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 王麦斌
摘要:针对高中物理电磁感应的“跳环”、“浮环”实验,从感生电动势和感生电流的相位差的角度进行了理论分析,纠正了错误的认识。
关键词:电磁感应;“跳环”实验;“浮环”实验;感生电流;相位差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0)16-0179-01
1 两个问题的提出
在学习高中电磁感应这一部分内容时,可能会遇到下面两个问题,让学生感到困惑。
1.1第一个问题。“跳环”和“浮环”实验是电磁感应现象的两个很有趣的演示实验。实可以观察到在线圈通电的瞬间,套在铁芯上的铝环跳起来;或者在通电时,将铝环套在铁芯上,可以看到铝环悬浮而不是落下来。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一般都会把这两个实验展示给学生。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之后,学生会追问为什么,要探寻实验背后的物理学原理。学生得到的解释一般是这样的:线圈中接入的是交变电流i1,当铝环中的磁通量φ增大时,根据楞次定律,铝环中会产生一个反向的感应电流i2,铝环与线圈的靠近端为同名磁极。铝环受到向上的斥力,从而使铝环“跳”起来或“浮”起来。
但有认真的学生会做进一步细致的分析。在第一个和第三个1/4周期内,线圈中的电流i1是变大的,所以铝环中的感应电流i2与i1反向,铝环受斥力;在第二个和第四个1/4周期内,线圈中的电流i1是变小的,所以铝环中的磁通量φ也变小,根据楞次定律,铝环中产生一个与i1同向的感应电流i2,铝环与线圈的靠近端为异名磁极,铝环应该受到向下的引力。照此分析,在50Hz交变电流0.02s的一个变化周期里,铝环在一半时间受到向上的斥力,在另一半时间里受到向下的引力。所以,铝环不可能跳起来,更不可能悬浮起来。这个分析的结论和实验事实矛盾,问题出在哪里?
1.2第二个问题。有这样一道题目。线圈1接入交变电流i1,在该线圈正上方,有另一个N匝的闭合线圈2处于悬浮状态。请问线圈2的悬浮状态与其匝数N有无关系?
学生可能进行以下的推导。假设线圈2的磁通量为φ,每匝线圈的质量为m0,电阻为r0,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线圈2的感应电动势
e2=NΔφΔt
线圈2的感应电流
i2=e2Nr0=NΔφΔtNr0=Δφr0Δt
所以,i2与匝数N无关。假设每一匝线圈2受到的磁场力为F0,则N匝线圈受到的磁场力
F=NF0
N匝线圈受到的重力
G=Nm0g
线圈2处于悬浮状态,根据二力平衡,可得
F=G,即NF0=Nm0g,可得
F0=m0g
根据以上推导,可以得出结论:线圈2的悬浮状态与其匝数N无关。
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吗?我们可以进行实验验证。使用相同规格的漆包线(直径0.5mm)绕制成100匝和单匝的两个闭合线圈(半径相同)。将两个线圈依次套在接入交变电流的线圈的铁芯上。通过实验观察到100匝的线圈可以悬浮起来,而单匝线圈不能悬浮,停在下面上下振动而已!实验现象与理论推导矛盾,问题出在哪里?
2 問题的分析
以上两个问题实质实质上是同一个问题,其分析必须考虑到感生电动势和感生电流的相位差。首先需要明确以下三个关键量的相位关系:
2.1根据毕奥—萨伐尔定律,电流决定了其周围的磁场。铝环(或线圈2)中的磁通量φ与i1相同。
2.2根据考虑了楞次定律的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铝环(或线圈2)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e2=-NΔφΔt
可知,e2 比φ的相位落后π2。
2.3对于交变电流而言,由于铝环(或线圈2)存在自感L,因而存在感抗xL=ωL。再设其电阻为r,则其阻抗角为
φ=arctanωLr
根据交变电流欧姆定律的复数形式,可知感生电流i2比感生电动势e2的相位落后φ。
总结以上三点可知,i2比i1的相位落后π2+φ,如图7所示。把一个周期分为AB,BC,CD,DE四个时间段。由图可知,在AB段,i2与i1方向相反,铝环(或线圈2)与线圈1的靠近端为同名磁极,铝环(或线圈2)受到的磁场力F为向上的斥力。在BC段,i2与i1方向相同,铝环(或线圈2)与线圈1的靠近端为异名磁极,铝环(或线圈2)受到的磁场力F为向下的引力。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铝环(或线圈2)在一个周期内受到的平均磁场力是向上的,正是这个平均磁场力使铝环“跳”起来,使铝环(或线圈2)“浮”起来。
前面第二个问题的解释也跟阻抗角紧密相关。理论上,对于匝数为N,横截面积为S,长度为l的长螺线管,其自感系数
L=μ0N2Sl
所以,其阻抗角
φ=arctanωLr=arctanωμ0N2SlNr0=arctanωμ0NSlr0
可知,对于规格相同的线圈2,匝数N越多,阻抗角φ越大。由图7可知,AB、CD段越长,BC、DE段越短,线圈2受到的平均磁场力越表现为斥力,使其悬浮起来。对于理想电感,φ=π2,磁场力全部为斥力。同理,线圈2为单匝时,φ非常小,斥力表现不明显,无法悬浮起来。如果把线圈2作为理想电阻,φ为零,四个时间段就长度相等,线圈2所受磁场力平均值就必然为零,在磁场力的作用下只能上下振动。
参考文献:
[1]梁灿彬 秦光戎 梁竹健.1980.电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郭木森 廖玄九 张绍南.1989.电工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