从此,这片土地上就有了一个教书育人、传承优秀文化的精神殿堂。用今天的视角来看,她就是一所直接连接古代、近代和现代教学机构的大学。一千多年之后,我站在书院的门口,书院就在我的眼中。本能地肃然,放慢了脚步,怕唐突了圣贤的英魂和学子的潜读。正是午后,苔藓铺满台阶,阳光洒进密林,鸟雀栖息枝头,粉蝶扑闪追逐,历史再次复活。走在书院里,好似行走在无边无际不动声色的岁月里,而岁月总是那么虚幻地逼近我,还原给我一个不曾消失和远去的书院。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家事国事天下事就这样被学子们背负在了背上,扛在了肩上,刻在了心里,转而便成了一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使命和责任。如今,这更成了我们强烈无比的社会责任感与民族使命感、自强不息的人生哲学、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境界和忧国忧民、忍辱负重、不计得失、为民请命的品格和追求。在我看来,这既是一种修身的气节,也是一种齐家的坐标,又是一种治国的境界,更是一种平天下的向往。由此,冠山书院呈现出了一种强健的精神状态,她用一千年的时间,为平定甚至为阳泉打下浓厚的文化底色,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了澎湃的文化自信。
书院,是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高地,无论是创立、发展、被埋没,乃至今天的崛起,都赋予了我们坚定的文化自信,是它,让中华文化薪火不息;是它,让一代代中国人在书海泛舟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它,让整个中华民族从血液里、基因中有了一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夙愿与志向。看着冠山书院苍老的面容,我蓦然明白了,它收纳的是历史,放飞的是梦想,民族复兴,是一代代人的梦想,它为我们今天驶向民族复兴的启航,再次举行了一个仪式。
我问自己,你再次来书院寻觅什么?今天,我再次走近书院,走进书院,不只是重温冠山书院的昔日荣光,也不只是向历代哲人先贤致敬,而是想再次感受氤氲其中的文化气质,聆听弦歌不辍的历史跫音,挖掘意蕴深刻的时代价值。这不是简单的回望,而是具有深意的梳理;也不是走马观花式的游玩,而是与历史对话,与时代同行。我相信,每一个来过书院的人,都会在思想上产生一种共鸣:“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我抚摸着树干,抚摸着砖瓦,抚摸着时光,不觉发出有关时光流转的感叹,就像孔子当年望着流水感叹“逝者如斯夫”。无数日夜的攻读经史、求索问道、赋诗作联、舞文弄墨,为的就是在“穷则独善其身”后,“达则兼济天下”。忽然间,我想起了余秋雨先生在《千年庭院》中曾说过:“这个庭院的力量,在于以千年韧劲弘扬了教育对于一个民族的极端重要性。”是啊,只要山川还在,只要书院还在,又何惧风雨!恍惚间,我的眼前,出现了一群模糊的身影,在漫漫的历史寒夜里,他们独对孤灯,捍卫着风骨、道德和情操,用微弱的星光点亮了历史,无数的他们是书院精神的化身,也是中华文化的守护者、传道者。
我始终并一直笃信:书院,是中华大地上最鲜活的文化遗存,是真正的中国“国粹”,也是一方最独特的“中国印”。冠山书院,虽只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小小的坐标,但它却凭着一己之力,“一揽冠山之胜景,重现古州之繁盛,彰显文献之特色,激扬名邦之精神”。
环视四周,历史的纹理一一呈现,文化的盛象一一呈现。这是我对她的一次深度探访,作为一个时代的坐标,在千百年前,它曾是这片土地上的高等学府与图书馆的象征,文化与学术的标志。这是我对她的一次深情抚摸,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当我走进书院,油然而生自豪之情,从尘封的卷帙中发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先贤思想中赞叹文献名邦人才辈出。
文化自信从何处来?不是来自抽象的宣教,也不是来自盲目的自大,而是来自无数个如冠山书院那千百年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文化耕耘。这是我对她的一次深切仰望,从前的岁月渐渐远去,岁月的影子落在书院的每个角落上。虽然,冠山书院只是岁月长河溅起的一朵微小的浪花,但是,我依然相信:这座书院与我们的血脉相连着,我们的祖先,就是在她的教诲下,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成才观、爱国观,使得脚下的土地更加丰厚,文化底蕴更加深厚,让我们因此有源可寻,有念可执。她的坚守,就是要让我们明白,只有文化自信,我们才能走得更自信,也才能走得更远。
一座书院,千年文化。她激发了古州大地的学子们比肩金代的赵秉文、明代的夏廷器、清代的陶易等这样的才俊,传承前辈的才学,在人文高峰上砥砺前行。于过去,她是平定人传承和弘扬中华历史文化精髓的象征,于今天,她是阳泉人积极进取、不懈追求的精神象征。
拂去千百年的苍茫岁月,站在冠山书院面前,我只能凭着自己的一颗心,于古木参天间、松柏积翠间、文化山水间继续寻找、继续触摸。或许,当历史的风烟将这些珍贵的记忆尘封起来时,我们却又不得不开始四处寻找那一湾源头活水,以滋润我们日渐干裂的心田。
在当今时代,像冠山书院这样的地方真是不多了,这是个思想者思考时代的地方,是个文化者书写未来的地方,是个读书者阅读时光的地方。此刻,我只想静静地坐在书院里,守候着这座让古来文人学者守得住清贫和耐得住寂寞的精神高地,感悟着这里的砖瓦碑刻凝聚着的人文精神,思考着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自立对于我们今天奋斗美好生活、实现小康社会的时代意义。
书院不曾消失,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冠山书院将再度披上时代的盛装,为重塑竞争新优势,倾力打造晋东区域中心城、蹚出转型发展新路,播撒珍贵的文化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