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摇滚乐唱片封面作为包装的一部分,设计手法多样、视觉表现丰富,20世纪的摇滚乐唱片不论是内容还是封面设计都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同时也反作用于社会,在世界范围内掀起摇滚热潮并影响着后世。本文重点分析摇滚唱片封面视觉表现和风格,为今后的唱片专辑封面设计提供一些创意参考。
关键词:欧美摇滚乐;唱片封面;视觉表现
中图分类号:J5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21-00-02
唱片出现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摇滚乐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末的美国,在50年代迅速风靡全球,并演变出众多风格种类,影响着后世的音乐、流行文化、审美理念等方面。音乐唱片封面作为商品包装印刷品,不只具有包装功能,CD封套设计者施德明曾说:“唱片封套是唯一不会被人丢弃的产品包装。”可见其艺术价值。在今天,摇滚乐唱片已经成为极具收藏价值的艺术品。
1 20世纪欧美摇滚唱片封面视觉表达的特征
1.1 自我个性的强烈宣泄
摇滚是一种不受约束,没有教条的音乐类型,它自诞生就象征着自由与抗争,追求个性解放与自由意志的精神。摇滚唱片封面设计没有既定的审美标准和法则,它和摇滚乐一脉相承,更注重个人情绪的宣泄与自我意识的爆发,摇滚乐唱片封面相比其他艺术形式更加非理性,往往呈现出完全感性的视觉语言。而这种不刻意迎合市场口味、自由创作出的视觉作品更富有迷人的魔力。
1.2 多元的视觉表现手段
摇滚乐相较于其他音乐流派在唱片封面设计上更加不拘一格、大胆奔放。一部分摇滚乐的唱片封面设计使用抽象的、另类的、看似有某种含义的符号图形,这些图形很多时候没有明确的意义指向,外界对这些符号的不同解读也成为摇滚唱片封面的一大魅力[1]。摇滚唱片封面的字体设计与色彩也没有固定模式,一些唱片的封面没有图形,完全是文字信息,传递的信息更加纯粹简洁。唱片封面的色彩则与视觉—听觉的联觉现象有关,不同的色彩给人的心理和情感暗示不同,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外界对唱片内容的判断[2]。同时为了刺激消费者的审美感官,引领或紧跟时代潮流,唱片封面的创作手法也是五花八门,漫画、手绘涂鸦、元素拼贴、胶片摄影等都可以用于封面设计,只要能尽可能丰富地表达自己的艺术主张,产生独特的视觉语言[3]。
2 20世纪欧美摇滚唱片封面设计风格多样化成因
2.1 时代发展背景下对唱片封面设计的影响
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迎来了各行各业的迅速发展,物质条件更加丰富,但诸多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这一时期的社会问题不断,爆发了黑人运动、反战、性解放、女权运动等[4]。在这些社会矛盾与文化的不断碰撞下,摇滚乐队也将自己对于社会的思考写进作品中,以此来输出自己的观点,设计师在操刀唱片封面时也会关联这些主题。
U2乐队于1983年发行了唱片《War》(图1),唱片里的音乐主题围绕着宗教、社会矛盾、对战争的愤怒和批判。唱片封面上黑白色小男孩深刻怒目凝视,旁边粗硬的红色印刷字体揭示了唱片主题——War,即战争。设计师并没有将枪炮与流血直接搬到封面上,而是通过纯洁无辜的儿童来控诉战争带来的更深的精神层面的伤害。Bikini Kill乐队属于女权朋克摇滚的暴女(Riot Grrrl)类型,其特点就是激进的个人情绪和女性主义的宣泄。以1993年发行唱片《Pussy Whipped》(图2)为例,唱片封面将女性人物作为视觉主体,突出女性性感、有力、迷人的形象。这一风格唱片封面上的女人打破了以往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大胆表明了创作者的女性立场和态度[5]。
2.2 科技的迅猛发展
随着20世纪人类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技术、摄影技术的纯熟和新生媒介——音乐获得了更广阔多元的制作传播,传统唱片封面设计也获得了更丰富的创作手段,科学探索带给人们的好奇与新鲜感也影响着设计者们。艺术家们不再受限于传统的创作媒介和陈旧的图形,而是寻求新的表现手法与新的创作思维。
2.3 现代艺术流派对摇滚唱片封面设计的影响
2.3.1 无政府主义艺术运动与朋克精神
1916年至1923年间出现的达达主义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艺术运动,主张废除传统的文化和美学形式从而发现真正的现实。它的反对约定俗成、反对标准的“反艺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摇滚乐的“反”精神。达达主义艺术理念影响深远,尤其是朋克摇滚与达达主义的核心理念一致,都存在反抗、虚无、无政府主义、否定和破坏一切等精神。朋克风格摇滚唱片封面将元素粗暴随意地组合在画面中,整体封面视觉给人以乱而无序、激烈冲突反抗的感受,这种激进的、非理性的、粗糙的美学正是达达主义所展现的的特质。
2.3.2 波普艺术
波普藝术相比达达主义的理念则更加通俗化、大众化、商业化。波普艺术作品富有趣味性、短暂性、流行性,它量大低廉的特点使其更容易受到普通大众的认可与追捧。当时的招贴海报、杂志设计、产品包装都有波普艺术的影子,商业化的摇滚唱片也不例外[6]。波普艺术既满足了夸张奇异、张扬大胆的艺术风格,同时又受到了市场的认可。这类摇滚唱片封面相较之前的封面更活泼有趣,装饰性更强,并更容易吸引到年轻群体的喜爱与追捧。
图3是乐队The Velvet Underground发行的唱片《The Velvet Underground & Nico》封面,由波普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操刀设计。该张唱片封面除了主体物香蕉之外,只有安迪·沃霍尔的签名以及一行小字——“慢慢剥开看看”(Peel Slowly And See),到今天这张唱片封面依然被摇滚乐迷们讨论收藏。黄色香蕉这一趣味又具有装饰性的图案后来被大量用于各类生活产品和印刷品,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并成为摇滚乐一大标志性图案。
2.3.3 科技手段的发展
摇滚唱片封面的设计者们追求创新,尤其到20世纪末期数字时代来临,摄影技术与电脑合成技术的出现给了封面设计者们更大的创作空间[7]。
摇滚唱片封面常用人像摄影和观念摄影两种手法,人像摄影通常以摇滚乐队组合或单个代表性成员为视觉主体,人像的相貌、行为、神态和情绪成为摄影的重要捕捉点,这些直接被作为封面使用[8]。观念摄影区别于人像摄影,它更加前卫并具有实验性,它是以摄影为媒介传达某种理念的观念艺术创作。观念摄影比起直接的信息传递更偏向于引导大众的深层次思考,更关注人的心理状态与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与思考。这类唱片封面的图像像是毫无理由的排列、组合,或者更像是可供任意解读的符号,具有神秘感和未知感。
3 对后世唱片封面设计的启发
3.1 视觉表现手法和形式多样化
设计师不能拘泥于某一种视觉表现手法和传统的艺术创作方式,尤其在数字化多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纸媒逐渐走向电子媒介化,传统黑胶唱片也被磁带、CD光盘、虚拟数字专辑等取代。设计师需要结合新兴的媒介呈现更多元化的唱片封面视觉,给观众交互式和通感体验[9]。
3.2 设计作品要注重自我个性表达
目前,音乐制作人、歌手、独立的乐队和小众音乐厂牌不在少数,每年都会发行大量不同风格的专辑作品。这些作品传递着音乐人自身的个性、情感、理念和思考,所以设计师在为音乐作品设计包装封面时,则应该秉持这种个性化理念,不拘泥于前人的创作模式,每个设计师都应该有自身独特的设计风格与设计语言[10]。
3.3 设计作品要具有社会责任心
一个时代的艺术作品通常反映着这个时代的价值观、审美趣味、潮流趋势等多方面,当今世界依然存在诸多社会矛盾,作为设计师,更应关注当下的社会问题,担负起自身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创作有时代力量和感染力的作品。
4 结语
摇滚作为音乐流派中最具自由和个性的类型,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风靡全球,摇滚唱片封面作为包装设计的一部分,呈现出多元而丰富的视觉。21世纪以来,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文化交流上的便利,唱片专辑封面设计手法与语言也更加多样化,但相比20世纪摇滚唱片封面的创新和在设计界掀起的潮流与影响,未来的唱片封面设计还需要进行更多的探索尝试。
参考文献:
[1] 施爱芹.现代销售包装设计的一般心理分析[J].包装世界,2012(01):8-10.
[2] 赵其烨,王锐涵.浅谈设计下的色彩与情感表达[J].大众文艺,2019(19):119-120.
[3] 黄婕,施爱芹.全媒体时代的纸质书籍设计[J].美与时代(中),2015(04):127-128.
[4] 张宁,李君娴.从《绿皮书》看当下美国黑人的处境[J].大众文艺,2019(23):188-189.
[5] 杨韵蕾,骆玮.现代女性自拍的特征研究[J].大众文艺,2019(18):173-174.
[6] 张苗苗,汪瑞霞.试论波普艺术在海报设计中的表现[J].美术教育研究,2019(19):74-75+78.
[7] 戴雨萌,駱玮.传统摄影的不可替代性——浅析胶片摄影与数码摄影的区别[J].大众文艺,2019(14):161.
[8] 张宁,颜莹露.解读现代摄影的人文关怀[J].大众文艺,2019(22):172-173.
[9] 俞洁,施爱芹.试论新媒体艺术在城市信息系统中的应用[J].包装世界,2018(01):10-13.
[10] 倪崇伟,张笑雨,施爱芹.云数据时代下传统文化的发展与现状研究[J].大众文艺,2018(24):132-133.
作者简介:李妍欣(1997—),女,江苏泰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